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27 四月 2023 20:00

暢談六祖壇經(1353)深觀緣起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如果你願意一直深入去觀察,你會發現一個問題:「原來不是我喜歡與否,而是我安住與否的問題。因為,如果我不安住,我在現象就會掉入喜歡與不喜歡的取捨。而我一旦突破這個概念,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。」像這樣的概念,你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去思維、突破,這不拘於任何形式,也沒有任何時空背景,只要你願意就不得了。
  在道場裡,常常會發生很多讓人覺得是是非非的問題。前一段子,有一位同學跑來告訴我,他去一個道場幫忙。那裡在打佛七,廚房人手不夠,那個同學就跑到佛堂問大家:「各位菩薩,現在廚房人手不夠,能不能請幾位發心出來幫忙?」講完之後,大家都異口同聲回答道:「我們今天是來打佛七的。」他就把鼻子捂著,那一口氣往內在吞進去。他對我講:「難道切菜不能念佛嗎?一定要在固定的地方才能念嗎?難道要念給那幾尊聽嗎?念給青菜蘿蔔不行嗎?」我說:「對啊!你這麼有智慧,你早就應該開悟了。」他說:「師父,我的觀念跟你一樣。」我說:「不太一樣,你氣得滿肚子火。你的觀念是正確,但是你的心態是不對。你那個正見有用嗎?」

  我們內在會掉入時空的概念。你為什麼一直活在那種狀態?你一直在做夢,所謂癡人做夢,你認為夢中什麼狀態是最好的,是你想追求的。「師父,假設我坐著,我不念佛,我坐不下去。」或:「師父,如果我坐著不觀呼吸,我坐不下去。」那麼,你就是等而下之的人,你不能夠活在當下。你不知道活在當下是什麼狀態,所以你永遠都只做你知道的事情,這就是一個沒有開悟的人在做事情。

  有些心靈成長課程常講:「不管你遇到什麼事情,都是你最好的功課。」這種話還未達到「善能分別諸法相」。有的概念是鼓勵的話,但以實相的角度不可以這麼講。所謂活在當下,是因為如果沒有因緣,則不能夠呈現那個現象、境界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所以你應該隨順那個因緣。隨緣的緣是很深的,是隨緣起。隨順每一個緣起,必然就是活在當下。有一些名詞,雖然不是佛學的用詞,但是你要知道它的意思為何。所以,當你在談事情時,你要懂得深觀廣行。你們雖然在觀察,但是不深入。或者,你比一般人深入,但是你還不徹底、究竟。故《心經》曰「行深」,即是一種深觀。

  你談四聖諦,為什麼卻不能解脫?因為你不能真正深入地懂。你學佛,一定不能騙自己。騙別人,可能是為了自己的面子,我尚且可以接受。但是,你是什麼程度,對自己要老實。你觀察到一定程度,可能會遇到瓶頸,但切莫把瓶頸當究竟。你觀到某處,若沒辦法觀下去,那就是你的瓶頸。你當重複,再重複;重複,再重複……直到真正通達。

聞後思惟:你能接受當下的因緣嗎?

 

閱讀 50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