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05 三月 2004 02:05

中國禪宗三祖--僧璨大師

作者  摘自:佛光大辭典

 

 

中國禪宗三

僧璨大師

華種雖因地,從地種華生,若無人下種,華地盡無生。

鑑智僧璨禪師

  俗姓孫,汴州陳留 (今河南開封)人。幼年即愛
好佛教,四處遊學。河北、江南、西北等地,都有留下了他的足跡。真可謂涉歷三國,備觀齊、陳、周。許多席,他都前去聆聽,工於問難, 善於博究。調逸古今,遠近聞名,自號為「三國論師」。其長處是機警過人。

  開皇十年被迎入京城,敕住於興善寺,連任寺主,
治寺有方,成就顯著。開皇十七年被皇上下敕封為二十五眾第一摩訶衍論主,故著「十種大乘論」。內容包括通、二平、三逆、四順、五接、六挫、七迷、八夢、相即、十中道。並對量經論做了大量的闡釋。這些都為當時初學佛者之重要依據。又於總化寺弘通此論,導學眾,又撰《十地論》二卷,探討幽微,詮釋疑難。

  隋仁壽二年隋文帝下敕於各州建立佛塔,主管官吏
們物色大德分赴各州主持此事,但大多資歷、道行過淺而難以勝任。為了開闡佛法,廣布皇風,僧璨親自率領倫、洪遵律師等,充當使者。即將出發時,向隋文帝行,文帝親自授予靈骨,慰問優渥。僧璨對隋文帝說:「陛下乃佛法得以弘傳之希望所在,我等得遇明主世,充任使者,實不勝幸,怎能以朽老為由而有負朝之期望呢!」文帝聽後,龍心大悅,曰:「法師等不可以回到故里,親事弘化嗎?宜令各地官員,善加接待。」僧璨即奉敕送舍利到汴州福廣寺。剛到公館時,異香如煙充塞滿院。等到要把舍利放進塔裏時,又是香氣四溢,且放青光。...仁壽末年,又敕於滑州修德寺建塔。起初把舍利放於館中,夜間則放黃光,照遍全室,有一千多人同見。....文帝聞訊,極表讚歎,更加崇敬。

  當時,有一道士,本是江南人氏,因陳朝被攻破,
遂入京城,住於玄都。該道士對於「三玄」很有造詣。當他講解《老》、《莊》時,僧璨每次都前去聆聽,或與之討論義理,或提出問題加以詰難,相互酬對,轟動時。王公大人對他倆之機警通博都極表讚歎,也頗多益。當時皇上曾下敕令該道士講《老子》五千文,京公卿,都前去聽他講解。唯獨不許僧人前去參加,僧讚賞其學術,遂率領十多個門人前去聆聽,且帶著行床,直接到該道士之館所。雖然門衛森嚴,但他旁若無人,直入講席,弄得連門衛不敢阻攔。....此外,當時佛教教界也有一位高僧,名叫吉藏,辯才無礙,精通玄理,名重當世。皇上常希望有人能辯倒他,遂於大業五年加集了三十多個論士,令吉藏登席講解,並接受眾論士之詰難,當時的僧俗二界都把此次集會看成是一次盛會,都想前去參加。僧璨是此次集會之論士之一。他接連提出了許多難度很高的問題,與會者都以為吉藏此次將難以酬對了,但是吉藏一一準確解答了。大家又都認為僧璨這下可沒話可說了,但他很快又提出一些更尖銳、深刻的問題。如此往復四十餘番,吉藏仍是口若懸河,滔滔不絕。皇上叫雙方暫停了片刻後,雙方又開論難。又進行了二、三十番,方才散席。與會者無不誇讚吉藏之博學與辯才,亦十分讚歎僧璨之慧發鋒逝,機敏雄辯。那次論辯。那次論辯從中午一直繼續到傍晚,還是沒有分出勝負來。集會後,皇帝抓住僧璨的手說:「法師之學問、辯才見諸今日,真是名不虛傳啊!」並親自為他拿著塵尾、什物等,以表彰辯功。但是僧其人不貪榮華,不慕虛名,對於朝近賜以之高位重賞,一概不受,認為這些東西只會徒增惱,於修道毫無益處,實乃當時沙門之楷模。

  他於大業九年卒於興善寺,世壽八十五。弟子僧
鸞、僧鳳並以承繼其思想、風範聞名。

 

閱讀 8167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