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一直在變化,你的心在變化,我的心也在變化。但是,你卻認為:「我的心好苦哦!」你會這麼講,就代表你被你的心折磨。你應該講:「我的心好奇妙啊!太神了!」豈止太神,因為它本來是佛,佛法無邊。你的心太奇妙,甚至奇妙到它會自導自演,會編劇,還會演戲。心還會扮丑角,變來變去,而且這一齣戲,它高興演一個小時就演一個小時,高興演三分鐘就演三分鐘,它不想演就馬上不想演,它馬上想演下一齣戲就演下出戲。你不覺得它就是佛嗎?你不覺得它比電腦還厲害嗎?它不需要任何演練,就可以千變萬化。
觀心,簡直比看電影,比八點檔連續劇還精彩、刺激、好看。你看到你的心是這種狀態,你看著它的變化就是修行,你跳下去被它折磨就是凡夫,重點就在此處而已。有修與否,那顆心都一樣,問題是有的人能靜靜地看那顆心在變什麼花樣,而大部分人卻把心當成自己,所以苦不堪言,一直被折磨,到最後不敢面對自己的心。
因為你不敢面對自己,也不習慣看自己,所以你就看外面的世界,你自然會講人我是非,會怪東怪西怪別人。這也是你不敢面對自己心的原因。看心的時候,你要注意,如果你看到你的心在打妄想,那是散亂;你看著看著就打瞌睡,那是昏沈。你寧可散亂,也不要昏沉,坐著打瞌睡一點意義也沒有。
面對你的心,你就察覺到真的不簡單。你要看著自己的心,不管心怎麼變,就是清清楚楚地看著它,不要因為它的變化而起煩躁、煩惱、不安,這就叫功夫,就叫定。你看著它,一直看,看到它的陷阱、假相,看到它根本就是一場戲,根本就是一場夢,根本是假的。你要自己體會到,去把它看破、看穿。當你看得越清楚,能把它看破、看穿的那一刹那,你的心自然就會止息。止息不是你要用什麼方式,而是你看穿心的真相,它自然就靜下來。你沒有看穿心的真相,它靜下來是騙你的,它是動到最後會靜,但那並非真正的靜,而是從動的變成靜的。一會兒它還會動,就代表那個靜是假的,是騙人的。
很多人都停留於那種靜。心靜下來可能有兩種狀態:一種是你打瞌睡,一種是你覺得很舒服。但你能舒服多久?當心開始變化,你的舒服就消失了。舒服的感覺消失,就等於痛苦。很多人打坐,一直希望停留在舒服,那是騙人的,那是陷阱。所以,你不要去求,不要用你的腦袋去求什麼境界。
一切境界都不離開你的心。何以為證?如果你不能明白這種理論,你就看不清楚你的心。比如,別人罵你,你怎麼知道別人罵你?是心知道,所以它不在心外,而是在心內,否則你怎麼知道?第二,「你罵我,我就很生氣。」還是心內。接著:「我就想怎麼樣以牙還牙。」有離開心內嗎?最後,你想:「冤冤相報何時了,還是放下吧。」也還是心內。
所有的境界都是內心的境界。你能體悟到心外沒有境界嗎?你的心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安?都是你心內的境界。離開你的心,沒有什麼可以談的。心內有那麼多東西,那麼多愛恨情仇、恩恩怨怨,你有那麼多思想、記憶、經驗,你有那麼多的挫折、創傷、內疚、仇恨……你實在很厲害,垃圾車來了,你怎麼不把它倒掉?卻要把它保留呢?而且,它並不是真實的。這真的是你空中生妙有,你的妙有是垃圾,心不會生蓮花,都是生一大堆垃圾。生那些垃圾,烏煙障氣,傷害別人,也傷害自己。
聞後思惟:你願意直接面對你的心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