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實踐76
一、離相亦離
須菩提!汝若作是念:如來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莫作是念:如來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須菩提!汝若作是念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說諸法斷滅。莫作是念!何以故?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於法不說斷滅相。
(一)、福慧圓滿:上求佛道是修慧,下化眾生是修福。
(二)、離相非滅:佛說無相,只是教人離相,不是教人滅相。
六祖說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」
(三)、理事無礙/石頭希遷《參同契》:「執事元是迷,契理亦非悟。」
1、「参」,是指参差不齊的萬事萬法,即森羅萬象,各守其位,互不相犯,是事。
2、「同」,意為萬法雖殊,同歸真如、本性、本體,是理。
3、「契」,是指現象眾事與本性之理之間,相互契合,圓融無礙,也就是理事無礙。
(四)、不斷不常:發無上菩提心,要修行菩薩道,不應於佛法上生起「斷滅」之「見」。古德說:「寧教執有如須爾,不教著空如芥子。」常見斷見皆邪,不斷不常乃正。
二、無住福勝
須菩提!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,持用布施。若復有人,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。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。
何以故?須菩提!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。須菩提白佛言:世尊!云何菩薩,不受福德?須菩提!菩薩所作福德,不應貪著,是故說:不受福德。
(一)、菩薩證悟:前文「若人…以用布施」「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…以用布施」,此為「若菩… 持用布施」。此菩薩較量功德,非凡夫較量福德。
(二)、修慧無我:證得無生法忍,勝於七寶布施。菩薩不受福德故。
(三)、修福不貪:證得「無生法忍」的菩薩,廣修福德,但不生貪著福德之心。「忍」,即智慧的認透確定,即智慧的別名。經論說:發心信解名「信忍」;隨順法空性而修行,名「順忍」;通達諸法無生滅性,名「無生忍」。
1、生忍:對眾生忍辱。何謂八風?即是生活中常會遇到的八種境界: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。
2、法忍:對環境忍耐。寒、暑、風、雨、饑、渴等。
子思曰:「文王厄於羑里,作《周易》;祖君屈於陳蔡,作《春秋》。吾困於宋,可無作乎?」於是撰《中庸》之書四十九篇。
經生忍、法忍可,可培養「堅忍」的意志。佛經云:「難行能行、難忍能忍」孟子曰:「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」
3、無生忍:對法忍可(慧)、安忍(定)。觀眾生本來「不生」,一切法皆從因緣生,無有自體,當體即空,本來不生、何來不滅,即是無生法忍。
三、正報無住
須菩提!若有人言:如來若來、若去;若坐、若臥。是人不解我所說義。何以故?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。
(一)、如來本義:
第十七分說:「如來者,即諸法如義。」義淨所譯:「言如來者,即是實性、真如之異名也。」玄奘所譯:「言如來者,即是真實、真如增語。言如來者,即是無生、法性增語。」
佛教中,真如被用來表示諸法的真實相貌,因為各宗派在教義上,對「真如」有不同角度的詮釋,因此「法性」、「實際」、「實相」、「真實」、「實性」、「法界」、「法身」、「真性」都經常被當成真如的同義詞,來代換使用。
依各宗派宗義,真如也被等同於一些特定術語,中觀學派將真如等同於「空性」;如來藏學派將真如等同於「如來藏」、「佛性」等。
(二)、神力顯現:《華嚴經》說:「上覺無來處,去亦無所從。清淨妙色身,神力故顯現。」
(三)、四威行儀:來、去、坐、臥。動、靜、語、默。前文:「世尊食時,著衣持缽,入舍衛大城乞食。於其城中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。飯食訖,收衣缽。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」
(四)、無來無去:《圓覺經》說:「雲駛月運,舟行岸移」,蓋月未嘗運,岸未嘗移。真如體性,未嘗作止生滅,皆人謬見耳。《中論》:「不生亦不滅,不常亦不斷,不一亦不異,不來亦不出。」
(五) 來去皆如:
《集註》說:「來無所從,去無所至,來去皆如,其誰來去。」又云:「無所從來者,不生;亦無所去者,不滅。不生者,謂煩惱不生。不滅者,謂覺悟不滅也。」又云:「知色聲起時,即知從何而來;知色聲滅時,即知從何而去。故色聲香味觸法自有起滅,我心湛然,豈有來去生滅相耶。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。行住坐臥四威儀中,無不清淨也。」
四、依報無住
須菩提!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;於意云何?是微塵眾,寧為多不?須菩提言:甚多。世尊!
何以故?若是微塵眾實有者,佛則不說是微塵眾。所以者何?佛說微塵眾,即非微塵眾,是名微塵眾。世尊!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,即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
《集註》說:「微塵者,妄念也。世界者,身之別名也。微塵是因,世界是果,微塵世界者,謂因果也。然自己真性,非因非果,能與六道眾生為因果也。謂自性是因,六道是果,故起微塵起於世界,輪迴由於一念,雖見小善不可執著,雖逢小惡必須除去,且眾生於妄念中起貪瞋癡業,妄受三界夢幻之果,如彼微塵積成世界,不知因果,元是妄心,自作自受,一念悟來,即無微塵,世界何有,故云即非微塵是名微塵,即非世界是名世界。若欲建立世界,一任微塵熾然;若欲除滅世界,覺悟人法俱空,了無一法可得,湛然清淨,不被諸境所轉,皆由於自己也。」
何以故?若世界實有者,即是一合相;如來說一合相,則非一合相,是名一合相。須菩提!一合相者,則是不可說,但凡夫之人,貪著其事。
三千大千世界,是眾生共業所造,假若此世界實有,其體性則不可破壞了。佛以智慧來觀察,此一合相,即非一合相,只是凡夫虛妄執著,並沒有真實的一合相,因為凡夫執著,故假名一合相。眾生執著有,但此一合相不可說有無,無實無虛。但愚迷之人,貪著其事,執為真實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