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吾說常者,正是佛說真無常義。佛比為凡夫、外道執于邪常,諸二乘人于常計無常,
「故吾說常者,正是佛說真無常義。」如果你覺得常,也不通;你認為是無常,也不通。你的腦袋一直想要定位佛性究竟是常還是無常,這都是有陷阱的。六祖曾講過:「佛性非常非無常。」此處,六祖這麼講,是要破行昌的執著。
禪宗很厲害,禪師和法師最大的差異在於:法師想盡辦法要解釋,而禪師只是要破你的執著。自性、佛性、明心見性、真如都是不能解釋的。如果你硬要解釋它,你其實就偏了。你應該離開心意識,那不是用想或思考的,而是屏息諸緣、勿生一念的狀態,是絕對誠的狀態。故,前人以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」來譬喻。明白這個核心,你看公案才容易懂。如果你解釋公案,那都是有問題的。有些東西是你要去做,你忽然才能懂。
「佛比為凡夫、外道執于邪常,諸二乘人于常計無常,」「比」即為類,即佛為凡夫、外道和二乘人這一類的眾生這樣講。凡夫是沒有學佛的人,外道亦是不知道佛法的人。但是,凡夫與外道之差別在於,外道也想要修行,只是不明白真理。
一般人都是執著的,所謂「邪常」即是執著。你就是認為它是永恆的,否則你執著的心不會那麼強。你認為它是永恆的,你才有佔有的欲望,好像這個東西能夠和你長久在一起。有的人透過觀察,漸漸可以知道,但他始終還是執著。這是一個事實,但是他始終不能夠接受。這個事實是一種變化,你的腦袋當把變與不變拿掉。一般人為什麼不能接受變化?其實他的潛意識就是產生了錯誤。他是看到了未來還是看到了現在?他已經習慣現在的狀態,他很害怕現在去改變。有很多人第一天去上班就開始抱怨,抱怨到退休,但是他卻做那麼久,因為他害怕變化了,工作會更糟糕或更沒有保障。所以,有的人考上了公務人員,就一輩子當公務人員。
你不願意改變:首先,你要看到自己內在的恐懼感;其次,你要看到你內在的安逸,安逸得不想改變;第三,你害怕新的環境,包括新的人事時地物,你還要適應。你現在讀書的模式,你看一個人,你都是固定的。其實,你自己生命的機制,有很多東西都被你固定化了,你已經被牢牢地拴住了。
我們對未知不可以預測,這讓很多人害怕變化。人們的內心是很矛盾的,既害怕變化,又想要變化,因為人的內在有一種喜新厭舊的心理。害怕變化,是因為他不知道未來會變得更好還是更壞;他又想變化,是因為他對於現在的狀態不滿意。我故意問你:「是變好還是不變?」你當隨緣。你只要沿著真理的路走就好了。這一條船,跟著真理的流水流,該轉彎就轉彎,該停止就停止,該上岸就上岸,該下海就下海。你不下海,眾生誰度?你不上岸,誰效法你?比如,你問問題,你自然想問了,你就問;我想問你,就問你。隨緣,不是用預測的。一個智者回答,也沒有標準答案。你不要聽標準答案,而是那個時機、那個因緣,別人所講的,你能否豁然開朗。
聞後思惟:你能看到你內在對常與無常的矛盾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