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心為體
一段壇經
儒行為用
一章論語
《論語》/顏淵問「仁」。子曰:「克己復禮,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仁乎哉?」顏淵曰:「請問其目?」子曰: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顏淵曰:「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!」(12.1)
《壇經》/善知識!心中眾生,所謂邪迷心、誑妄心、不善心、嫉妒心、惡毒心,如是等心盡是眾生,各須自性自度,是名真度。何名自性自度?即自心中邪見、煩惱、愚癡眾生,將正見度。既有正見,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,各各自度。邪來正度,迷來悟度,愚來智度,惡來善度。如是度者,名為真度。
《論語》/子夏曰:「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」
《壇經》/心平何勞持戒?行直何用修禪?恩則孝養父母,義則上下相憐。讓則尊卑和睦,忍則眾惡無喧;若能鑽木取火,淤泥定生紅蓮。苦口的是良藥,逆耳必是忠言;改過必生智慧,護短心內非賢。日用常行饒益,成道非由施錢;菩提只向心覓,何勞向外求玄?聽說依此修行,西方只在目前。
法師簡介:
達觀師父,出家前以教育為職志,所傳授之課程:有西方心靈教育、企業訓練及東方的易經哲理、儒學思想、佛學禪修。
出家後創立/禪心學苑。更致力於佛法教育、禪宗心法及心靈成長,並以現代的語言模式及輕鬆幽默的講課方式,融合出世入世的精神,為大眾開啟智慧之門,以達到幸福自在的人生。
[主辦]:禪儒文教協會
[地點]: 明圓幼兒園
澎湖縣馬公市前寮里32-20號
[電話]:禪淨師兄/0927-058611
禪道師兄/0920-298363
禪宗三祖僧璨大師著
至道無難,唯嫌揀擇;但莫憎愛,洞然明白。
毫釐有差,天地懸隔;欲得現前,莫存順逆。
違順相爭,是為心病;不識元旨,徒勞念靜。
圓同太虛,無欠無餘;良由取捨,所以不如。
莫逐有緣,勿住空忍;一種平懷,泯然自盡。
止動歸止,止更彌動;唯滯兩邊,寧知一種。
一種不通,兩處失功;遣有沒有,從空背空。
多言多慮,轉不相應;絕言絕慮,無處不通。
歸根得旨,隨照失宗;須臾返照,勝卻前空。
前空轉變,皆由妄見;不用求真,唯須息見。
二見不住,慎勿追尋;纔有是非,紛然失心。
二由一有,一亦莫守。一心不生,萬法無咎。
無咎無法,不生不心。能隨境滅,境逐能沉。
境由能境,能由境能。欲知兩段,元是一空。
一空同兩,齊含萬象。不見精粗,寧有偏黨。
大道體寬,無易無難;小見狐疑,轉急轉遲。
執之失度,必入邪路;放之自然,體無去住。
任性合道,逍遙絕惱;繫念乖真,昏沉不好。
不好勞神,何用疏親?欲趣一乘,勿惡六塵。
六塵不惡,還同正覺。智者無為,愚人自縛。
法無異法,妄自愛著;將心用心,豈非大錯。
迷生寂亂,悟無好惡;一切二邊,良由斟酌。
夢幻空花,何勞把捉?得失是非,一時放卻。
眼若不睡,諸夢自除;心若不異,萬法一如。
一如體玄,兀爾忘緣;萬法齊觀,歸復自然。
泯其所以,不可方比;止動無動,動止無止。
兩既不成,一何有爾?究竟窮極,不存軌則。
契心平等,所作俱息。狐疑淨盡,正信調直。
一切不留,無可記憶;虛明自照,不勞心力。
非思量處,識情難測。真如法界,無他無自。
要急相應,唯言不二;不二皆同,無不包容。
十方智者,皆入此宗。宗非促延,一念萬年。
無在不在,十方目前。極小同大,忘絕境界。
極大同小,不見邊表。有即是無,無即是有。
若不如是,必不須守。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
但能如是,何慮不畢?信心不二,不二信心。
言語道斷,非去來今。
法師簡介:
達觀師父,出家前以教育為職志,所傳授之課程:有西方心靈教育、企業訓練及東方的易經哲理、儒學思想、佛學禪修;出家後創立/禪心學苑。更致力於佛法教育、禪宗心法及心靈成長,並以現代的語言模式及輕鬆幽默的講課方式,融合出世入世的精神,為大眾開啟智慧之門,以達到幸福自在的人生。
[時間]:每月第一個禮拜天
[地點]:台北市士林區大東路75號 (士林公民會館 203 教室)
捷運士林站2號出口右轉直走大東路再左轉。
[電話]:禪心學苑 049–2392295
禪宗明心見性的寶典
云何明心?
如來說:諸心皆為非心,是名為心。所以者何?
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
云何見性?
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。
云何不見性?
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
每月第三個禮拜天
09:30至 15:30
上課地點
草屯鎮太平路一段307號7樓之4
禪心學苑
電話:049–2392295
法師簡介:
達觀師父,出家前以教育為職志,所傳授之課程相當廣泛:有西方的諮商輔導、心靈教育、企業訓練及東方的易經哲理、老莊思想、佛學禪修;出家後更致力於佛法教育、禪宗心法及心靈成長,並以現代的語言模式及輕鬆幽默的講課方式,融合出世入世的精神,為大眾開啟智慧之門,以達到幸福自在的人生。
[課表]:09:30–10:40 上課
10:50–12:00 上課
12:00–13:00 午休
13:00–14:00 上課
14:10–15:00 研討
15:00–15:30 釋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