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三, 14 九月 2022 03:05

暢談六祖壇經(1239)法無漸次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亦無漸次,所以不立一切法,諸法寂滅,有何次第?志誠禮拜,願為執侍,朝夕不懈。誠,吉州太和人也。

  法「亦無漸次,」沒有次第。然而,哪一些法門比較容易被接受?有次第的。你到全世界講有次第的,沒有人敢反對的。你講六祖的法,就有很多人會反對你,因為他們很難接受。有人會問:「六祖大師成佛了嗎?」這個問題本來就沒有問題,因為實相沒有這個問題。我們說成佛,其實就是他徹悟實相。重在於要百分之百契入,即十五的月亮。

  我常講:「虛空哪有什麼樓梯?」虛空是整體的,哪有什麼一二三四?現象界才有一二三四,本體界沒有這個問題。在夢中,你夢到自己是水泥工,所以你建房子先挖地基。你一直建,建好,有人對你講:「恭喜你,你已經修到四果了。」別人讚美你之後,你又趕緊繼續建房子,建到變成阿羅漢,別人又讚歎你:「好了不起!」你再變成等覺、妙覺,這也是做夢。夢中沒有漸次,如何成立?從這邊到這邊。從頭都是一場夢。我是眾生,修到一天,我終於快要成佛了,那叫做夢。有一天,我成佛了,那叫做醒。從這個角度來講,最容易懂。不然,讀到什麼書都死在那裡。


  當你立一切法,名相、位階就出現了。最究竟法沒有這些東西,在《法華經》中,這些都叫做化城。當有一天,你醒過來了,這叫做寶所。化城都是權巧的,都是半路的涼亭,夢中的位階。本來就沒有那些問題和概念,「所以不立一切法,」因為是凡夫,才創立很多概念,建立很多敵對的概念和仇恨。

  「諸法寂滅,」這就是諸法本來的樣子,「有何次第?」談到最真實的,根本沒有先後和順序的問題,所以六祖才講頓悟,這是他的理論基礎。也許你會問:「如何爬到虛空?」我就告訴你:「那就裝樓梯吧!」於是,你的修法就不一樣了,你就開始去找樓梯,找到就問人家怎麼爬樓梯,之後,又問樓梯到底有幾個階層。因為你的方向變成這樣,你就變成這樣了。坐電梯就好像頓悟,走樓梯就好像漸修。

  你們讀《壇經》,覺得它所講的很徹底、直接。你們喜歡《壇經》,不按照《壇經》的方式去修也可以,至少《壇經》給你正確的知見。就像同學問:「正邪,我都分不清楚。」你好好讀《壇經》,佛法正確的觀念你一定不會偏差。你若能真懂《壇經》,知見就建立了,你不一定要按照他的方法修,不要勉強。但是,你學了任何法門,知見是一樣的,不會因為你學了某種法門,知見就不一樣。並非教你《金剛經》,你就得修禪宗,這叫觀念、知見,你適用就拿去。

  「志誠禮拜,願為執侍,朝夕不懈。」神秀派他來聽法,他去不回了。志「誠」禪師,是安徽「吉州太和人也」。

  《壇經》精彩之處,就在於處處有故事可以談。但是,這些公案並非這麼好懂,有時候你們認為聽過了就懂,但是包括我講十幾遍的人都不見得會懂。所以,你不要認為你聽懂,你懂了,你的人生就一定不是這種狀態,你的生命就會發生蛻變。你是什麼樣的人,自己心知肚明。讀公案,你不要依文解義,而是要知道它想講什麼,你懂了就懂。若只是一直研究,卻又不明白真正的佛意,你就沒有辦法懂。

聞後思惟:你願意承認你正在做夢嗎?

 

閱讀 186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, 14 九月 2022 03:21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