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六, 18 三月 2023 22:22

暢談六祖壇經(1339)思維之道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修定的部份,在佛經中講得很詳細,甚至從初禪、二禪、三禪談起;而慧的部份,般若經也講得很詳細。但是,有某些部份,佛經並沒有很詳細地記載其步驟。比如,我始終察覺到:為什麼當今學佛者的思維能力很差?因為佛經在教你思維的過程,並沒有很清楚地告訴你,應該如何去正思維。其實,並非佛經沒有講,只是大家不容易看到這些經文。因此,我以較為易懂的角度來講,但是你要加以應用。

  一般人最簡單的思維方式有三種:一,垂直思維;二,水平思維;三,九宮格思維,又稱為曼陀羅思維。

  所謂垂直思維,就是你針對一個問題,不斷去探討,即從頭到尾都不離開這個問題。就像,你看到了一棵樹,從葉子一直到枝,從枝一直到幹,從幹一直到根,接著再問:「根又從何處來?」這樣一直下去,只有一個問題,即:「這棵樹到底是怎麼來的?」因為你思維下去,會產生很多很多的問題。比如,眾生皆有佛性,你想過佛性從哪裡來嗎?十二因緣都說從無明開始,那麼無明又從哪裡來?你找不到答案,你不可以放棄。這叫做垂直思維,你一直問下去,不可以跑開,你的問題才可以鎖定很清楚。

  水平思維談的是相關的概念,或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概念。比如,活著的時候,你的心在哪裡?你活在當下,當下是什麼?你還沒出生之前,你的心在哪裡呢?你死後,你的心又在哪裡呢?這個問題你思考過嗎?所以,你不可以談哲學上的問題,即背經典給我聽:「不在過去未來,不在內外、中間,或盡虛空遍法界。」這是要你自己去體證的。我不是要告訴你答案,而是要你們去思維,你們自己的問題自己去解決。水平的意思即,你提出一個主題,這個主題是相關的,是平行的,而非垂直的。就是要讓你想破頭,接著就甘願,就死心了,就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,不要再亂了。

  九宮格,就是在中間寫答案。比如,悟,怎麼樣才能悟?自己填。但是,在填的過程,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。比如,悟,要認識自己的心?怎麼樣才能夠認識自己的心?心這麼多妄想、執著,應如何破?應該如何切入?圍繞這個概念,一直轉。它是有脈絡可尋,你可以這樣思維。等思維到最究竟,把它全部丟掉,才進入「善惡都莫思量」的狀態。

  我的教法是:你明明有妄想,我叫你不想不可能,那你就好好地想。針對你的問題、你的執著、你的法義、你的要害、你的痛苦,一直想。沒有哪一種思維方式比較好,也不僅僅只有三種。譬如,同學說不知道如何問,就要去問:「為什麼不知道如何問?」

  頓教不用講那麼久,講十分鐘就夠了。就是我們內在就是翻不過來,所以我就陪各位諸佛讀書。一場遊戲一場夢,這叫做俄羅斯方塊。如來是什麼意思?如是好像,來即來去,有來必有去。好像有來去,這就是中道,因為你就是看到像,答案即是:實無來去。所謂「怪」字,眾生就是有心才會作怪,當心止息,眾生就成聖,故無心是道。

聞後思惟:你有深入思維的習慣嗎?

 

閱讀 26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