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三, 10 五月 2023 20:06

暢談六祖壇經(1359)因緣生滅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諸法既然是因緣所生,你就要看到一個「有」的現象;既然諸法因緣滅,你就會看到一個「無」的現象、消失的現象。故,世間所有的論述皆從有與無的概念而來。有,即是存在;無,即是不存在。世間萬事萬物,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?論到最後,靈魂存在還是不存在?心,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?從這樣的思想概念,洐伸出各種思想學說,人類的思想皆是如此而來的。所以,當你們看到一個現象,就掉入一種陷阱:有的人認為它確實存在,有的人認為它根本就不存在。八不中道提出「不」,即:說不存在不正確,說存在也不正確。

  你不要從兩邊的角度看待所有的問題。佛曰: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。」一念是生滅,故一天也是生滅,一生也是生滅。佛教講一生,即是講一起,如果更大,則是大起,即無數的生死輪回。從任何概念來講,小至微塵,大至宇宙,都沒有離開生滅的概念。因為有生的概念,大家才會產生「有」的概念;因為有滅的概念,大家才會產生「無」的概念。《阿含經》曰:「此生故彼生,此有故彼有。」這就是「有」;「此滅故彼滅,此無故彼無。」即是從緣起的角度而產生的。但是,世間人看到兩端,或是邪觀,即是錯誤的觀念,看到它的存在,就認為它的實有的;看到它的消失,就認為它沒有了。

  五祖曰: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。」你是一個存在的生命還是不存在呢?你的思維與觀察是要交織的,你要不斷地思維、觀察,要去探究為什麼。你若要瞭解「中」,即中道,你不可以只透過聽課,因為聽課是屬於聞。你要思,思包含思維與觀察。最後,你會得到一個論證,這不是你單純靠聽課而想像出來的。你要觀察:是否所有的生命、所有的現象都是因緣生、因緣滅的狀態?

  既然是諸法因緣生、諸法因緣滅,那麼,你是誰?如果說你是五蘊,還不夠標準。我是因緣所生法,假名為我。如果我是這樣回答,我還能問我是誰嗎?你以後想要死去哪裡?諸法因緣滅,假名死去。明白真相的人,不會害怕死去哪裡。你有怕死的問題,就代表你對八不中道、對真相不明白。

  從這個角度,你既然認同諸法是因緣生,你就不應該單獨談一個「我」的概念,因為「我」是主宰義,是一義,不符合緣起,是違反緣起的概念的。你講「我」,就是自性的概念,這是單一的,而緣起是眾緣合和的。對於某些概念,你是衝突、矛盾、似是而非的。你不能夠安穩,因為你的內在就是有疑惑,那就是無知。那個疑惑你沒有解開,所以你的問題是存在的。那個存在的問題會障礙你開悟,讓你不得解脫。

聞後思惟:你觀察過萬事萬物的生滅無常嗎?

 

閱讀 30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