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
最新文章

暢談六祖壇經(1610)感恩惜緣

暢談六祖壇經(1610)感恩惜緣

  《壇經》中有很多概念,比如禪定,「外離相為禪,內不亂為定。」《壇經》所講的禪定並不是四禪八定,亦非出入定。又如坐禪,六祖曰:「心念不起名為坐。」坐即是不被影響;又,「內見自性」,就是與空相應,故「名為禪」,禪即是智慧。《壇經》之禪幾乎都是指智慧,而不是指定。實戰全部都可以通,但你不要太複雜,就用一個概念去修行,或用無相誦,或用三無的概念,或用知過、改過的方式,用任何切入點。最重要是要受益,而且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這樣才有用。 無過,如何才能夠無過,即離邊顯中,離兩邊才能夠顯中道義,但亦不執著中。故《壇經》談:「正邪俱不用,清淨至無餘。」《壇經》又談到,不但迷應該離開,連覺悟也不應該執著,最後又談真妄都應該破除,故除真除妄。六祖談到最後,並沒有執著有一個叫做真的東西,只是即見佛性,就是見到如來,見到空性,見到一切法畢竟空寂。 《金剛經》曰:「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。」比如,我明明就坐在臺上,所以我有上臺、有下臺。你能看到我的身體,但是,你有看到我的佛性嗎?有來有去是凡夫,無來無去乃聖者。說有來有去可以,說無來無去也可以,就看你怎麼用。到底有沒有來去?修下去你就知道了。 你的問題和心事都是現象,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怎麼講都是現象。現象永遠講不完,等於你人生的問題永遠無法解決。你當活在本體、活在自性當中,你要從見相體悟到見性。一個開悟的人則見性。有人以為,既然「煩惱即菩提」,那就不用修了,但他還是充滿煩惱,沒有智慧。談空說「沒有」,只是叫你不要執著;談「空」說「有」,就是叫你放心地去做。 曾經有同學問我:「看《壇經》,是要用如來藏,還是般若的角度呢?」《壇經》是韋刺史請六祖到講堂開講的,六祖開堂就說他要講「摩訶般若波羅蜜法」。六祖本來就是因為般若而開悟的,他也要為大眾開示般若,所以才有了《壇經》。從歷史的角度,從六祖的開示來解讀《壇經》,用般若的角度來解釋應該比較適當。如果你要用如來藏的角度,我也不反對,就看你如何講,你講到最後不要前後矛盾即可。《壇經》的課程,我抛磚引玉,你們不見得要按照我所講的,我只是做一個示範,你會修比較重要。 《六祖壇經》的課程圓滿結束,總回向之前,要感恩的人很多。首先感謝諸位給我機會講學;感謝善知識提供教室讓我們一起學習。除了感謝別人,你還要感謝你自己,感謝自己多生累劫的因緣,今天才有機會熏習《六祖壇經》。從今之後,你當依教奉行,不要辜負你的佛性,要自悟、自修、自見本性,亦要發願:「讓一切眾生,皆能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!」以此報答佛恩及六祖大師的教導之恩。最後,祝福各位早證菩提!阿彌陀佛! 聞後思惟:你知道如何依六祖的教誨修行了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609)隨緣用心

暢談六祖壇經(1609)隨緣用心

  從緣起的事項是修福,與空性相應才是修慧,如此才能夠理事圓融。我所講的只是抛磚引玉,你自己要懂得如何學習。經典如何讀有更深的體悟都沒有關係,你自己可以自由發揮。如何實踐?以《壇經》而言,你依據無相誦來修已經足矣。你把無相誦好好重讀,好好體悟,它已經告訴你如何修行了。最後一句,無相頌告訴你「天堂只在目前」,講的就是當下即淨土。要悟道,切入方式有很多,假如你想要具體的,你就用無相誦。 你要以六祖提出的三無亦可以:無相、無念、無住。無相即《金剛經》之「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無住即《金剛經》之「離一切相」、「應無所住」和「離一切相佈施」。比較特殊的是無念,《金剛經》似乎沒有很清楚地談這個概念,因為須菩提問的是兩個問題:「雲何應住,雲何降伏其心。」離相才是降心,你要降伏你的心,就當離相。雲何應住,應該安住,才能夠無住。故,《金剛經》是依須菩提的問題而言的。 《金剛經》前面十六分先談破相,後面十六分才談破心。相好破,心難破。所以,前十六分都在談相的問題,無事相,離一切相即名諸佛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後十六分才談連菩提心都不可得,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,「心,即非心,是名為心」。所以,「無念為宗」比較符合《金剛經》講的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,後來黃蘗禪師改作無心。 這三無,在《壇經》中最重要的卻是無念為宗。第一,無相,外面的相是緣起性空,所以不當執著,你當於相離相,是名無相。第二,無住,談的是內在的心境,心本來就無住。一個談內,一個談外。關鍵在於用,《壇經》很注重用,故曰「但用此心」。六祖叫你用無念,他沒有叫你不起念。故六祖有言:「對境心數起,菩提這麼長。」心是拿來用的,只是心念念不要執著。 我們為什麼覺得念念不執著很困難?比如,有的人失眠會很痛苦,因為他執著這種狀態。當你想事情的時候,有時候白天想,縱使晚上要休息也是一直想,想到最後腦神經衰弱。這都是因為念有所住,這就是有念,執著自己的念。你自己要去體悟。 當我知道念念不可執著,念念是無常,當我知道生命的狀態就像一股泉水,它是生生不息的,我就應該去用這樣的心。但是,在用之時,當下用,當下就空,當處生起,隨處就滅盡。你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練習,專門體悟「無念為宗」。如果你沒辦法這樣體悟,你就用心吧!即,從今之後,所用的心,皆符合善的、正的。你不要去壓抑你的心,也不要想斬斷你的念頭,讓它不要起念,而是要好好地用。等到有一天,用久了,自然能夠達到「應無所住,行於佈施」。 聞後思惟:你能夠體會到念念無常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608)心平行正

暢談六祖壇經(1608)心平行正

  從更具體的角度來談,六祖在《壇經》無相誦中有言:「心平何勞持戒,行直何用修禪。」「心平」即是平常心,即是清淨心。如果你不與空相應,你是不可能有平常心的。你是否證到空,我不管,我看你如何做,即「行直」。「行直」就是行正,具體表現即正語、正行及正業。你要不斷地練習講正語,把它講習慣。什麼場合講什麼話,你要有智慧,不要亂配亂搭。 所謂正行,即「恩則孝養父母,義則上下相憐,讓則尊卑和睦,忍則眾惡無喧。」前兩句其實就是持戒,後兩句其實就是修定。消極的戒是「諸惡莫作」,積極的戒是「眾善奉行」。「恩則親養父母,義則上下相憐」是積極的戒,第一句講的是家人,第二句講的是眾生。從孝養父母開始,一直到兄友弟恭,一直到夫妻之間的恭敬。你若不能善待家人,以仁義來對待眾生就不必談了。 問題在於,很多人不容易懂理與事。孝與順是不一樣的,孝是事,順是心。一開始講心行,內心與外在的行為。心行要合一,孝是行,順是心。有的人雖孝,卻不順父母親的心。行,即父母要你幫忙,他生病了,你載他去看醫生,他想吃什麼,你買回好吃的給他吃。但問題在於,你在做這些行為的過程中,你的臉色不好看,甚至說:「你總是這麼囉嗦,好啦,帶你去啦。」要順父母的心很難,有的人雖然表面上願意幫父母做事,卻沒辦法撫慰父母的心。一種人有孝不順,一種人有順不孝。比如,你跟媽媽說:「媽媽,你做的菜最好吃,我最喜歡吃你做的菜。」媽媽就會反過來孝順你,因為你知道媽媽的心,你會撒嬌,所以媽媽的心癢癢的,你把媽媽的心安撫得熨熨貼貼的,但問題是,媽媽得煮菜給你吃。 「義則上下相憐」,義是仁義,心是仁,行是義。義就是適當的行為。我們要將心比心,仁代表人與人的關係,兩個人一長一短,就代表兩個人是不一樣。這談的是心,我們要體諒別人的心。每個人的想法、思想、觀念、做法都不一樣,我們要善解人意,要體諒別人,這是仁。但是,事情我們該幫忙就幫忙,不該幫忙就不可以幫忙,這講的是一種付出,而不是一味地為了義氣去做。從善待自己家人到眾生,你一定不會犯戒,這就是持戒。 「讓則尊卑和睦」即是修定,讓是謙讓,謙是心,讓是行。你們會這樣讀書嗎?能把它分得這麼清楚嗎?我們講謙下,故尊稱他人為「上人」,上人不是只有指出家人。尊稱別人為上人,因為我在你之下。你雖然禮讓別人,你內心不一定謙下。有時候,你雖謙,但是也不做出來。只要理與事、內與外不合一,很多事情就行不通,就是心口不合一。能夠懂謙讓,當然尊卑和睦。 「忍則眾惡無喧」就是忍辱,忍是心,辱是行。你受到別人的侮辱,但內心卻不被影響。有的人將「忍」字解釋為心上一把刀,這不是忍辱,因為表面上不計較,但內心在滴血。心上有一把智慧的劍,即是文殊師利菩薩,故稱為無生法忍。你只要做到謙讓與忍辱,就是禪定,任何境界都不可能影響到你的內心。有言道:「退一步海闊天空,忍一時風平浪靜。」這就是禪定。以上即是正行。 聞後思惟:你能以恭敬的心對待一切人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607)行於布施

暢談六祖壇經(1607)行於布施

  你是走在真理的道路上,其實不用你去干涉真理,你只要看清楚它、瞭解它,內在自然就能夠降伏,自然就能夠走古仙人道,自然就是如來。乘著真如而來,即是如來。內心清清楚楚,花開花謝當然不取不捨,日升日落當然不取不捨,出生或死亡當然不取不捨。 你的內心與人抗爭,一點意義都沒有。你只要看清楚就好了,不是要如何修。你的內心世界不甘願,就是你看不清楚,因為你有我執,有一個「我」,所以你的內心產生捨不得的概念。你要一一看清楚,真理是如何,你就清楚看到它是如何。這樣就好了,你不要抗議,你也不要呐喊,也不要不認命,即你不要跟它對抗:「我才不相信呢!」你只要踩在真理的路上,你跟著它走就好了。很輕鬆,不取不捨也是多此一舉,根本不用講。 你應該度一切眾生,包括自度與度人。從現象界的角度,你有否度自己?包括自我學習、自我成長,包括熄滅自心的貪嗔癡,你確實是在度自己,也確實是在利益別人。但是,不要講先度自己還是先度別人,而是要講隨緣盡份。比如,教學相長也是自度與他度同時,我為你們講,也是為自己講,而你們也能夠聽到。你一個人雖然坐在樹下修行,表面上你是自度,並沒有度他,但是看到你的人,卻能夠被你影響。所以,不要談先後順序,否則法是二的,而佛法是不二之法。 從性空的角度,實無眾生可度。所以,當你在度自己或幫助別人之時,你不要覺得負擔這麼重。你只要明白實無眾生可度,只是你現在還停留於理論,還沒有真的把「我」放下,所以你才有負擔。但是,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就能夠直接做到「應無所住,行於佈施」。這比「應無所住而其生心」更直接,有的人讀到「生其心」是沒有什麼感覺的。 何為行於佈施?即你應該善待一切眾生。何為修行?從今以往,善待一切眾生。你為什麼會被眾生所傷害?一定是你執著,你有所求。如果你是無條件的付出,眾生對你回報與否,有否跟你說謝謝、感恩,有否送你水果都沒有關係,他甚至對你恩將仇報也沒有關係。不是我對你好,你就要對我好,因為過去有過去的因緣。如果你做得到,你就是一個開悟之人。如何修?就是這樣去做人,去過人生。 按照「應無所住,行於佈施」,縱使你是阿羅漢,你也在行菩薩道。是你願意與否,不是做到與否。不是你不會開悟,是你不想開悟。你按照這八個字去做,做到完全如此,你就悟了。聲聞人是以無我為主,他要去體證無我。另一種人回小向大,他先無我,再利他。但是《金剛經》的教導方式剛好相反,是利他無我,這是同時的。透過利他,把「我」破掉,切入點不太一樣。你明明就有「我」,你一天到晚想要無我,自我催眠沒有用。其實《金剛經》是教我們一個很殊勝的法,你能夠徹底做到行於佈施,「無我」同時就破了。 聞後思惟:你願意無怨無悔地付出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606)只管用心

暢談六祖壇經(1606)只管用心

  來上課,如果用心,你一定可以學習到你想學的:第一,你能學到如何看書,因為聽我講課,能聽到我是如何看書的;第二,你能學習到我是如何講課的;第三,你可以學習到法義。絕大部分人都鎖定一個概念,他是來聽課的,他可能只聽到法義,卻沒有看到我是如何教學,除非他以後要當老師、法師,他才會去觀摩。智慧是學不來的,現場互動是學不來的。沒辦法拷貝,你就只能去找公案,你就沒辦法信手拈來。這就是你自己要去觀察的。一樣的概念,你的智慧我也沒辦法拷貝。但是,我們的愚癡卻可以拷貝。我不是能看穿你,而是我能夠看穿我自己。 你不要問如何清淨,只管用心。你的心用在哪裡,就成就在哪裡。比如,你用心在觀呼吸,你會成就在觀呼吸;你用心在念佛,你會成就在念佛;你用心在生活,你會成就在生活。這是不太一樣的。用心在生活的人,對生活的一草一木、一動一靜感觸是很深的,因為他把心用在生活,而不是用在一個技巧、方法。用心在經典的人,講經說法時會背一句話出自於哪一部經或某個公案出自何處,卻不容易舉一朵花、一個垃圾桶或一盞燈的例子。如果你用心在生活,你看到一草一木很有感覺,你就可以信手拈來舉例。 頓悟當然是從空性的角度來講,以事項的角度,我們談的是漸修的事。《楞嚴經》曰:「理當頓悟,事當漸修。」所謂漸修,即只要是事項,你都會不斷好好學習。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人們談到《壇經》中神秀與慧能的兩首偈,認為它們存在很大的差異,其實它們是一個概念。「本來無一物」是從性空的角度來講的,「時時勤拂拭」是從緣起的角度來講的。這樣看,你會更客觀。不要論誰高誰低,而是這兩首偈應該是同時的。你的心本來無一物,你要無心,但是對於任何事情,你要很精進、努力,每一件事情,都要盡心盡力去做。你不要把這兩首偈拆開,而是應該將之合起來,即性相不一。如此,你就可以更圓滿。否則,你可能沒辦法中道。 「煩惱即菩提」,菩提不可得,我們卻執著於煩惱。因為眾生有煩惱,以漸修的角度,我們如何轉煩惱?六祖曰:「著相即煩惱,離相即菩提。」最主要是對於一個現象執著與否的問題。六祖教我們以一句很重要的話來修:「於一切法不取不舍,即是見性成佛道。」「於一切法」就是緣起的現象,不論是什麼現象,你都應該不取不舍。那是因為你知道空性,否則,你何能不取不舍呢?你貪愛的,你一定會執取;你不喜歡的,你一直想要將之捨棄。你要取花開,可得嗎?你要取花謝,可得嗎?花開花謝,你要取捨嗎? 不是故意怎麼修,而是真理本來即如此,並非你的內心要與否,諸法因緣生、諸法因緣滅即是這種狀態,你要看清楚。既然不是要與不要的問題,你何不好好觀察實相即是如此呢?有同學問我:「師父,如何修到一無所住?」我說:「不住不需要你修,因為你本來就無住。」我走路,可不可以住?如果住,我接下來就不能走。我是故意修到可以走嗎?那是我修的嗎?因為真相本來就停不住、留不住、靠不住。講話能住嗎?開口也不能住?我呼吸能住嗎?什麼能住呢?所以,不是修無住,而是本來就是無住,如此就好。 聞後思惟:你能體悟到本來清淨的概念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605)善觀法相

暢談六祖壇經(1605)善觀法相

  緣起最主要的關係在於心,主因就在於心,重點是要講一個概念:心上的障礙,唯識所講的種子。等到引導清楚,大家慢慢能夠接受這個概念了,接下來就有兩種講法:一,這就是你的本來面目,或這個叫做真心,或這叫做如來藏;二,比較含蓄的說法,此心亦不可以執著,那麼,這是有還是沒有?其實他不太敢碰觸這個議題,因為對於這個議題,一般人是很難以自圓其說的。雖然恢復本來面目,雖然息妄顯真,此真亦不可以執著。如果你不懂,你沒辦法很明確,你就這樣講。 問題在於,這一顆心在,我可以承認,因為你的重點是要先去除這些障礙。去除障礙是有程度之分的,故曰: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」真正的關鍵在於,你對於這個概念是否徹底,你是否能夠破除,這就牽涉到各人所說的,你是聽到如來藏的思想,還是阿賴耶識的思想,還是般若的思想,還是《阿含經》的思想,這與你的思想是有關係的,接著與你最後的親證也是有關係的。所以,你要勇敢一點,我們尊重各家的說法,問題在於你自己要去親證。 各家的說法,我們不要一開始就分辨,因為它是有其道理的,這就是因緣。除非大家程度都很高,否則,如果你一開始就把它擦掉,就有可能讓別人掉入無因無果的概念。《般若經》常用空義,但是真藏唯心的思想常用自性、佛性、真如、本性,好像有個東西給你。問題在於,你把《壇經》讀透,後面你就能懂。 現象一定是有差別的,所以六祖遇到五祖就講:「人有南北,佛性本無南北。」虛空有十方,十方就是現象,但卻是虛空。現象的差別你要懂,你不可以漠不關心,只是叫你不執著,你要「善能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不動」。有些學佛的人,之所以不懂世間法,就是因為不懂得現象。比如,夫妻為什麼一直吵架?這些概念你要懂,你要用心去觀察這些現象。 用心和境界,即是六祖所言之「菩提自性,本自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清淨是不需要你修的,問題在於,因為你的心在折磨自己,所以你不得清淨。我們對沒有興趣的話、對不喜歡的人自然不用心,我們對沒有關係的人事時地物自然不用心,所以你根本沒有資格說你用心。你不懂緣起,它就跟你沒關係,其實每一法都跟你有關係。一個陌生人會莫名其妙跟你聊天嗎?什麼是有興趣的話題?什麼是沒興趣的話題?縱使一個人講的是邪法,你也要聽聽看,到底是什麼邪,問題何在,為什麼會如此。 與任何人講話,我都很用心,不管他是什麼人。這是我的習慣。我在上課,我的眼睛一直在看你們。所以,你們聽懂與否,我都知道,因為你們的表情我看得很清楚。我講課,跟你們呼吸是一樣的,是同步進行的。但是,有很多老師連顧自己都來不及了,就不會再看你們。我不是埋頭若幹,而是看看你們眼神,如果你們看不懂,我再補充,如果有一點不認同,那我就來請教你。你聽我的課,越聽頭越低,大概就是我說中你的要害了。 聞後思惟:你有細心觀察現象的緣起緣滅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604)不斷超越

暢談六祖壇經(1604)不斷超越

  修行,你至少要建立信解。信解建立,修行才不會盲修瞎練。比如,你把學佛理解為向釋迦牟尼佛學習,這樣也對,但問題是如何學?你認為學佛就是學覺,這樣也對,但是要如何覺?什麼是佛?心就是佛,學佛就是學認識自己的心。三種層次,三種看法,你自己的切入點就完全不太一樣。 你信解,你理解的佛、法是什麼?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,那麼修行方法就有天壤之別。比如,有人跟一個人講:「你還沒有資格學佛,因為你業障深重,所以你應該要先消業障,你應該持咒持一百萬句,你應該拜《梁皇寶懺》一千零八部,你應該誦《地藏經》九百九十九部,接著你應該把《大藏經》從頭到尾抄一遍,你才有資格學佛。」我沒有說他這樣講對與錯,如果他乖乖去做也不錯,這就是他的因緣,他所學的就是這種概念。但是,如果一開始就知道學佛就是學習認識自己的心,我修行就會直接了當從內心切進去,因為「菩提只向心覓,何勞向外求玄。」從內心切進去,一定要知道心的障礙。心是緣起性空,這是一種理論,但是要如何從內心的障礙一直進去呢?所以,你所得到的資訊不一樣,你學習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樣,這與你的聞思是有絕大關係的。 你具足前面這三個,這三個就是因緣,自然就有這樣的結果。如果你想改過,從今起,你應該好好學習。但是,你一開始所接觸的,會影響你以後的結果。有時候,我們看人而教,他是什麼樣的程度,就會教他什麼樣的法。有的人一輩子學一個法就好,而有的人從一個地方切入之後,經過一段時間,我們卻要讓他不斷提升。 你要往前走,不可以停留在一處。我過去先教三本經:第一、《論語》;第二,《道德經》;第三,《易經》,後來才教佛經。我們要透過聞思修證教理行果,而達到信解行證。不可以說哪一本經典最好,也不可以說哪一個法門最殊勝,因為諸法平等。其實六祖談頓悟已經談得很清楚了,法無頓漸,人有利鈍,是人的程度問題。有的人一聽當下就契入,有的人聽了老半天也沒辦法懂。 你應該常問自己,一件事情的發生,你悟到了什麼。常問自己,你才會漸漸開發你的覺性。失敗並不可怕,不懂並不可恥,你得到什麼教訓比較重要,即你悟到了什麼。比如,你以為你很懂,你被別人問倒了,你就悟到原來你不懂。知道自己不懂才有救,連自己不懂都不知道,你就沒有機會突破。面對任何事情,都需要領悟。 我們談過相有與性空,六祖在開悟時講:「一切萬法不離自性。」把《壇經》如來藏的學說與空宗結合,很多人似乎覺得很困難。一切萬法不離自性,即一切萬法不離緣起。不離自性即是空義,若無空義,一切法何得生呢?六祖也講:「自性真空亦複如是。」如果你不從此處下手,你對緣起性空的法義是對不上的。其實,講一個緣起足矣,但後人為了要解釋緣起,就不斷延伸緣起的理論,比如業感緣起、阿賴耶緣起、如來藏緣起和法界緣起,其實簡而言之就是緣起。 我們為人說法,一開始講「有」比較好聽,別人比較聽得懂。比如,每個人都有一顆心,其實是方便說,是為了表達。我們的心產生了很多障礙,所以我們要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,直到有一天明心見性。這樣的說法比較好說,讓人感覺到好像有一顆真實的心。 聞後思惟:你能不斷打破思想的局限性,直到圓滿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603)淵思寂慮

暢談六祖壇經(1603)淵思寂慮

  佛門可分為空宗與有宗,假如你的重點是開悟,懂一宗就可以開悟。假如你要全部懂,你有這個能耐,也沒有問題。怕是怕你沒有一宗懂,假如你所學的是般若,有人問你般若的問題,講到最後,你卻用唯識的角度或如來藏的思想來回答。你學得太雜了,哪一家都不通,外行人聽了,還以為你是通才。比如,你本來在講緣起性空,有人問你:「怎麼投胎?」你回答:「阿賴耶識去投胎。」我就知道你般若不懂,才用唯識來回答。所以,透過檢測,你才知道你是否真懂。但是,只有自己會學習的人,才能夠察覺到自己的問題。就像一些科學家研究到最後,不得不承認有個神,就是他們從科學的角度變成神學的角度。 聞教,你聽的是人乘、天乘,還是聲聞、菩薩或一佛乘,你要明白你到底在聽什麼。聽聞了道理,你才能夠真正建立信。你不可以不透過聽聞、學習就輕易相信,否則你就是迷信。唯大部份的人都是迷信,有學佛的人學得不清不楚是迷信,而沒有學佛的人不相信佛法也是迷信,因為連學都沒有學,他就妄加評判。很多學佛法的人就是停留在迷信的階段。他相信佛法,相信三寶,但他就是不相信他自己,因為他不相信自己此生能開悟,這樣學習是沒有用的。 聽聞的時候,你要思考其中的義涵。談到此處,就很深了。比如,佛性是本有還是本無?還是先無後有?又如,阿賴耶識是常還是無常?如果是無常,那它是實還是虛?如果連阿賴耶識都站不住腳,那麼阿賴耶識的種子站得住腳嗎?就像假如倉庫站不住腳,倉庫裡的種子站得住腳嗎?這些問題,你們都要自己去思考。 同理,你想往生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比較早到這個宇宙還是你?如果是一起到,當阿彌陀佛還沒成佛時,他還未創造他的極樂世界,那時候你就在學佛,你要死去哪裡呢?釋迦牟尼佛到忉利天為他母親說法,那釋迦牟尼佛是為他母親誦《地藏經》超度嗎?你會這樣思考嗎?你所學的,你要思考為什麼佛要這麼說,你要去理解如來真實意。你所理解的,是否會扭曲或錯覺呢?假如你不會這樣思考,那麼你就思考得不夠深入。 很多同學完全等師父自問自答。即,師父自己提一個問題,自己回答,你們就把它抄起來錄起來,這樣你們的思維沒辦法進步。比如,佛經一開頭講「如是我聞」,那個「我」指的是誰?是指阿難還是指我們?是指結集者,所以是「我們」比較恰當。有很多概念,你看別人翻譯是這樣寫,你至少要自己思考,不要別人寫什麼就認定是什麼。能如此讀書,讀下去才會深入你的心。你透過思考,你才能夠真正地理解。就像《般若經》常講:「沒有作者,沒有受者。」你會奇怪:「那個是誰?」這個問題是人類共同問的,這個問題能夠想開,你才能夠懂緣起性空的道理。所以,你透過思維去理解,你才能真的懂。 聞後思惟:你是如何思維佛法的呢?  

最新影音

金剛經實踐 77-3 2024.06.16 午

金剛經實踐 77-3 2024.06.16 午

  金剛經實踐77 《壇經》:「邪來正度,迷來悟度,愚來智度,惡來善度。如是度者,名為真度。」 【智愚(根器)→正邪(知見)→善惡(行為)→迷悟(結果)】 1、智愚:《中庸》子曰:「道之不行也,我知之矣,知者過之,愚者不及也;道之不明也,我知之矣,賢者過之,不肖者不及也。人莫不飲食也,鮮能知味也。」《中庸》:「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。」老實必成! 2、正邪:世間法,出世間。 3、善惡:身、口、意。 4、迷悟:凡聖、大小、菩薩諸佛等差異。 一、釋人無我 須菩提!若人言:佛說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須菩提!於意云何?是人解我所說義不?不也,世尊!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。何以故?世尊說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即非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是名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 1、我為迷本/憨山大師:「佛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,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。然佛之知見,即眾生之知見,眾生知見,即生死知見。故曰:『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;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。』斯則聖凡知見無二,而有迷悟不同者,過在立不立耳。祖師道:『若立一塵,國破家亡。』以其知見本無凡聖,但有立即有我,有我則諸障頓起,無我則萬法平沈,是知我為生死之本也。」 2、無我無見/有我,即有我人等四見;無我,豈有我人等四見。佛為眾生,方便說四見。 3、不執知見/《壇經》:「邪來煩惱至,正來煩惱除;邪正俱不用,清淨至無餘。」「內外不住,去來自由,去除執心,通達無礙。」「離迷離覺,常生般若,除真除妄,即見佛性。」 4、開佛知見/《壇經》:「彼既是佛,已具知見,何用更開?汝今當信,佛知見者,只汝自心。更無別佛。…吾亦勸一切人,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。世人心邪,愚迷造罪,口善心惡,貪瞋嫉妒,諂佞我慢,侵人害物,自開眾生知見;若能正心,常生智慧,觀照自心,止惡行善,是自開佛之知見。」  二、釋法無我 須菩提!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於一切法,應如是知、如是見、如是信解,不生法相。須菩提!所言法相者,如來說即非法相,是名法相。 1、諸相虛妄/前言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;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。」 2、方便引導/《法華經》:「舍利弗,吾從成佛已來,種種因緣,種種譬喻,廣演言教,無數方便、引導眾生,令離諸著。」「聲聞若菩薩,聞我所說法,乃至於一偈, 皆成佛無疑。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。 除佛方便說,但以假名字,引導於眾生,說佛智慧故。」…
金剛經實踐 77-2 2024.06.16 早

金剛經實踐 77-2 2024.06.16 早

  金剛經實踐77 《壇經》:「邪來正度,迷來悟度,愚來智度,惡來善度。如是度者,名為真度。」 【智愚(根器)→正邪(知見)→善惡(行為)→迷悟(結果)】 1、智愚:《中庸》子曰:「道之不行也,我知之矣,知者過之,愚者不及也;道之不明也,我知之矣,賢者過之,不肖者不及也。人莫不飲食也,鮮能知味也。」《中庸》:「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。」老實必成! 2、正邪:世間法,出世間。 3、善惡:身、口、意。 4、迷悟:凡聖、大小、菩薩諸佛等差異。 一、釋人無我 須菩提!若人言:佛說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須菩提!於意云何?是人解我所說義不?不也,世尊!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。何以故?世尊說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即非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是名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 1、我為迷本/憨山大師:「佛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,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。然佛之知見,即眾生之知見,眾生知見,即生死知見。故曰:『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;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。』斯則聖凡知見無二,而有迷悟不同者,過在立不立耳。祖師道:『若立一塵,國破家亡。』以其知見本無凡聖,但有立即有我,有我則諸障頓起,無我則萬法平沈,是知我為生死之本也。」 2、無我無見/有我,即有我人等四見;無我,豈有我人等四見。佛為眾生,方便說四見。 3、不執知見/《壇經》:「邪來煩惱至,正來煩惱除;邪正俱不用,清淨至無餘。」「內外不住,去來自由,去除執心,通達無礙。」「離迷離覺,常生般若,除真除妄,即見佛性。」 4、開佛知見/《壇經》:「彼既是佛,已具知見,何用更開?汝今當信,佛知見者,只汝自心。更無別佛。…吾亦勸一切人,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。世人心邪,愚迷造罪,口善心惡,貪瞋嫉妒,諂佞我慢,侵人害物,自開眾生知見;若能正心,常生智慧,觀照自心,止惡行善,是自開佛之知見。」     PDF 講義  金剛經實踐 77…
金剛經實踐 77-1 2024.06.16 早

金剛經實踐 77-1 2024.06.16 早

  金剛經實踐77 《壇經》:「邪來正度,迷來悟度,愚來智度,惡來善度。如是度者,名為真度。」 【智愚(根器)→正邪(知見)→善惡(行為)→迷悟(結果)】 1、智愚:《中庸》子曰:「道之不行也,我知之矣,知者過之,愚者不及也;道之不明也,我知之矣,賢者過之,不肖者不及也。人莫不飲食也,鮮能知味也。」《中庸》:「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。」老實必成! 2、正邪:世間法,出世間。 3、善惡:身、口、意。 4、迷悟:凡聖、大小、菩薩諸佛等差異。 一、釋人無我 須菩提!若人言:佛說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須菩提!於意云何?是人解我所說義不?不也,世尊!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。何以故?世尊說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即非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是名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     PDF 講義  金剛經實踐 77 2024.06.16  
金剛經實踐 76-3 2024.05.19 午

金剛經實踐 76-3 2024.05.19 午

  金剛經實踐76 一、離相亦離 須菩提!汝若作是念:如來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莫作是念:如來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 須菩提!汝若作是念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說諸法斷滅。莫作是念!何以故?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於法不說斷滅相。 (一)、福慧圓滿:上求佛道是修慧,下化眾生是修福。 (二)、離相非滅:佛說無相,只是教人離相,不是教人滅相。 六祖說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」 (三)、理事無礙/石頭希遷《參同契》:「執事元是迷,契理亦非悟。」 1、「参」,是指参差不齊的萬事萬法,即森羅萬象,各守其位,互不相犯,是事。 2、「同」,意為萬法雖殊,同歸真如、本性、本體,是理。 3、「契」,是指現象眾事與本性之理之間,相互契合,圓融無礙,也就是理事無礙。 (四)、不斷不常:發無上菩提心,要修行菩薩道,不應於佛法上生起「斷滅」之「見」。古德說:「寧教執有如須爾,不教著空如芥子。」常見斷見皆邪,不斷不常乃正。   二、無住福勝 須菩提!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,持用布施。若復有人,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。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。 何以故?須菩提!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。須菩提白佛言:世尊!云何菩薩,不受福德?須菩提!菩薩所作福德,不應貪著,是故說:不受福德。 (一)、菩薩證悟:前文「若人…以用布施」「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…以用布施」,此為「若菩… 持用布施」。此菩薩較量功德,非凡夫較量福德。 (二)、修慧無我:證得無生法忍,勝於七寶布施。菩薩不受福德故。…
金剛經實踐 76-2 2024.05.19 早

金剛經實踐 76-2 2024.05.19 早

  金剛經實踐76 一、離相亦離 須菩提!汝若作是念:如來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莫作是念:如來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 須菩提!汝若作是念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說諸法斷滅。莫作是念!何以故?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於法不說斷滅相。 (一)、福慧圓滿:上求佛道是修慧,下化眾生是修福。 (二)、離相非滅:佛說無相,只是教人離相,不是教人滅相。 六祖說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」 (三)、理事無礙/石頭希遷《參同契》:「執事元是迷,契理亦非悟。」 1、「参」,是指参差不齊的萬事萬法,即森羅萬象,各守其位,互不相犯,是事。 2、「同」,意為萬法雖殊,同歸真如、本性、本體,是理。 3、「契」,是指現象眾事與本性之理之間,相互契合,圓融無礙,也就是理事無礙。 (四)、不斷不常:發無上菩提心,要修行菩薩道,不應於佛法上生起「斷滅」之「見」。古德說:「寧教執有如須爾,不教著空如芥子。」常見斷見皆邪,不斷不常乃正。   二、無住福勝 須菩提!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,持用布施。若復有人,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。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。 何以故?須菩提!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。須菩提白佛言:世尊!云何菩薩,不受福德?須菩提!菩薩所作福德,不應貪著,是故說:不受福德。 (一)、菩薩證悟:前文「若人…以用布施」「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…以用布施」,此為「若菩… 持用布施」。此菩薩較量功德,非凡夫較量福德。 (二)、修慧無我:證得無生法忍,勝於七寶布施。菩薩不受福德故。…
金剛經實踐 76-1 2024.05.19 早

金剛經實踐 76-1 2024.05.19 早

  金剛經實踐76 一、離相亦離 須菩提!汝若作是念:如來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莫作是念:如來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 須菩提!汝若作是念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說諸法斷滅。莫作是念!何以故?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於法不說斷滅相。 (一)、福慧圓滿:上求佛道是修慧,下化眾生是修福。 (二)、離相非滅:佛說無相,只是教人離相,不是教人滅相。 六祖說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」 (三)、理事無礙/石頭希遷《參同契》:「執事元是迷,契理亦非悟。」 1、「参」,是指参差不齊的萬事萬法,即森羅萬象,各守其位,互不相犯,是事。 2、「同」,意為萬法雖殊,同歸真如、本性、本體,是理。 3、「契」,是指現象眾事與本性之理之間,相互契合,圓融無礙,也就是理事無礙。     PDF 講義  金剛經實踐 76 2024.05.19  
金剛經實踐 75-3 2024.03.17 午

金剛經實踐 75-3 2024.03.17 午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: 你們不要以為,如來在度化眾生時,會有『我應當度化眾生』的念頭。 (一)、當作之事:1 善惡分明。 2 隨順因緣。 3 做好此事。 (二)、作時之心:1 不執此事。 2 不執過程。 3 不執結果。 (三)、人生要事:1 人生 2…
金剛經實踐 75-2 2024.03.17 早

金剛經實踐 75-2 2024.03.17 早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: 你們不要以為,如來在度化眾生時,會有『我應當度化眾生』的念頭。 (一)、當作之事:1 善惡分明。 2 隨順因緣。 3 做好此事。 (二)、作時之心:1 不執此事。 2 不執過程。 3 不執結果。 (三)、人生要事:1 人生 2…
醒來影片

醒來影片

從生到死有多遠 呼吸之間  從迷到悟有多遠 一念之間   從愛到恨有多遠 無常之間  從古到今有多遠 笑談之間   從你到我有多遠 善解之間從心到心有多遠 天地之間當歡場變成荒台當新歡笑著舊愛  當記憶飄落塵埃   當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人生是多麼無常的醒來  人生是無常的醒來人生是無常的醒來
六祖壇經 禪修 02

六祖壇經 禪修 02

司空山本淨禪師者絳州人也。姓張氏。幼歲披緇于曹谿之室受記。隸司空山無相寺。唐天寶三年玄宗遣中使楊光庭入山采常春藤。因造丈室禮問曰。弟子慕直斯久。願和尚慈悲略垂開示。師曰。天下禪宗碩學咸會京師。天使歸朝足可咨決。貧道隈山傍水無所用心。光庭泣拜。師曰。休禮貧道。天使為求佛邪問道邪。曰弟子智識昏昧。未審佛之與道其議云何。師曰。若欲求佛即心是佛。若欲會道無心是道。曰云何即心是佛。師曰。佛因心悟心以佛彰。若悟無心佛亦不有。曰云何無心是道。師曰。道本無心無心名道。若了無心無心即道。光庭作禮信受。
法華經概論 02

法華經概論 02

你們今天看到我下山,就代表說山上很平安,有的同學打電話給我說,師父,你有沒有困在山上,我想說因為天氣的關係,今天來上課的人可能會比較少,想不到人還是這麼多,下雨天上《法華經》是最好了,因為蓮花需要水才會開啊,我想說我們今天上《法華經》。
金剛經實踐 01-1 2014.10.19 早

金剛經實踐 01-1 2014.10.19 早

金剛經實踐 01-1 2014.10.19 早 金剛 般若 波羅蜜 經
金剛經實踐 01-2 2014.10.19 午

金剛經實踐 01-2 2014.10.19 午

金剛經實踐 01-2 2014.10.19 午 金剛 般若 波羅蜜 經
金剛經實踐 01-3 2014.10.19 問答

金剛經實踐 01-3 2014.10.19 問答

金剛經實踐 01-3 2014.10.19 問答 金剛 般若 波羅蜜 經
六祖壇經_台北 02-1 2009.05.24 早

六祖壇經_台北 02-1 2009.05.24 早

  大師告曰:善知識!總淨心念,摩訶般若波羅蜜。大師良久,復告眾曰:善知識!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;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六祖壇經_台北 02-2 2009.05.24 早

六祖壇經_台北 02-2 2009.05.24 早

  大師告曰:善知識!總淨心念,摩訶般若波羅蜜。大師良久,復告眾曰:善知識!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;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六祖壇經 禪修 01

六祖壇經 禪修 01

  大師告眾曰:善知識! 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 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法華經概論 01

法華經概論 01

今天是我們上《法華經》的第一節課,不知道昨天晚上各位有沒做一個夢,按照《法華經》裡面有記載,只要有法師在講《法華經》,佛就會派人來聽課,不知道你是否被佛派來聽課的呢?
傳心法要影音 01

傳心法要影音 01

  壹、心與自己有關 1、心與宗教無關。 2、心與興趣無關。 3、心與職業無關。 4、心與年齡無關。 5、心與道德無關。 6、心與學歷無關。 7、心與歷練無關。 8、心與地位無關。 9、心與金錢無關。 10、心與身體無關。 11、心與空間無關。 12、心與時間無關。 13、心與知識無關。 14、心與自己有關。 貳、為何傳心 不傳別法 1、心是人的核心。 2、心創造了世界。 …
傳心法要影音 02

傳心法要影音 02

  叁、傳心法源 【禪宗法脈圖】 一、乞師安心    時有僧神光者,曠達之士也。久居伊洛,博覽群書,善談玄理。近聞達磨大士住止少林乃往彼,其年十二月九日夜,天大雨雪。光堅立不動,遲明積雪過膝。祖憫而問曰:「汝久立雪中,當求何事?」光悲淚曰:「惟願和尚慈悲,開甘露門,廣度群品。」祖曰:「諸佛無上妙道,曠劫精勤,難行能行,非忍而忍。豈以小德小智,輕心慢心,欲冀真乘,徒勞勤苦。」光聞祖誨勵,自斷左臂。祖知是法器,遂因與易名曰慧可。可曰:「諸佛法印,可得聞乎?」祖曰:「諸佛法印,匪從人得。」可曰:「我心未寧,乞師與安。」祖曰:「將心來,與汝安。」可良久曰:「覓心了不可得。」祖曰:「我與汝安心竟。」    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