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27 四月 2023 20:14

暢談六祖壇經(1354)聞聲救苦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,此是二乘見解,

  「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,此是二乘見解,」很多人在學佛法,都是按照教科書讀。佛法的重點在於人本主義,都是以你自己及你的人生為出發點,因此,你要從你的內在讀出來。既然是聲聞,就是聽聞而來的,即聽佛的開示或看經典。其實,我們所有人都是聲聞,而非無師自通。縱使你沒有老師,你也是透過佛經的因緣而接觸到法的。

  我們從聲聞人開始來講,因為每一個人雖然活在這個世界上,他第一個看到、感受到的都是他自己。他是以他自己為中心來看待這個世界,所以,他所想、所考慮的,都是以「我」的角度為出發點。你們學佛,也是從「我」的角度來學。

  釋迦牟尼佛這麼有智慧,他當然也知道你的心態。比如,你來學佛,不外乎是有苦、有煩惱,不外乎是有疑惑,不外乎是想要知道什麼或求什麼。這些概念,佛都知道。所以,佛針對你的想法,來問你講法。比如,你來問我親子的關係,當然你們最喜歡聽我回答你這個問題,而不喜歡我繞來繞去。一個失戀的人,也希望我針對失戀的問題回答他。

  大家心中有問題,不管是什麼問題,歸納起來就是一種苦。你有苦的現象,所以佛很慈悲教你四聖諦,就是從「苦」字開始教。我不敢否認你的苦,我只問你:「什麼是苦?」讓你知道你不正常就好了。但是,世尊很慈悲,你認為你有苦,他承認你的苦,並隨順你的想法而為你說法。

  作為佛子,你不僅僅要聽課,也要學習為人說法。當有人跟你說他有苦,你就要很誠心誠意,靜靜地聽他對你訴苦。你不要一開始就跟他講: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人是有層次的,你要會用。比如,你的孩子問你:「我想出國讀書。」你如果跟他講:「讀書為什麼要出國?在這裡讀不是很好嗎?」其實你的概念就是反駁他。你的孩子去上班,他說:「我不想在製造業上班,每天都弄得髒兮兮的。我想要在公司吹冷氣上班。」你卻罵他:「不爭氣的孩子。」你的概念就是反駁他了。

  我們只要一開口,就是要把圓形的東西壓扁,我們就是要打壓別人。你有你的想法,別人有他的想法,你怎麼不順他的想法聽聽看呢?雖然他的想法不是百分之百正確,難道他的想法是絕對的錯嗎?也不是。聽的人要不要有想法?聽的人只要有想法,一定聽不懂對方說什麼。你說:「師父,這樣很難。」那難怪雞同鴨講。世間那麼多誤會,就是你聽不懂別人在講什麼,所以一天到晚都是誤會。

  順別人的意思,他說有苦,你就說有苦。曾經有人跟我講:「我最近都一直被外星人干擾。」我就問他:「他是火星、木星還是土星的?有機會也幫我介紹一下。」你不可以一聽他這麼說,你就說:「瘋的。」我們只有上課時才可以這樣開玩笑,我平常不會這樣,我平常看起來是很正常的,就是對於問人的來說看起來正常。上課才告訴你們,那個正常是不正常,因為我上課不能騙你們。我上課是幫助你們,其實也有意無意告訴你們,應該如何幫助別人。


聞後思惟:你願意接受別人各種不同的想法嗎?

 

閱讀 35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