說明

最新文章

暢談六祖壇經(1583)心無所得

暢談六祖壇經(1583)心無所得

    真如自性是真佛, 「真如自性是真佛,」真佛即真心,是清淨的,故六祖言:「菩提自性,本自清淨。」《金剛經》從一開始談發菩提心、行菩提道、證菩提果。何為菩提心?其實六祖所講的「煩惱即菩提」已經把佛法的概念講完了。我們的狀態就是煩惱,學佛,你要清楚自己的狀態,要老實、勇敢地面對。你之所以來學佛,就是希望能夠證菩提。你只要徹底弄懂煩惱與菩提,一切佛法都不離開這個概念。你們為什麼不發菩提心?因為你不知道何為菩提。你們以為發菩提心是跪在佛前發誓,發誓後做不到,以後就會死得很難看的,所以信佛拜佛卻不願意發心。 什麼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?若從理上來講,一般人聽不懂。何為菩提?無所得就是菩提。為什麼要發心呢?還是要理事結合來講,事就是要很具體。發無上菩提,即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上求佛道,所以你有智慧;下化眾生,你要有大悲心。由此,菩提馬上就顯出智慧與慈悲,每一個人都應該發這樣的願。你之所以學佛,就是要學習佛的智慧,佛的智慧是圓滿的,故曰無上。你要學,就要學得徹底,不能學得膚淺,否則你就是有障礙。你覺得很難,或學得很煩,或覺得學不完,那都是你的障礙。這些障礙都源於你不懂緣起性空的道理。 上求佛道,當然有圓滿的智慧。就像六祖所講:「不求餘物,唯求作佛。」菩提是覺,因為菩提是智慧。你到少林寺學武功,你把十八般武藝都學完了,你的目的是什麼?你是為了搶劫嗎?還是為了變成武林至尊?從自己的角度,是為了健身,這就是自覺。你有了一身的武藝,當你下山遊走江湖的時候,又可以行俠仗義,這就是覺他。 一樣的道理,你學習般若智慧,就是為了度盡一切眾生。這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,而是你要清楚你在做什麼。比如,我讀《壇經》為了什麼?我學佛為了什麼?我學英文為了什麼?你清楚了,也是一種覺。就像你以前拜八十八佛,你的目的只是為了消業障。但是,第一,業障若是實在的,你此生消不完;第二,業障是怎麼產生的?如果你不知道,你就不知道如何消業障。業障是自己所產生的障礙,你當然要從心下手。你若能夠明白這一點,就是一種覺。什麼叫做精進?以前每天誦《金剛經》,現在三餐誦三遍,這不是精進,因為精進不是幾遍,而是你的善能夠令它增長,惡能夠消。更高層次的,則是你越來越瞭解自己才叫精進。就看你領悟到什麼程度。如果你能夠明白這個概念,也是一種覺悟,只是看你如何悟而已。所以,菩提從事項來講,已經具備了智慧與慈悲。 從理上講,《傳心法要》中,裴休宰相曾經問黃蘗禪師什麼是發菩提心,黃蘗禪師說發無所得的心即是菩提心。故,菩提是覺,覺一切法畢竟空無所得。你明白這個概念,心才能夠清淨。否則,你覺得自己還未開悟,還未證得果位,或還未成佛,你的心如何能清淨呢?你的這些概念皆是「有」的概念,你就是用這些概念把自己搞得很累。你一想到度眾生就很累,因為你認為眾生度不盡,你寧可讓佛度,也不想度眾生。地藏菩薩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,其內涵其實是心中的地獄,心中的障礙就是心中的地獄,心中的障礙不除,能成佛嗎?《金剛經》講要度盡一切眾生,天堂在你的心,地獄也在你的心,六道在你的心,十法界總歸心。從實體的概念,根本就不可能度盡一切眾生。但你若瞭解所謂眾生就是眾緣所生,實無眾生可度,就很輕鬆。 聞後思惟:你發菩提心了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82)自我教育

暢談六祖壇經(1582)自我教育

    學佛法,你要自己引導自己。比如,你看了《壇經》的「菩提自性,本自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」,你就把書蓋起來思考:「菩提自性是什麼?用心是用什麼心?佛是什麼?」如果你沒有疑惑,你就無法深入瞭解。般若亦有層次之分,有二乘人、菩薩、佛的智慧之分。《金剛經》,講的是金剛般若。 因為你有邪見,不知道世間一切緣起無自性,緣起一切法畢竟空寂,認為世間是真實的,才會產生執取的心。這就是三毒貪嗔癡,其實你的潛意識都是執著的。如果你能夠知道它是不真實的,你一定不執著。比較表面、簡單的執著容易突破。我們對於自己的執著分兩種,一種為分別我執,一種為俱生我執。分別我執比較好破,俱生我執難破。貪生怕死就是潛意識的執著,孩子一出生,沒有人教他吸奶,他就會,這就是俱生我執。等到你長大之後,父母教你:「你要好好讀書,以後才能光宗耀祖。」那是後天熏習培養的,就是分別我執,比較容易破。俱生我執一定要照見五蘊皆空才能破。 禪宗不講這麼囉嗦,而是指出,是我們的心生起貪嗔癡,是我們的知見錯誤。故《楞嚴經》曰:「歇即菩提。」因為狂妄的心產生貪嗔癡,當你狂妄的心止息,即是菩提。《大智度論》中有一個故事,有一個要修菩薩道的行者,有一天在夢中夢到老虎要吃他,他求生的本能就是跑。他跑得很累,突然醒過來,一醒過來之後,開始後悔,說:「早知道就大方一點,在夢中就讓老虎吃,還能夠行佈施波羅蜜。」早知道,每個人都開悟了。所以,要趕快醒過來。 自己做什麼,你不清不楚,你根本沒辦法正念,沒辦法念念清楚。你若能夠念念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就很了不起了。比如,《壇經》讀完了之後,你接著不見得知道在做什麼,師父叫你做什麼,你就做什麼。如果你那個概念懂了,你自然就會醒過來。你們不要用愛的概念,因為你們很容易看不到恨。比如,這個愛,這個也愛,這個我不愛。你要用執著的概念:這個執著,那個執著,全部都執著。你不要以為你不執著外面的世界,而只執著自己,因為你只要執著自己就是執著全部,因為此有故彼有。你所看到的一切,你都執著,你不要騙自己。 你執著,我不能夠為你催眠,說:「你不要執著,你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」那是沒有用的。你要很清楚地看到你在執著什麼。比如,你在執著一個東西,你要問自己,你在執著它什麼。比如,對於一個人,你如果執著他的身體,你應該不會離婚。你是要他的心嗎?那是什麼意思?你是要他對你好的感覺,不是要他的心,而是你要他對你的感覺,你愛的是你自己。所以,你以後要跟自己結婚。你要再問自己:「我愛我自己什麼?我是愛我的身體,還是愛我的感覺?」環環相扣,再問下去,才知道最笨的就是自己。這樣學佛法,就很有趣。 聞後思惟:如何讓你的心教導你自己呢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81)尋根究底

暢談六祖壇經(1581)尋根究底

    觀察因緣,你能解決問題就好。如果你不能解決問題,你要繼續追。比如,你有自尊心是一個結果,是什麼造成自尊心的?你一下子談我執是不能解決的。是什麼引發你產生自尊心的?最貼切的你反而沒有去察覺,你學佛法太不現實,所以用不上。是你自己的概念又支撐另一個概念,比如,你希望被人家尊重的概念來支撐你的自尊心,如果到此處就能夠消除你的自尊心,那麼就到此為止;如果還不能,就要再追問下去:是什麼讓你要被人家尊重?就像十二緣起,不見得要回到最後的無明才能破。比如,愛、取、有,假如我能夠知道,是因為貪愛而執取,能夠解決了,就不需要往前推。人生很多問題皆是如此。 「我們跟萬物是一體的」是方便說。何為體呢?有的概念可以方便說,但是你要知道。你應該要精準再精準地看到,那只是無盡的緣起。你要不斷去觀察,直到你最後能夠突破。每個人到底如何觀察才能夠突破,要看每個人的因緣。你們根器不同,就代表你們的因緣不一樣。有的人聞一不知一,有的人聞一知一,有的人聞一知三,有的人聞一全部懂。你只要知道每一個人的特色就好,知道他是蘿蔔就裝在蘿蔔的坑中,他是鳳梨就裝在鳳梨的坑中,他若既非蘿蔔亦非鳳梨就讓他去。知道特色,一定是透過觀察,聽其言,觀其行。有智慧的人是把複雜的東西變得很簡單,但是簡單的東西卻能夠觀察得很細微、細膩。 你只要懂緣起,你的智慧一定跟別人不一樣。一般人之所以不思考,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思考。你的問題本來就只有一個,但如何瞭解你的問題,可以切成四個區塊,每個部份又可以洐生四個區塊,接著又可以再洐生下去。故,緣起甚深。想不出來,就要繼續受苦;想不出來,就要繼續想。那是你的人生,想不出來,就是你的障礙。離開煩惱,找不到菩提;離開問題,找不到答案;離開娑婆,找不到快樂。 因為我們不知道一切皆是緣起,身心世界所有現象,包括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,我們都執為實有。當別人認為實有,你無須一開始就反駁他,你可以認同他。世尊講法是隨順世間人的腦袋而言的。你認為是真實的存在,他就從此處與你探討。但是,一般人並非如此,一開始就爭,就否認別人。比如,一個人認為煩惱是真的,你就問他:「既然是真的,為什麼會消失?既然是會消失,那麼真的是怎麼回事?如果你認為天上的雲是永恆不變的,為什麼風一吹來,它的形狀又改變了呢?」你要很清楚與對方一問一答,很多經典皆是這種形式,不僅僅是大乘經典,《阿含經》亦是如此。不可以一開始就否認別人,而是從那個問題來探討,讓他察覺到他的想法與知見不能成立,他的思維是不對的。既然不對,那就要朝向對的地方。一般人沒有般若智慧,但是我們要引導他往般若的智慧去。我們自己用功亦是如此,借由書本及師長的教導,而朝向般若的方向。 聞後思惟:你願意一直提問追問,直到恍然大悟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80)不離緣起

暢談六祖壇經(1580)不離緣起

    一切法皆是佛法,你要去哪裡學?你不要找藉口,說你沒有時間,那只是因為你看不懂而已。你和別人一樣,每天也有二十四小時。你一開口,人家就知道你懂不懂。只是有時候我不太願意點破你,因為你是佛,我不敢輕慢你,我只能夠禮敬諸佛。 在日常生活的現象,你要看你是否能看出緣起。但是,你不要推論。佛法是最現實的人生,活在現實之中,看到就看到,問自己看到什麼,從中體悟緣起。如果是考試,可能很多人要倒。如果考解釋名詞,很多人都會,只要稍微讀讀書就會。舉例說明,講的就是生活中的事情,很多人就不會。所以,很多人很會講課,但他是純粹在文字上解釋,否則就是以經解經,那還是文字,一旦離開文字,他就不能夠很貼切地講出來。你要轉移你的注意力,書看一段就合起來,好好思維,好好觀察現實的人生,智慧才容易開。 沒有緣起這個核心,佛法就沒有特色。你表面上懂緣起,其實並不懂。六祖所講的三十六對就是緣起,但是會用的人很少。那麼,如何懂緣起呢?答案很單純:你要下功夫,直到你真的理論上懂了,會舉例說明,在日常生活中也見到緣起。 見緣起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見緣起即見法,見法即見佛,照見五蘊皆空,都是一樣的內涵。懂緣起的人不僅僅懂佛法,也懂世間法。有的人說:「你問我修行的事,我會講;做事業,我不會講。」這種人就是不懂緣起。煩惱是如何來的?當然是因緣所生。同樣的道理,你把事業做得亂七八糟,家庭不幸福,都是因緣所生。你要去印證,看你懂不懂。如果你懂了,就海闊天空,忽然之間智慧大開。如果你只懂局部,你就根本還不懂。 哪一法不是緣起呢?既然一切法皆是佛法,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皆是方便說。這樣,你學佛法才能學得很有趣。一切事情,你都知道為什麼,包括家中之事和修行之事。緣起是佛法中最根本的思想,一切都離不開緣起。你不知道緣起,所以才會執著自己的身、心和外面的世界。喜歡是執著,討厭也是執著,對它沒有感覺還是執著,由愛生恨都是執著。學佛之後,你又執著解脫身心這一件事。我只能送你一句話:見鬼。是什麼東西在解脫?解脫又是什麼意思呢?你不懂其真意,「要去哪裡」這個問題才會不斷產生。 如果你提一個問題,破一個問題,你就不能夠真正明白。比如,只有觀照某部份不能開悟,譬如五蘊,色受想行識,你可能只能體悟到那一部份的無常,但是你不能看到五蘊的緣起,所以很難開悟。很多人一直修觀一個部份,但是他不容易看到緣起。比如,十二因緣是同時的。如果你把它分單項觀察,你就不懂緣起,因為緣起就是此有故彼有。無明才緣行,行才緣識,然後名色一直下去。這就是緣起。所以,一個東西拿掉,全盤骨牌效應。譬如,外面在下雨,你沒有看到「此有故彼有」,你只看到你拿傘,卻沒有看到你之所以拿傘,是因為下雨,所以拿傘不是你單獨決定的,一切都是因緣決定的。天下雨是何因何緣,請問氣象學家,他講得比我更清楚。 聞後思惟:你能以緣起的角度觀察一切境界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79)從相中悟

暢談六祖壇經(1579)從相中悟

    何為菩提?何為菩提心?明白這樣的心,接著就按照這樣的心過人生。我們本來是佛,本來是清淨的心。魔就是擾亂清淨的心,你是自己擾亂自己的心,亂一輩子還不夠。你不但是魔,而且還是魔王。王,即是它作主,但也是方便說,其實並沒有人在作主,因為一切皆是緣起。 為什麼我們自己會擾亂自己的心呢?為什麼我們的心都不能夠定下來?為什麼我們的心都不能清淨?不能用平常心過人生呢?簡而言之,就是因為我們無知,所以我們的知見就偏差,就胡思亂想。哪一個方向是對是錯,我們搞不清楚:讀書,也不知道讀哪一本書;學東西,也不知道要學哪一門技術;做事業,也不知道要往哪一個行業走;人生如何過,也不知道;接著,死去哪裡,也不知道;怎麼生出來的,也不知道。這一輩子在做什麼?也是迷迷糊糊,從頭到尾搞不清楚自己是什麼狀態。 以禪宗的角度,唯有開悟的人才有資格講有正見,其他人都是邪見。禪宗的門檻很高,不是只有讀了《佛法概論》之後就具備了正見。讀完《佛法概論》,你只是掌握了知識,但你沒有一個觀念真正懂。你沒有好好思考它,直到理解它,直到你能應用它,直到你能變成它。你隨便拿一本佛學大辭典,裡面的名相很多,如果你一條一條看,看到最後還是不懂。就像很多人拼命學很多經典,學到最後依舊是門外漢。 如果最主要的核心懂了,你就能貫通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,是因為緣起而悟道的,你可以不重視緣起嗎?如果你想悟道,你應該也朝著這條路來悟。你還沒有開悟之前,你不要離開這個議題,你要不斷深入、瞭解緣起,直到看到。 對於很多人而言,書是書,生活是生活,他的知識是根據書本而來的,所以他對文字比較敏感,但他不是根據生活而來的。把書拿掉,看到一盆花,他沒有感覺。對於現象,你們是很無知的。但是,文字本身就是在描述這些現象。盤古開天,剛開始只有現象,而沒有文字。為什麼真理非語言、文字?因為語言、文字只是在描述,你沒有看到更直接了當的。 剛開始不是文字,而只是自然界的現象。所以,有智慧的聖人,譬如伏羲,他看到天,看到地,天一望無際,他就用一長代表,地有山川水流的阻斷,他就用二短來表示。這就是中華文化的起源。天地之間,萬物居中,所以才有三長,上、下、中。剛開始是現象,後來變成符號,但是能看懂符號的人也很少。後來,文王才在符號旁寫「元亨利貞」,寫得太簡單了,後人周公又加以解釋:「潛龍勿用,現龍在田。」一直解釋下去。當今之人智慧更差,需要別人長篇大論。 你讀佛經,就是看文字。生活中沒有文字讓你看,你反而看不懂。何謂高手?禪師就是高手。你把《景德傳燈錄》打開,你會很有感觸。你問禪師一個問題,他不會長篇大論,因為他跟你講,你也聽不懂,否則你看書早就懂了。所以,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,他說:「前面那一棵樹。」他就是用一個形象讓你看。你問:「師父,我往哪裡去?」他會反問:「你現在在哪裡?」如果我不講,而是用踹的,很多人就看不懂了。地獄和天堂是樓中樓,完全沒有障礙。你看公案,禪師都用現象跟你講,或畫一個圓圈,或是哭給你看。 聞後思惟:你能離開文字直接感悟嗎?  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78)發心成佛

暢談六祖壇經(1578)發心成佛

    後代之人,識此偈意,自見本心,自成佛道。 修行本來就是一場誤會,看你何處的觀念產生了錯誤,何處的觀念還有懷疑,何處的觀念還有無知,你應該從此處下手。開悟,才是修行的開始。比較短視的人看到一期的生命,眼光稍大的人看到三世的生命,而眼光更遠的人則能夠看到無盡的生命或無限的生命。但是,你不要用永恆的生命,否則容易掉入常見。 你不要急著修行,要先開悟。開悟之後,接著法門無量誓願學,後面的功課還很多,你要隨緣盡份、隨緣學習、隨緣度化。你要看到無盡的緣起,你只是隨那個因緣去做最適當的事情。你先不要普門,而是要一門深入。真的開悟之後,你才好好去學普門品。門門能入,門門能通,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,你要去展現。 你這一輩子最重要的功課就是認識自己,就是悟道。你這一輩子不需要度一個人,如果要度一個人,勉強說就是自己,但也實無眾生可度。你們這一輩子先進來佛教有限公司,你們是試用期,先開悟就好。如果這些概念沒有厘清,你會盲修瞎練一輩子。你做事業苦,修行也苦,包括讀書都是苦,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。 我們大陸有一個學生,自己開文化公司。他對員工說:「我們既然是文化公司,就一定要很有文化,所以你們要接觸儒釋道。」有文化與否,不在於讀書,而是你應對進退到底有沒有氣質,有沒有智慧。有的人讀很多書,但看起來令人討厭,講每一句話都好像要把人家壓倒。 六祖大師即將圓寂,所以他不斷交待再交待。「後代之人,識此偈意,自見本心,自成佛道。」雖然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但佛教最重要的是這一期的生命。你過去是什麼狀態,都已經過去;你未來是什麼狀態,還沒有發生。你現在是什麼狀態?你現在是人,還是佛,還是魔?你願意時時刻刻發願嗎?你至今還沒有發菩提心嗎? 《華嚴經》說:「未發菩提心,所修都是魔業。」你不發菩提心,學什麼《六祖壇經》?「菩提自性,本自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看書,要懂得關鍵字。「菩提自性」和「但用此心」,合起來就是菩提心。很多人讀《金剛經》始終讀不懂,《金剛經》談的就是「發菩提心,行菩提道,證菩提果。」但是,你不懂「菩提」二字。 很多人看《壇經》,表面上大家都知道六祖是因為《金剛經》而開悟的,但是好像《金剛經》和《壇經》並沒有什麼關聯,那是因為讀不懂。我可以證明六祖真的是因《金剛經》而開悟的,因為他的思想就是《金剛經》的思想,而且從頭到尾都吻合。其實,《金剛經》中,世尊一開始講的內涵和六祖講的一模一樣,當須菩提問「善男子,善女人,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,應雲何住,雲何降伏其心。」世尊回答:「應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。」六祖講的亦是如此,應用菩提心,就直了成佛。須菩提回答:「唯然」,就是他聽懂了世尊所講的。 聞後思惟:你是用什麼心來學習的?  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77)看清自己

暢談六祖壇經(1577)看清自己

    你的內心總是感覺到不足、欠缺、不如人,所以你拼命學、拼命求。其實,你活著,不是為了證明自己,也無須證明自己。每一個人都在證明他活著的價值,為此,他不斷地往外攀緣、追求,不管是追求學問、學歷文憑、錢財,還是社會地位。從這些角度去追求,他的目的就是要茁壯自己、強化自己、勝過自己,就是怕別人看不起他,就是要證明他的存在。 你們從小到大就有這種內在。你不知道這一輩子自己為什麼一直往外攀緣,不知道自己的內心世界發生了什麼事,這就是你沒有長期看到你自己,看到你本來是國王,卻變成一個乞丐。你想知道乞丐要如何生存下去,你一輩子都在扮演這個角色。你太不瞭解自己了。最怕的是,學了佛法之後,你懶得思考,你聽完課,法師告訴你答案,接著你懶得找尋答案。比如,我問你內在有什麼障礙,你回答:「貪嗔癡慢疑」,你以為你的回答是對的,其實你很可憐,因為你懶得思考,你完全按照你所讀的講給我聽,你誤以為你懂,因為釋迦牟尼佛是這樣講的。你講的雖然沒有錯,但你是在背書。難道一定要講出同樣的概念嗎? 你不能深入瞭解你自己。透過你的觀察,你才能發現你發生了什麼事,你內在有什麼障礙,你才能講出你的障礙。比如,你看到自尊心就是你的障礙,也觀察到自卑、自傲就是你的障礙。你要按照你自己理解的方式,由你去觀察你自己,看到你內心世界真實的障礙,再把它講出來。你要看到你的問題,這不是你讀書而來的。 我不會因為別人告訴我答案,我就不再思考。我會不斷地思考,直到我對這個問題已經毫無疑問了。你的疑惑就是你的煩惱,你的猶豫不決就是你的煩惱,你的無聊就是你的煩惱,你的無知就是你的煩惱。學佛,是學自己心中的事;成佛,是成心中的佛。這個道理很簡單,如果你明白了這樣的概念,其實你對禪的概念是容易懂、容易親切的。 為什麼當今成就的人很少?因為很多修行人都是壓抑在修行的。比如,明明我就很愛這一朵蘭花,我就壓抑自己:「我不可以執著。」明明我看到這個美女,我很愛她,我說:「我要持戒。」不是這樣子修,佛法不是自我催眠,佛法不是用你的知識來壓抑你,讓你不要做。壓抑越久,爆發力越強。而且,你騙不了人,這樣修下去,你一定會出問題,你不會持之以恆,而且這樣修也不會親切。而是,如果你真懂,你要生煩惱都生不起來,要起貪都貪不來,要氣人也沒辦法生氣。你就是要明白道理,而不是用對治法,初學可以這樣學,但這樣終非究竟,你會很苦。因為苦,你才來修行,你不要苦上加苦。人生的苦,再加上修行的苦,不就更苦嗎?如果修行是痛苦的,我不要修;如果改變是痛苦的,我不要改變。你要快樂,你怎麼能越來越痛苦呢?一定是你搞錯了。很多人修身養性,是用道德價值觀來壓抑自己。 聞後思惟:學佛,你有越學越快樂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76)成自心佛

暢談六祖壇經(1576)成自心佛

    《壇經》即將講完了,但是你們對於禪宗的認知會不太一樣,因為你們的切入點不太一樣。有的人學的佛法太消極,因為他錯解意思,或他對一些概念產生錯誤的理解,比如「空」這個概念。而另外一種人,又太過自信,這是狂慧,他認為反正世間法一切畢竟空,他就很容易掃除所有的概念,比如用一句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」,就把很多概念都掃掉,其實他並沒有智慧。有的人對於「無我」的概念理解錯誤,他不但沒有開啟智慧,甚至不積極。 有的人對於三寶有信心,卻對自己沒有信心。你就是因為不認識自己,所以才會沒有信心。不認識自己,就是不認識佛。大家都在拜泥菩薩,卻不拜活菩薩。大家都在拜佛像,佛像是佛嗎?那是不一樣的境界和狀態。嚴格來講,雖然那麼多人在信佛、拜佛,只有少數人在學佛,只有更少數人懂佛。有些人,你問他什麼是佛,他卻講不出來。 佛就是心,心就是佛。學佛,就是學習瞭解自己的心。瞭解自己的心,就是見性成佛。所以,佛在哪裡?佛在心裡與心是佛一樣嗎?心,即心即佛,不是佛在心裡,那是方便說。你的心二十四小時都在,所以佛無時無刻不在。跟你講你是佛,你卻躲躲閃閃,你又扭扭捏捏,你卻很自卑又很謙卑的樣子,你什麼時候能夠直下承擔呢?你就是不瞭解佛,不瞭解心,所以你根本沒辦法肯定自己。學禪首先就要肯定自己,《壇經》一開始就是肯定自己:「菩提自性,本自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 「我」是何物?自己是何物?生命是什麼狀態?你要真懂,你才能夠真正消融自己,你才能體會到緣起無我。不是小我,不是從小人修到大我,也不是忘我,而是無我,很直接了當。無我並非沒有緣起的這個現象,並不是否認這個現象,而是要讓你認清楚這個現象的本質。實相就是一種現象,實相離不開現象,現象的本身就是實相。從此處去消融自己,但不可以執著那個空,也不可以停著,好像不再有。 既然天底下都有妙處,萬事萬物都有作用,何不去善用自己呢?所以,你當時時常行菩薩道,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當度盡一切眾生,實無眾生可度。你當離一切相,修一切善,這才是佛法的大用。如果沒有講到這裡,連學儒家的都不認同你。儒家都有那種胸懷,修身、治國、齊家、平天下,何況我們學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呢! 有人拜佛的目的,就是想要依靠佛,這個概念本身就是錯的。就像你們來學習的目的,是要依賴法師、老師,這也是不對的。你不可以依賴別人,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,靠佛不飽,靠自己最好,靠自己的智慧、實力。你去外面上班,公司沒保證你,你的實力才能夠保證你。你學佛,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也沒辦法保證你,只有靠你自己的般若智慧。所以,這樣的概念,如果你不能夠深入你的心,你一輩子學佛,大不了只學一個叫做可憐佛,自艾自怨。或變成一個依賴佛,一天到晚依賴別人,活著的時候到寺院要去依賴阿彌陀佛,來上課依賴法師,死後要依賴阿彌陀佛,下地獄依賴地藏王菩薩,遇到災難要依賴觀世音菩薩。 聞後思惟:你對自己有信心嗎?  

最新影音

金剛經實踐 75-3 2024.03.17 午

金剛經實踐 75-3 2024.03.17 午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: 你們不要以為,如來在度化眾生時,會有『我應當度化眾生』的念頭。 (一)、當作之事:1 善惡分明。 2 隨順因緣。 3 做好此事。 (二)、作時之心:1 不執此事。 2 不執過程。 3 不執結果。 (三)、人生要事:1 人生 2…
金剛經實踐 75-2 2024.03.17 早

金剛經實踐 75-2 2024.03.17 早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: 你們不要以為,如來在度化眾生時,會有『我應當度化眾生』的念頭。 (一)、當作之事:1 善惡分明。 2 隨順因緣。 3 做好此事。 (二)、作時之心:1 不執此事。 2 不執過程。 3 不執結果。 (三)、人生要事:1 人生 2…
金剛經實踐 75-1 2024.03.17 早

金剛經實踐 75-1 2024.03.17 早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: 你們不要以為,如來在度化眾生時,會有『我應當度化眾生』的念頭。 (一)、當作之事:1 善惡分明。 2 隨順因緣。 3 做好此事。 (二)、作時之心:1 不執此事。 2 不執過程。 3 不執結果。 (三)、人生要事:1 人生 2…
金剛經實踐 74-3 2024.02.25 午

金剛經實踐 74-3 2024.02.25 午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對佛法的理解:心法、緣起法。 二、對實相的理解: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 三、對空義的理解:龍樹菩薩的思想影響了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,因而後世稱為「八宗共祖」(大乘佛教中主要的八個宗派:三論宗、法相宗、天臺宗、華嚴宗、禪宗、淨土宗、密宗、律宗)    依《佛光大辭典》解釋如下: (一)業感緣起,如《俱舍論》所說。謂諸法之緣起係由於業力所感之故,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,此果報亦為業,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,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。  (二)賴耶緣起,為法相宗基於《解深密經》、《瑜伽師地論》、《唯識論》等所說。謂業力係來自於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中所執持之種子,此種子遇緣則生起「現行」,復由現行熏染種子(稱新熏種子),其後再遇緣則更生現行,自現行又熏種子,如是輾轉依存、互為因果而無窮無盡,故知阿賴耶識乃一切萬法開發之本源。  (三)真如緣起,主要係依據《大乘起信論》而說者。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,然溯其根源,則為含藏真如之如來藏心;諸法係真如由無明之緣而起動,猶如海水本自湛然,然由風之緣而產生千波萬浪,翻騰不已。 (四)法界緣起,此係華嚴宗基於《華嚴經》所說。謂萬法相互融通,以一法成一切法,以一切法起一法,主伴具足,相入相即,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。 (五)六大緣起,此係密宗所說。謂一切諸法皆由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等六大遇緣而生起者。  除「性空緣起」外,餘者皆可作為「自性緣起」,存在著形上學的本體預設,「空」、「有」之間的紛爭或也在此。 1、有宗:本來是佛。《華嚴經》云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、執著而不能證得。」《圓覺經》說:「一切眾生,本來成佛」《集註》「人人具足,個個圓成,本來是佛,與佛無異。」傅大士云:「夜夜抱佛眠,朝朝還共起,起坐鎮相隨,語默同居止,纖毫不相離,如身影相似,欲識佛去處,祇這語聲是。」  《傳燈錄》有一則公案,異見王(印度國王)素不信佛教,菩提達摩派弟子婆羅提尊者度化他,對話如下:異見王問曰:「何者是佛?」婆羅尊者答:「見性是佛。」異見王問曰:「師見性否?」婆羅尊者答:「我見佛性。」異見王問曰:「性在何處?」婆羅尊者答:「性在作用。」異見王又問:「是何作用,我今不見?」婆羅尊者曰:「今現作用,王自不見。」異見王再問:「於我有否?」婆羅尊者曰:「王若作用,無有不是;王若不用,體亦難見。」異見王又問:「若當用時,幾處出現?」婆羅尊者答:「若出現時,當有其八。」異見王問曰:「其八出現,當為我說。」婆羅尊者偈曰:「在胎為身,出世為人,在眼曰見,在耳曰聞,在鼻辨香,在舌談論,在手執提,在足運奔。遍現俱該沙界,收攝在一微塵,識者知是佛性,不識喚作精魂。」王聞偈已心即開悟。 2、空宗:《中論》:「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」 3、融通:《涅槃經》:「十二因緣名為佛性。佛性者即第一義空,第一義空名為中道,中道者即名為佛,佛者名為涅槃。」 4、方便:《法華經》說:「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,除佛方便說,但以假名字,引導於眾生,說佛智慧故。」 「空性」與「佛性」兩大概念之間,在印、漢、藏佛教思想史上早有廣泛討論,包括近來學界亦有諸多反思乃至論辯。本文以聖嚴法師觀點為主,在漢傳佛教的脈絡底下作探討,先介紹近代漢語學界三種觀點:第一以太虛法師為例,佛性高於空性之說;第二以印順法師為例,概述空性高於佛性之說;第三以牟宗三先生為例,說明佛性與空性不同,但卻互補的立場。對上述三種觀點,聖嚴法師顯然有不同看法,他認為佛性即是空性,佛性和空性相通,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。(法鼓佛學學報)…
金剛經實踐 74-2 2024.02.25 早

金剛經實踐 74-2 2024.02.25 早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對佛法的理解:心法、緣起法。 二、對實相的理解: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 三、對空義的理解:龍樹菩薩的思想影響了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,因而後世稱為「八宗共祖」(大乘佛教中主要的八個宗派:三論宗、法相宗、天臺宗、華嚴宗、禪宗、淨土宗、密宗、律宗)    依《佛光大辭典》解釋如下: (一)業感緣起,如《俱舍論》所說。謂諸法之緣起係由於業力所感之故,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,此果報亦為業,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,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。  (二)賴耶緣起,為法相宗基於《解深密經》、《瑜伽師地論》、《唯識論》等所說。謂業力係來自於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中所執持之種子,此種子遇緣則生起「現行」,復由現行熏染種子(稱新熏種子),其後再遇緣則更生現行,自現行又熏種子,如是輾轉依存、互為因果而無窮無盡,故知阿賴耶識乃一切萬法開發之本源。  (三)真如緣起,主要係依據《大乘起信論》而說者。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,然溯其根源,則為含藏真如之如來藏心;諸法係真如由無明之緣而起動,猶如海水本自湛然,然由風之緣而產生千波萬浪,翻騰不已。 (四)法界緣起,此係華嚴宗基於《華嚴經》所說。謂萬法相互融通,以一法成一切法,以一切法起一法,主伴具足,相入相即,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。 (五)六大緣起,此係密宗所說。謂一切諸法皆由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等六大遇緣而生起者。  除「性空緣起」外,餘者皆可作為「自性緣起」,存在著形上學的本體預設,「空」、「有」之間的紛爭或也在此。             …
金剛經實踐 74-1 2024.02.25 早

金剛經實踐 74-1 2024.02.25 早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對佛法的理解:心法、緣起法。 二、對實相的理解: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 三、對空義的理解:龍樹菩薩的思想影響了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,因而後世稱為「八宗共祖」(大乘佛教中主要的八個宗派:三論宗、法相宗、天臺宗、華嚴宗、禪宗、淨土宗、密宗、律宗)    依《佛光大辭典》解釋如下: (一)業感緣起,如《俱舍論》所說。謂諸法之緣起係由於業力所感之故,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,此果報亦為業,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,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。  (二)賴耶緣起,為法相宗基於《解深密經》、《瑜伽師地論》、《唯識論》等所說。謂業力係來自於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中所執持之種子,此種子遇緣則生起「現行」,復由現行熏染種子(稱新熏種子),其後再遇緣則更生現行,自現行又熏種子,如是輾轉依存、互為因果而無窮無盡,故知阿賴耶識乃一切萬法開發之本源。  (三)真如緣起,主要係依據《大乘起信論》而說者。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,然溯其根源,則為含藏真如之如來藏心;諸法係真如由無明之緣而起動,猶如海水本自湛然,然由風之緣而產生千波萬浪,翻騰不已。 (四)法界緣起,此係華嚴宗基於《華嚴經》所說。謂萬法相互融通,以一法成一切法,以一切法起一法,主伴具足,相入相即,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。 (五)六大緣起,此係密宗所說。謂一切諸法皆由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等六大遇緣而生起者。     PDF 講義  金剛經實踐 74 2024.02.25…
金剛經實踐 73-3 2024.01.21 午

金剛經實踐 73-3 2024.01.21 午

  金剛經實踐 73 一、見佛無住 二、聞法無住 三、得果無住 四、修因無住(淨心行善) 復次,須菩提!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以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所言善法者,如來說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 (一)、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: 指無上菩提。「是法」者,指一切法。「平等」者,指一切法性。無有高下者,緣起性空,豈有高下。黃蘗禪師云:「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,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。作此解者,歷河沙劫,終不能得阿耨菩提。…心若平等,不分高下,即與眾生諸佛,世界山河,有相無相,遍十方界,一切平等。無我彼相,此本源清淨心,常自圓滿光明遍照也。 (二)、離相修善,方證菩提: 《金剛經集註》:「修一切善法者,若不能離諸相而修善法,終不能得解脫。但離諸相而修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。若人於一切事,無染無著;於一切境,不動不搖;於一切法,無取無捨;於一切時,常行方便,隨順眾生,令皆歡喜,而為說法,令悟菩提真性,此即名為修善法也。」 1、離相:修慧。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。 (1)、四毋:《論語》:「子絕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」 不憑想像而妄加臆測事情;對人對事不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; 不固執己見;不自以為是、自私自利。(2)、隨眾:偏於人,恆順眾生。(3)、隨緣:偏於事,隨順因緣。 2、修善:修福。六度萬行。不隨「願」,便隨「業」。 (1)、略說/ ①世間法:有善有惡→止惡行善→著相行善→默默行善。②出世間:離相修善→淨心修善。 (2)、詳說/…
金剛經實踐 73-2 2024.01.21 早

金剛經實踐 73-2 2024.01.21 早

  金剛經實踐 73 一、見佛無住 二、聞法無住 三、得果無住 四、修因無住(淨心行善) 復次,須菩提!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以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所言善法者,如來說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 (一)、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: 指無上菩提。「是法」者,指一切法。「平等」者,指一切法性。無有高下者,緣起性空,豈有高下。黃蘗禪師云:「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,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。作此解者,歷河沙劫,終不能得阿耨菩提。…心若平等,不分高下,即與眾生諸佛,世界山河,有相無相,遍十方界,一切平等。無我彼相,此本源清淨心,常自圓滿光明遍照也。 (二)、離相修善,方證菩提: 《金剛經集註》:「修一切善法者,若不能離諸相而修善法,終不能得解脫。但離諸相而修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。若人於一切事,無染無著;於一切境,不動不搖;於一切法,無取無捨;於一切時,常行方便,隨順眾生,令皆歡喜,而為說法,令悟菩提真性,此即名為修善法也。」 1、離相:修慧。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。 (1)四毋:《論語》:「子絕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」 不憑想像而妄加臆測事情;對人對事不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; 不固執己見;不自以為是、自私自利。(2)隨眾:偏於人,恆順眾生。(3)隨緣:偏於事,隨順因緣。     PDF 講義 …
醒來影片

醒來影片

從生到死有多遠 呼吸之間  從迷到悟有多遠 一念之間   從愛到恨有多遠 無常之間  從古到今有多遠 笑談之間   從你到我有多遠 善解之間從心到心有多遠 天地之間當歡場變成荒台當新歡笑著舊愛  當記憶飄落塵埃   當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人生是多麼無常的醒來  人生是無常的醒來人生是無常的醒來
六祖壇經 禪修 02

六祖壇經 禪修 02

司空山本淨禪師者絳州人也。姓張氏。幼歲披緇于曹谿之室受記。隸司空山無相寺。唐天寶三年玄宗遣中使楊光庭入山采常春藤。因造丈室禮問曰。弟子慕直斯久。願和尚慈悲略垂開示。師曰。天下禪宗碩學咸會京師。天使歸朝足可咨決。貧道隈山傍水無所用心。光庭泣拜。師曰。休禮貧道。天使為求佛邪問道邪。曰弟子智識昏昧。未審佛之與道其議云何。師曰。若欲求佛即心是佛。若欲會道無心是道。曰云何即心是佛。師曰。佛因心悟心以佛彰。若悟無心佛亦不有。曰云何無心是道。師曰。道本無心無心名道。若了無心無心即道。光庭作禮信受。
法華經概論 02

法華經概論 02

你們今天看到我下山,就代表說山上很平安,有的同學打電話給我說,師父,你有沒有困在山上,我想說因為天氣的關係,今天來上課的人可能會比較少,想不到人還是這麼多,下雨天上《法華經》是最好了,因為蓮花需要水才會開啊,我想說我們今天上《法華經》。
金剛經實踐 01-1 2014.10.19 早

金剛經實踐 01-1 2014.10.19 早

金剛經實踐 01-1 2014.10.19 早 金剛 般若 波羅蜜 經
金剛經實踐 01-2 2014.10.19 午

金剛經實踐 01-2 2014.10.19 午

金剛經實踐 01-2 2014.10.19 午 金剛 般若 波羅蜜 經
金剛經實踐 01-3 2014.10.19 問答

金剛經實踐 01-3 2014.10.19 問答

金剛經實踐 01-3 2014.10.19 問答 金剛 般若 波羅蜜 經
六祖壇經_台北 02-1 2009.05.24 早

六祖壇經_台北 02-1 2009.05.24 早

  大師告曰:善知識!總淨心念,摩訶般若波羅蜜。大師良久,復告眾曰:善知識!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;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六祖壇經_台北 02-2 2009.05.24 早

六祖壇經_台北 02-2 2009.05.24 早

  大師告曰:善知識!總淨心念,摩訶般若波羅蜜。大師良久,復告眾曰:善知識!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;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六祖壇經 禪修 01

六祖壇經 禪修 01

  大師告眾曰:善知識! 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 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法華經概論 01

法華經概論 01

今天是我們上《法華經》的第一節課,不知道昨天晚上各位有沒做一個夢,按照《法華經》裡面有記載,只要有法師在講《法華經》,佛就會派人來聽課,不知道你是否被佛派來聽課的呢?
傳心法要影音 01

傳心法要影音 01

  壹、心與自己有關 1、心與宗教無關。 2、心與興趣無關。 3、心與職業無關。 4、心與年齡無關。 5、心與道德無關。 6、心與學歷無關。 7、心與歷練無關。 8、心與地位無關。 9、心與金錢無關。 10、心與身體無關。 11、心與空間無關。 12、心與時間無關。 13、心與知識無關。 14、心與自己有關。 貳、為何傳心 不傳別法 1、心是人的核心。 2、心創造了世界。 …
傳心法要影音 02

傳心法要影音 02

  叁、傳心法源 【禪宗法脈圖】 一、乞師安心    時有僧神光者,曠達之士也。久居伊洛,博覽群書,善談玄理。近聞達磨大士住止少林乃往彼,其年十二月九日夜,天大雨雪。光堅立不動,遲明積雪過膝。祖憫而問曰:「汝久立雪中,當求何事?」光悲淚曰:「惟願和尚慈悲,開甘露門,廣度群品。」祖曰:「諸佛無上妙道,曠劫精勤,難行能行,非忍而忍。豈以小德小智,輕心慢心,欲冀真乘,徒勞勤苦。」光聞祖誨勵,自斷左臂。祖知是法器,遂因與易名曰慧可。可曰:「諸佛法印,可得聞乎?」祖曰:「諸佛法印,匪從人得。」可曰:「我心未寧,乞師與安。」祖曰:「將心來,與汝安。」可良久曰:「覓心了不可得。」祖曰:「我與汝安心竟。」    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