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三, 15 五月 2024 16:00

暢談六祖壇經(1599)不離世諦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學佛法不可以停留在唯心論,即沒有事就停留於沒有事。比如,地球污染了,你開悟了,也是要改變環境,也還要處理。所以,開悟之後,還是要莊嚴佛淨土。開悟不難,開悟之後,才有很多事情等著你去做。

  不懂緣起,你就沒有智慧。所有的道理皆如此,世尊說解脫是一個結果,解脫要具備八個條件,就是八正道;要行菩薩道,要具備六個條件,就是六度,六波羅蜜。同理,你要成功,須具備哪幾個條件?道理是很清楚的,但你可能沒有想過。那一天,有一個學生剛晉升主管,他問我如何領導這家公司,我問他:「很簡單,你知道八正道嗎?」他說:「師父,我知道。」我說:「你所學的是學道的八正道,那麼,你瞭解世間的八正道嗎?」出世間法的八正道,重點在於滅苦;世間的八正道,在於趨善。這是世間和出世間最大的差異性。簡而言之,你要解脫就是要滅苦,但在世間你要趨於善果,比如你的人生想過得更好,你的家庭想要更幸福,你想要過得更快樂,你的事業想過得更好,都是趨於善果。家庭、公司、道場皆有其八正道,你要能夠懂得。

  學了《壇經》,會用就是一種修行,就是一種智慧。懂一個概念,以此類推,一通百通,所有的道理皆如此,即是一即一切。如果你只單純學到一個概念,而它只適用于佛門或修行,那它就是有問題的。第一義諦不離開世俗諦,離開世俗諦就沒有第一義諦可談,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你學到最後,常常卡在兩邊,上不上,下不下,本來會的,學佛後反而漸漸不會了。本來會處理,學了佛之後,到底要不要,不知道會不會落一邊,你就會綁手綁腳。這種現象很普遍,比比皆是,還不如不學。那就是因為不明白世間、出世間是通的,故兩邊都不通。

  幻有,你不要覺得很簡單,也不要以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一言而概之。吃飯是虛妄的,你還是要吃;睡覺是虛妄的,你還是要睡;欠人家錢是虛妄的,你還是要還。世間的一切雖然都是虛妄不實的,但卻可以讓我們欣賞與應用。這盆花是虛妄的,可以讓人欣賞;我的話是虛妄的,但它亦可以啟發人心。你看東西一定要周到,就像水中月,水中確實有一個月亮的影子,我確實可以看得到,我也可以欣賞,但是我知道撈不起來。所以,不可以因為是虛妄的,就對它不用心,否則就錯用心了。我們要瞭解現象的真相,就應該如實去觀這樣的因緣。

  你要瞭解中道的實相,就一定要懂緣起性空的概念。我們為什麼不能開悟?因為我們始終都認為有一個真實之物存在,包括科學家也在找。當今的科學家找到最後,其中有一些人不得不相信有神,甚至認為這是最終的答案。有一些科學家之前不信教,但到最後,他們認為有神,小至一個電子、分子、原子甚至誇克,大至太陽系、銀河系、宇宙,好像有一個規律,讓他們搞不清楚,於是他們認為背後有一股可稱為神的力量。

  科學家在找有一個東西,我們亦是如此,我們之所以會投胎、轉世,一定是認為有一物。這個概念,在很多人的腦袋中是根深蒂固的,這叫做自序化,自序就是自我,他對現象不瞭解,所以到最後,他不是認為有一個「我」的存在,就是有一個神的存在。就像當今的科學家,智商高於一般人很多,窮極一輩子,都不見得能找到真實的答案。這就是他們的因緣。如果他們有機會接觸佛法,也要看他們的因緣,佛法論述有很多概念,佛法有一派是主張主體論的。

聞後思惟:如何善用幻有?

 

閱讀 182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