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實踐 72
住心無住
一、見佛無住:(一)具足身見(總相) (二)具足諸相(別相)
二、聞法無住:
(一)、說者無住
(二)、聞者無住
爾時,慧命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頗有眾生,於未來世,聞說是法,生信心不?」佛言:「須菩提!彼非眾生,非不眾生。何以故?須菩提!眾生眾生者,如來說非眾生,是名眾生。」
1、慧命:有道德的長者或法身。
2、聞法生信:般若妙法。
(1)、前不執四相:前文「須菩提!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…佛告須菩提: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;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。須菩提白佛言:世尊!頗有眾生,得聞如是言說章句,生實信不?」
(2)、後不執佛、法:後文「如來說具足色身,即非具足色身,是名具足色身。…如來說諸相具足,即非具足,是名諸相具足。…說法者,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。」
3、彼非眾生,非不眾生:
此眾生的程度跟一般未學佛的眾生不一樣。雖已發菩提心,只是凡夫菩薩;還要去開悟、修行、證果,去轉凡成聖。
(1)、佛學:學〈阿含〉與未學 → 學〈如來藏〉與未學
→學〈唯識〉與未學 → 學〈般若〉與未學
(2)、三教:學《論語》與未學 → 學《道德經》與未學
→學《金剛經》與未學 → 學《易經》與未學。
4、眾生眾生者:指「彼非眾生,非不眾生。」兩者皆未悟!
5、小結:說法聞法皆不可執著。
(1)說法者,不執為人解說,才是真說法。反之,則名聞利養。
(2)聞法者,不執有所得,才是真聞法。反之,則貢高我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