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10 十一月 2023 19:33

暢談六祖壇經(1495)努力生活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

 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

  有人學了空之後就否認因果,他就學錯了。有一個有名的公案,即百丈禪師說法時,有一個老人來聽課。到最後一節課,老人才跟他說,他過去是個修行人,曾經有人問他:「落不落因果?」他說:「不落因果。」這是他對空錯誤的解釋。空是建立在因果之上的,是針對事情在談空。百丈禪師回答他:「不昧因果。」對因果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就是因為是修行人,所以他更懂因果。因果就是現象、事項,只是這個事項的本質是因緣合和的,一切皆是緣起如幻,所以說它空,就是叫你不要執著。如果你抓著空不放,那就變成「有」了。發生任何事情,你要知道它的因緣,你就知道如何處理。只是,從頭到尾,你都不執著,你才有可能與空相應。這個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,那麼是變還是不變?你要在有生有滅中體會到不生不滅,而非:有生有滅是一邊,不生不滅是一邊。不生不滅就是不落兩邊,不一不異、不常不斷、不來不去,但不要用本體的概念來解釋。如果你不懂不二,就不懂八不中道,你就不懂中道實相。你剛開始可以聽法義,到最後就要懂究竟義;剛開始聽畢竟空,最後要達到究竟空。

   「但作如此見」你有如此的正見,「即是真如用」,你就知道自己的佛性真如本性怎麼起妙用。但是,你不要再抓個真如。「報諸學道人」,即奉勸所有學道修行人,要精進,要從學者變成行者,好好地用心,用心生活,用覺性來生活。「努力須用意」,真正懂空的人會很努力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就是因緣,你要在此中體悟空義。

  該做的事,你要去做。事情的來龍去脈、因緣果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但是一點都不執著。你不要只努力讀經典或努力修行,你還要努力生活。佛法是一種智慧、自在、歡喜的生活。很多人修行不得力,就是因為他心中沒有歡喜。他笑不出來,卻不知道為什麼。他一天到晚研究離苦得樂,卻歡喜不起來。學佛法不歡喜,你就學不好,學不下去。四無量心,慈悲喜捨,先從喜開始學。喜,我們要欣賞別人,也要讚歎別人,叫做隨喜,對於自己要歡喜。學習要有動力,喜就是動力、加油站。學佛,你要看是何因何緣讓你不歡喜,如何學才會歡喜。你不知道就叫無明,你明明知道你有問題,卻放任你的問題,你根本沒有智慧去解決你的問題。你學習,就一定要與生活搭配得上才有意義。否則,聽了知識,回去還是悶悶不樂,還是有煩惱和問題。學完了喜,才學捨,你要學會放下,你才有機會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你才有可能慈悲。學習,懂得如何努力,能夠持之以恆,這是很重要的。

聞後思惟:學佛法能讓你快樂嗎?

 

閱讀 208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五, 10 十一月 2023 19:48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