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17 十一月 2022 20:27

暢談六祖壇經(1274)常樂我淨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;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故於涅盤了義教中,破彼偏見,而顯說真常、真樂、真我、真淨。

  二乘人專門在修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這是釋迦牟尼佛教的。佛為什麼要這樣教他們?教完之後,又告訴他們這樣還不太對。二乘人之前曾是凡夫和外道,就是執著,佛這麼教,只是破他們當時的執著。佛說無常,是因為你執著常;佛接著講真常,是因為你執著無常,而非離開常與無常,有一個叫做真常的。它本來就不是一個東西,說是一物即不中,你怎麼說都不適當。

  你的內在千萬不要有一絲毫的排斥,否則你的道理就一定不通透,不管你排斥什麼皆是如此。你不要學了哲學,就說科學不好;學了科學就排斥哲學;或學了佛家就排斥儒道。層次最高的人,沒有這些問題。形而上謂之道,即是不可說,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道理,它只可意會,不可言傳。形而下謂之器,才形成了百工,各種現象的產生。你只要掌握住了核心,做什麼都好。

  假設我用士農工商來代表所有的現象,此四者皆平等,但是現象是有差別的。問題是,核心在於,你是什麼心,即你是什麼人。你所學的,一個核心不變,比如,你是一個慈悲、仁慈、善良的人,你做什麼都沒有問題。但是,很多人心不仁,又在鬼扯淡,這個世界很亂,士農工商又氾濫各種學說及知見。如果你是一個有正知正見的人,任何道理拿來讓你講,你都可以講得很好,包括你拿新聞或報紙,你也可以借那些事件來說。

  重點在於,你要一直問你自己,你是個什麼人。名詞你可以換,但你要懂它的內涵。最怕的是,佛法中有很多學派,但大家誰也不服誰,還攻擊對方。我們沒有時間攻擊別人或比高下,你把自己管好,等到你開悟見性之後,必然有一方的氣象,很多道理你自然就會懂。

  「故於涅盤了義教中,」佛最後的說法,《法華經》之後就是《涅盤經》。《涅盤經》叫「了義」,也就是究竟,講得透徹。我們說要「依了義,不依不了義」,也就是:你所學的東西有沒有學得很透徹?你所學的理論是不是佛最圓滿的理念?還是你學到的是佛權巧方便的說法,就像二乘人的理論,有時候是權巧方便。但你也不可以說這樣的理論是錯的,而是針對層次還沒有到了義經典的人這樣講,他才聽得懂,他才受用。

  「破彼偏見,」「彼」並不僅僅指二乘人而已。凡夫跟外道執著一邊,二乘人執著另一邊,他們都有各人的偏見。你有偏見,其實就是你有障礙。不管你學什麼,你都應該尊重其它的道理、學說。它必然有同通之處,只是你沒有通達。「而顯說真常、真樂、真我、真淨。」這就是佛涅盤時講出的真相。「真常」就是性空,「真樂」就是極樂,「真我」就是自在,「真淨」就是清淨,這叫極樂世界。你不要解釋這四個名詞,這是自性的狀態。你見性之後,就是常、樂、我、淨:你就會知道「眾生皆有佛性」這個道理是不變的;你才能體會到世間的快樂;所謂真我,就是你作得了主,那才是自在;你一塵不染,沒有一點的煩惱,那就是清淨。

聞後思惟:如何回歸內心的極樂世界?

 

 

閱讀 154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