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法受持(下)
爾時,須菩提白佛言:世尊!當何名此經?我等云何奉持?佛告須菩提:是經名為《金剛般若波羅蜜》,以是名字,汝當奉持。
一、由偈頌來理解
法會因由分第一
如是我聞:一時,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,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爾時,世尊食時,著衣持缽,入舍衛大城乞食。於其城中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。飯食訖,收衣缽。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
※達觀偈頌一:32字
佛如實說 我如是聞 法會緣起 六種成就
緣生入城 緣滅還處 生滅本空 如幻修行
※達觀偈頌二:64字
如來說法 不離緣起 信聞時主 處眾六具
世尊隨緣 度日生活 緣生乞食 緣滅還處
應食則食 該收則收 入城染塵 回來淨洗
有生有滅 實無生滅 有染有淨 不垢不淨
二、以般若來受持
人生四問:(一) 學習:學問、智慧。(二)為人:德行。(三)處事:專業、能力
(一)綜合能力:
腦/思:1思考力2規劃力3創造力4應變力
眼/觀:1觀察力2洞察力
耳/聽:1傾聽力
口/說:1表達力2溝通力3引導力4幽默力5推銷力6談判力7演說力8教學力
手/寫:1寫作力
身/行:1人際力2配合力3執行力4領導力
心/學:1學習力2閱讀力3理解力4模仿力5適應力
意/定:1毅力2耐力3定力4禪定5大定 (6抗壓力7願力)
PDF 講義 金剛經實踐 50 2020.07.19 如法受持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