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18 七月 2011 15:10

論語/禪解

作者  釋達觀

 

 

為學之道

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因好學,故有學問;因學成,故有辯才;因不慍,故有道德。溫故知新而為人師,若無君子之德豈能為人師表,故學習以德為貴。此言談為學之方法、樂趣及態度

生:為何此章列論語之首?

師:《禮記》云:「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知道。」不學何以能知進德修業之理,待人處事之道,齊家安邦之法;不學何以能效孔孟聖人、釋迦佛祖;不學何以能生大智,廣演妙法,像文殊菩薩;不學何以能大行,六度萬行,像普賢菩薩;不學何以能發大願,度盡眾生,像地藏菩薩;不學何以能生大悲,聞聲救苦,像觀音菩薩。因此「古之王者,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也。」

生:何謂學?

師:學者,覺悟、效法也。愚者應效法智者,凡夫應效法聖賢,眾生應效法諸佛,故後覺應效法先覺,未覺時當求覺者教導,故六祖云:「心迷不能自悟,須假大善知識,示導見性。」

學何事?從事上來說:術德要兼修,解行要並進。從理上來說:於世間法,學自利利他;於出世法,學自覺覺他,故《大學》云: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」

怎樣學?佛家為學次第,從「聞、思、修」,三慧入手;儒家為學順序,由「博學之、審問之、慎思之、明辨之、篤行之」,五步入門。

學當戒?禮記云:「學者有四失,教者必知之。人之學也,或失則多,或失則寡,或失則易,或失則止。」學多則不精,學少則不博,易學則不深,難學則不進,故學者戒之。

學應問?然學不盡能懂,則須請問,故後人謂之「學問」。對於學問可分四種人:一者不學不問,此人不求長進。二者不學愛問,此人不求專精。三者只學不問,此人不求通達。四者好學必問,此人精益求精。

生:何謂時習?

師:此言為學之方法。習者,反覆溫習。時者,時時刻刻。於理論上,要時時溫故知新;於實踐上,要處處身體力行。故《禮記》云:「博學而不窮,篤行而不倦。」禪家云:「行亦禪、坐亦禪、語默動靜體安然。」故行者應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,且大乘經典常教人受持、讀誦、書寫即是「時習」之義。

生:為何學而時習之,會不亦說乎?

師:說者,同悅。因好學,故從無知至已知,由不覺至覺悟;因時習,故由生疏至純熟,從不會至會也。此皆因勤奮好學,不恥下問,故學有所成,心有感悟,豈有不法喜之理?

生:朋來則樂,其理為何?

師:此言為學之樂趣。朋者,平輩為友,晚輩為徒。因學有所專,故志同道合之人慕名學者,自他方來請益,彼此有切磋琢磨之樂;因學有所成,故好學之士景仰師者,從遠方來求教,彼此有教學相長之樂。若能學以致用,且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」,這豈不是至樂之事嗎?

若無往昔一番寒澈骨,哪得今日梅花撲鼻香。過去為學子,現在當人師;來者若可教,夫子豈不樂。禮記云:「教然後知困,知困然後能自強也。」

生: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者,此言為何?

師:此言為學之態度。慍者,憤怒。君子者,有道德修養之人。荀子云:「君子之學也,以美其身;小人之學也,以為禽犢。」學習是為了涵養身心,進德修業,並非為了顯耀於人,獲取名聞利養,故他人若不知,無損於己,豈有憤怒之心呢?若有所不甘,即生怒意,此人為學之心態則偏矣!

若能遇順境而不貪,處逆境而不瞋,於一切境界,不取不捨,以平常心待之,此學者必是君子乎!

 

閱讀 6942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一, 23 二月 2015 22:58
此分類更多內容: 學做君子 »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