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31 七月 2006 15:22

愛己傷己

作者  釋達觀


我們最愛的人,莫過於自己;最恨的人,亦是自己。從小到大,所有的人都在做一件事情,那就是「如何滿足自己」!

先從成長的階段談起:
嬰兒時期:尿布濕了,用哭來表示;肚子餓了,亦用哭來告知;身體不舒服,還是用哭來凸顯。當別人不滿足自己的時候,我們就用哭、哭、哭、……直到別人滿足我們為止!

兒童時期:想吃就要吃,想捉就要捉,想丟就要丟,想爬就要爬,不管別人如何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就是要滿足自己而已。

少年時期:只想玩!玩了一件,再換一件;等一下跟甲玩,又一會兒跟乙玩。從早至晚,整天在玩,永遠不會累的樣子,只為了不斷的滿足自己。

青少年時:對異性充滿好奇,對師長常是敵對。用叛逆來表示不滿,用變壞來使人注意,用自閉來自我逃避,不論用什麼方式或是態度,皆是要別人的關心與注意,用這樣的表現來滿足自己。

青年時期:與同性相互競爭,不合者彼此排斥。尋求刺激,讓自己荒唐;追逐愛情,使自己放逸;充滿理想,要自己向上。不論向下沈淪,還是向上提升,二者都是自我滿足。

中年時期:不是擴大自己的事業,就是偏離自我的人生。涉政治,做投資,搞外遇,鬧新聞,出花招,因為現狀已不能滿足,所以再去創造更大的慾望,來自我滿足。

老年時期:希望兒孫的關心,有老伴的相隨,無病痛的離開人間。回首一生,用自己的事蹟,來自我安慰;用別人的尊重,來自我的肯定。不論如何隱瞞,一生走來,還不是在自我滿足。

每個人都希望別人來配合他、順從他、滿足他,但是別人也跟我們的想法一樣,期盼能樣樣獲得滿足。這樣的妄想,終不能實現,所以彼此開始敵對,雙方產生了仇恨。最後演變成,人與人,相互抱怨;國與國,相互攻擊。

智者本身能少欲知足,也能給予別人適當的需要。但是大眾不能自足(因不悟本心,不知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一切。)故常要別人來滿足內心的種種欲求,其結果將是苦不堪言,而成為慾望的奴隸啊!不知您,是否已察覺了?

 

閱讀 6729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