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05 十月 2023 10:31

阿含學 04-1 增上善學 2023.09.03

作者  釋達觀 講述

 

阿含學/第04講

增上善學

五、因果業報

(一)、善惡業報

古德說:「萬般帶不去,只有業隨身。」 《增壹阿含》:「夫人作善惡,行本有所因,彼彼獲其報,終不有毀敗。夫人作善惡,行本有所因,為善受善報,惡受惡果報。」

(二)、業報差別

《業報差別經》:「佛告首迦,一切衆生,繫屬於業,依止於業,隨自業轉。以是因縁,有上中下差別不同。」

(三)、有無漏業

雜阿含1227經(佛光本1114經)「一切眾生類,有命終歸死,各隨業所趣,善惡果自受。惡業墮地獄,為善上昇天,修習勝妙道,漏盡般涅槃。」

(四)、不能互代

《般泥洹經》:「父作不善,子不代受,子作不善,父不代受,善自獲福,惡自受殃。」

(五)、不能抵消

    《增壹阿含》:「為惡及其善,隨人之所習,如似種五穀,各獲其果實。」

(六)、定與不定

《成佛之道》:「業又有『決定或不定』二類;其中又有【時與報】的不同。1有的業,要感什麼報,是決定了;而在什麼時候受報,現生或來生,是不決定的。2有受報的時間是決定了;而所感的什麼報,還沒有決定。3有所感的果報,受報的時間都定了;這如造作五無間業──殺父,殺母,殺阿羅漢,出佛身血,破和合僧的,來生一定要墮落地獄。4也有時與報都不決定的,這大致是輕業。依古德說:「一切業,都是不決定的。」換言之,一切業都有改善可能性的。所以只要能痛下決心,什麼惡業,都有化重為輕,或不定受的希望。」

《業報差別經》:「若人造重罪,作已深自責;懺悔更不造,能拔根本業。」

(七)、重報輕受

1、增壹阿含:「人作極惡行,悔過轉微薄;日悔無懈息,罪根永已拔。」

2、《中阿含11經》:「云何有人作不善業,必受苦果地獄之報?謂:有一人不修身、不修戒、不修心、不修慧,壽命甚短,是謂:有人作不善業,必受苦果地獄之報,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,欲令水鹹不可得飲,於意云何?此一兩鹽能令少水鹹叵飲耶?」答曰:「如是,世尊!」

  「云何有人作不善業,必受苦果現法之報?謂:有一人修身、修戒、修心、修慧,壽命極長,是謂:有人作不善業,必受苦果現法之報,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恒水中,欲令水鹹不可得飲,於意云何?此一兩鹽能令恒水鹹叵飲耶?」答曰:「不也,世尊!」

 

 

PDF講義 阿含學 04 增上善學 2023.09.03

 

閱讀 234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