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14 九月 2014 05:41

一念之間-成功的人生觀

作者  釋達觀

自序

 人類的一生,名為「歷史」;自己的一生,名為「人生」。以史為鏡,可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明得失!
  您若不知「為何而來」,人生便無意義可言;「為何而做」,生活則無趣可說;「為何而活」,生命就無價值可談。綜觀現代之人,常因不明此裡,而感無奈!由此緣起,故寫此書!
  命名由來,何取「一念之間-成功的人生觀」?天下萬事,取決一念;此念若偏,其後必敗;念念若正,其果必成。前念若迷,即是凡夫,後念若悟,當是聖賢。念念覺醒,成就一生;念念愚癡,自毀前程。因此,餘之拙見,引用師生對話,相互激盪,探討人生,以便釐清觀念;「生」問未必錯,「師」答亦非對,全由讀者,各憑智慧,如實體證!
  人皆想成功,所謂「成大事,立大功。」事不分大小人,人不分男女,則做人當「用心」,做事要「盡心」,一切無「私心」,方能了「此心」。然人生成敗,歸於意念之正邪;因觀念產生行為行為,行為決定一生,這是必然的法則。故餘藉經典智慧,融合當今事理,暢談世人問題,點出眾人迷思!此書所談概括人生三大部分:
  一、人生意義-人走過一生,到底有何意義?
    故卷一談「了解人生的真實義」。
  二、生活目的-人為什麼活,來此有何目的?
    故卷二話「體悟生活的新意境」。
  三、生命本質-人如何知己,自己又是什麼?
    故卷三言「走入生命的桃花園」。
  三卷共六十個觀念,取一甲子,圓滿之義;就是「自己快樂,別人高興,一切自在。」
  子曰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」只有學習,而不透過思考,此學問無法內化,成為自己的:故一般人只知表面之字義,而不能深知句中的含意。所以,古人告誡我們:「記問之學,不足以為師。」是此理!何況,是切身問題呢?故於每個觀念之後,規劃「自我省思」的單元,以供諸位「三省吾身」。
  閱讀此書的方法:可先瀏覽一遍,然後精讀其義,再細細作答!人之志向有別,其答案就有異。故莫往外求解,只宜向內自問?功夫純熟,其義自得!
  今成此書:感念三寶加被,大眾成全,並承蒙參與與編輯、設計、校對之學員,不辭辛勞,義務協助,在此深致謝意。餘識膚淺,尚未入道,望祈學人,諸方大德,不吝指正!

二000庚辰年平安之夜

   達觀謹序於禪心學苑

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

一念之間-成功的人生觀 目錄

作者/釋達觀

 卷一 了解人生的真實義

觀念01成功的開始-人生意義
觀念02成功的人生-取決於您
觀念03成功的定義-活出快樂
觀念04成功的綱要-清楚之人
觀念05成功的做人-老實面對
觀念06成功的特質-健全人格
觀念07成功的風範-待人接物
觀念08成功的機會-皆是貴人
觀念09成功的人際-觀人知人
觀念10成功的言談-說話技巧
觀念11成功的處事-輕重緩急
觀念12成功的力量-出於信心
觀念13成功的事業-樂在工作
觀念14成功的行動-想太多了
觀念15成功的方法-一門深入
觀念16成功的法則-按部就班
觀念17成功的過程-堅持到底
觀念18成功的啟示-永不放棄
觀念19成功的條件-非凡成就
觀念20成功的目的-達成理想

卷二 體悟生活的新意境

觀念21成功的生存-活著真好
觀念22成功的決心-操之在我
觀念23成功的見解-內心投射
觀念24成功的關鍵-心靈改革
觀念25成功的探討-一念之間
觀念26成功的觀念-不取不捨
觀念27成功的抉擇-能捨能得
觀念28成功的觀點-學會放下
觀念29成功的領悟-無有得失
觀念30成功的表現-誰勝誰負
觀念31成功的行為-民胞物與
觀念32成功的習慣-破除一切
觀念33成功的態度-用心生活
觀念34成功的理財-妙用金錢
觀念35成功的賺錢-錢為何物
觀念36成功的追求-滿足內心
觀念37成功的愛情-銘記在心
觀念38成功的婚姻-牽手走過
觀念39成功的教育-親子關係
觀念40成功的學習-進修之道

卷三 走入生命的桃花源

觀念41成功的認知-生命本質
觀念42成功的障礙-源自心靈
觀念43成功的察覺-無來無去
觀念44成功的管理-控制情緒
觀念45成功的充實-不再空虛
觀念46成功的價值-自己創造
觀念47成功的推手-心懷感恩
觀念48成功的沉思-三省吾身
觀念49成功的修身-格物致知
觀念50成功的修行-洗滌自心
觀念51成功的修道-清心寡欲
觀念52成功的觀照-了解自己
觀念53成功的智慧-看清真相
觀念54成功的心境-活在當下
觀念55成功的發現-明白真理
觀念56成功的身心-自然現象
觀念57成功的解脫-離苦得樂
觀念58成功的本源-清淨自性
觀念59成功的突破-妄想執著
觀念60成功的覺者-明心見性

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

《卷一 了解人生的真實義》

觀念01  成功的開始-人生意義

        人生最簡單的解釋就是-「人的一生」;其意義為,盡己之力,做好自己。所以,人生在好不在長。人生有沒有意義,要問自己?有人覺得有,故積極努力去追尋;有人覺得無,就消極懈怠的度日。

甲生:人生有無意義? 
    師:您覺得呢?
甲生:有意義! 
    師:(微笑)
乙生:人生真有意義嗎?
    師:您覺得呢?
乙生:無意義!
    師:(微笑)
兩生:人生到底如何呢?
   師:您們覺得有意義,又能怎樣?您們覺得無意義,又能如何?
           人生苦短,稍縱即逝,不要在無謂的概念上打轉。只問自己是否
           盡心盡力、當下的內心自在與否?這才是真實的人生!
一、多數的人-因不了解人生,故感到「無奈」!所以常說「人在江湖,身不由
        己;人在屋簷下,不得不低頭。」總而言之,就是對人生感到失望。因此一生消極,而不振作!
二、許多的人-因不知道人生,故認為「注定」!有人覺得,操之在己;有人以
        為,命中註定。看似矛盾,卻又如此,「口說在己,心認注定。」此生
        隨波逐流,而不自知,掉入「宿命」的陷阱!
三、又有的人-因不明白人生,故選擇「自殺」!常把「一部份」看成是人生的
        「全部」,掉入死胡同里,或鑽牛角尖,而結束一生!如男人常把「事業」當成人生的一切;女人常將「愛情」看做人生的所有。當全部已經破滅了,那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,萬念俱灰,走上了絕路!孰不知,不論是事業、愛情等,它只是人生的一部份,而非全部;該項不如意,您還可以發揮其他的,因為人生是由許多部分所串聯起來,而不要迷失在其中之一。
        「人要清楚人生,才有意義!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要知道生活,才會快樂!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要明白生命,才能自在!」

自我省思 
1、人生有何意義及目的?
2、人生為何在好不在長?
3、畫出自己人生的流程?

觀念02  成功的人生-取決於您

     「簡單」的人,過著簡單的生活;「複雜」的人,過著複雜的生活。您說:人生是簡單、還是複雜?

生:老師!您說呢?
師:您要喝熱開水,還是冷開水?
生:冷開水!
師:這就對了!人生非簡單、非複雜;是「取決於您」,要簡單就簡單,要 復雜就複雜,並非人生是如何?
生:我知道了!人生非黑白、非彩色;是自己決定它,而非它決定我!
師:就是這樣!
越「複雜」的人,越痛苦!
越「會想」的人,越障礙!
越「不敢」的人,越失敗!
生:這樣不是很容易嗎?
師:此簡單不簡單,此容易不容易。
「簡單」指的是-以繁化簡、以難化易。
「單純」指的是-制心一處,專心一事。
「勇敢」指的是-心無罣礙,事事無礙。

自我省思 
1、何謂簡單?
2、何謂容易?
3、何謂單純?

觀念03  成功的定義-活出快樂

 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皆不同,其理想也不一致,但內心是否「快樂」,自己最清楚!

生:成功的定義為何?
師:所謂成功就是-內心真正的「快樂、自在」!譬如,您我的理想不一樣。
一、您想當一位企業家-經過一番努力,終於如願以償。您覺得成功,別人不見得認為您成功?「您的快樂」才是成功!
二、我想做一位教育家-克服一切困難,最後順利達成。我覺得成功,他人不見得認為我成功?「我的快樂」才是成功。所謂:「成非成,敗非敗。」
        每個人對成敗的觀點皆有所不同!所以,不要活在別人所認知的成功框框。
  因為,那是沒有意義,且痛苦呀!
生:那應該怎麼做呢?
師:活出自我,做生命的主人!您並非為別人之價值觀而活,而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知道自己要什麼,當如何去做,這才是重點!「做您想做的事,
  成為想成的人。」
生:此句是什麼含意?
師:人勉強去做,其不願意之事,就會很痛苦;而且也會做不好,因為,他不想做,也沒有興趣做。這樣下去,只會毀滅自己的前途,傷到別人的好意!
生:那該如何?
師:「您想什麼,就變什麼!」人們可朝向三方面來進行,只要是正當的前提之下。
一、做自己喜歡的-人唯有歡喜做,才肯甘願受,不要被名利、權勢的假象所
  騙,如果,您因此而去做,不但不會成功,且內心常自我掙扎,只會徒增
  自己虛偽與不實而已!
二、做自己擅長的-擅長的事,容易成功,也得心應手;生疏的事,不易完成,
  且困難重重,不要自討苦吃!只要一項比人強,您就會成功。
三、做自己把握的-人生難免有風險,但做有把握的事,可以讓風險減到最低,
  立於不敗之地,方可穩定當中求發展,於發展中得成長!

自我省思 
1、您快樂嗎?
2、為何不樂?
3、如何快樂?

觀念04  成功的綱要-清楚之人

  清楚之人-不做「無益」的事、不談「無聊」的話、不想「無實」
的夢、不成「無用」的人!

生:那些是無益的事?
師:一件事不堅持,一本書看不完,一顆心不穩定,一輩子沒出息。
生:那些是無聊的話?
師:天天說是非,日日論長短,時時在抱怨,處處皆不滿。
生:那些是無實的夢?
師:只想而不做,只言而不行,只夢而不敢,只要而不求。
生:那些是無用的人?
師:「活著等死,不能把握時間的人!依賴別人,不能獨立自主的人!只為自己,不能利益大眾的人!浪費生命,不能體悟人生的人!」
  清楚的人,自己知道要做什麼?如何做?何時做?不是做給別人看,或是要他人的肯定,而是做而無做,行而無行,一切自在,一切圓滿!

自我省思 
1、您常做哪些無意義的事情?
2、您常說哪些無意義的言談?
3、您常起哪些無意義的想法?

觀念05  成功的做人-老實面對

        人難做、做人難、難做人。做人要學簡單,其不二法門就是「老實」
二字!

生:做人為何難?
師:人是相當敏感的動物,其心情是變化多端,難以捉摸,不易理解,所以要
  先了解心的本質,才能知己知彼,知天下人。
生:那應怎麼做?
師:先知「心情」二字。
  「心」是真心-真心待人,做人就簡單;老實做人,樣樣就輕鬆,利人也利己。
  「情」是情緒-情緒對人,做人就困難,如不老實,事事變複雜,害人也害己。
生:怎樣才算老實?
師:不自欺、不欺人是「老實」;自欺又欺人是「不老實」。
  一、不自欺的人-不知說不知,不會說不會,不能說不能。所以,坦然面
    對自己,知道不足,虛心求教,因而成功。
  二、會欺人的人-不知卻說知,不會卻說會,不能卻說能。所以,不敢面
    對自己和別人,不知謙虛,不求上進,因而失敗。

自我省思 
1、您平常是怎樣做人?
2、什麼情況您會老實?
3、什麼情況不會老實?

觀念06  成功的特質-健全人格

     「健全人格」特質,是邁向成功之路的基本核心,如果沒有具備這些,
則一切理想亦是枉然。

生:何謂是健全的人格?
師:健是指「正確的觀念」,全是指「宏觀的見解」,簡而言之-健康的身體、
  積極的心理,寧靜的心靈,擁有身、心、靈這三項特質,便是健全的人格。
生:其特質有那幾項?
師:所謂健全的人格,就是「成功」的人格。有下列八項特點:
一、踏實-「對己老實,對人實在。」老實面對自己的人,知道其優缺點和哪
  裡不足,更不會自欺欺人,為人穩健,踏實,一步一腳印的往前;對待他
  人,誠懇、真實,不虛偽、不造作,別人可以感受到其誠意及樸實!
二、誠信-「對己信心,對人信用。」一切力量來自於對自己的信心,若無此
  心,則不能成就天下大事;與人互動,當以信用為重,若常輕言寡諾,彼
  此就不能建立互信,有損自己未來的發展!
三、紀律-「斷一切惡,行一切善。」紀律是一種自我約束的行為,沒有此認
  知,就難造就自己,也容易生活散漫、意念不正、行為不當,正如脫疆的
  野馬,肆無忌憚,放任的結果,只導向失敗的命運!
四、毅力-「不會放棄,直到完成。」毅力為堅持而有定力、恆心、耐力,是
  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,只要不堅持下去,任何事皆會半途而廢,宣布放
  棄就等於失敗。故不可輕言放棄,而自毀前程!
五、積極-「不去妄想,只在行動。」立刻去做,便是積 極最佳的代言。一般
  人浪費許多在不必要的想法上,而不敢去做,不肯去做,這些都是消極的
  概念所促成,而讓自己更糟糕!
六、使命-「善盡責任,達成使命。」人生之所以有意義,在於自己去完成其
  使命。「責任」指的是對自己及家人應負責的一切;「使命」指的是對全
  人類及宇宙萬物的照顧。每人的能力不同,所能幫助的對像也就不一樣,
  但是,人人皆要有使命感,生命中才會有光和熱!
七、愛心-「拔除痛苦,給予快樂。」有愛的人生,才有美好的世界;有愛的
  關懷,才有溫暖的地方。愛是人類共同的語言,無須透過任何表達的方式,
  只要您肯真心付出無私的大愛,便是天上的使者,人間的菩薩!
八、寧靜-「情緒穩定,態度安祥。」湖水寧靜,照見山色;人心寧靜,智慧
  自現。幸福的人,心中常保有一份寧靜,因為,內心無事,一切皆不足以
  憂、亦不足以喜,平平安安!
  要有所成就,當培養這些人格特質。

自我省思 
1、請寫出您的人格特質?
2、哪些是好?哪些是壞?
3、您又將如何改變它呢?

觀念07  成功的風範-待人接物

          越成熟的稻穗,頭低得越低;越深的大海,其聲音越寧靜。

生:成功者的樣子如何?
師:讓您一望,便知成功,此人非成功;看似平庸,不為人知,此人真成功。
  所謂:「真人不露相,露相非真人。」
生:此話何義?
師:「真成功」之人不炫耀自己的豐功偉業,亦無須別人的喝彩與掌聲,正如
  孔子所言: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。」「假成功」之人,時時誇耀
  自己的輝煌紀錄,深怕世人不知他的偉大,亦活在別人的肯定中,亦如夫
  子所言:「古之學者為己,今之學者為人。」
生:成功者的風範又是如何?
師:其特質有-
一、謙虛有禮-「謙虛」之人,必有所得;「有禮」之人,必有所敬。
二、深藏不露-「深藏」者智,靜觀其變;「不露」保身,以免招嫉。
三、謹言慎行-言多必失,故須「謹言」;躁動必敗,故須「慎行」。
四、心平氣和-「心平」能定,不易犯錯;「氣和」能順,不易傷人。
五、神態自然-「神態」悠閒,忙中有靜;「自然」處之,隨緣自在。
六、不伎不求-「不伎」其事,故成大事;「不求」其人,故成大人。

  凡成就之人,必歸於樸實,返回其簪u,幫助天下之人,勝於己。

自我省思 
1、您有何氣質?
2、您常炫耀嗎?
3、您常爭辯嗎?

觀念08  成功的機會-皆是貴人

        人人都是貴人,只是我們不知道;而非有權、有勢、有名及地位的人。

生:何謂貴人?
師:能幫助您的人,就是「貴人」。
生:可否用《易經》幫我卜卦,看看我的貴人在何方?
師:您學了這麼久,為何還這樣問?就像有許多人,到廟裡去求神問卜,問 貴人
  在哪裡一樣!其實貴人不是在哪一方,而是「所有的人」,都是我們的貴
  人。此話怎麼講呢?如果自己平常「廣結善緣」,那麼,貴人就在您身邊;
  相反的,假設做人「自私自利」,縱使貴人出現在您面前,他也不幫您。您
  了解嗎?
生:我了解了!
師:可否輕視一般人?
生:看人而論。
師:您還未懂!不可以因對方有所成就而「看重」;亦不可因對方一事無成而看
  輕」。正如-劉邦未做皇帝之前,只是一介平民。誰知?假以時日,當上了
  王位。近代的歷史也有一樣的例子-「階下囚,可以變總統;當總統,轉為
  階下囚。」南非總統曼德拉,由階下囚出來,變為令人愛戴的總統;韓國總
  統盧泰愚,下台成為階下囚,令人有莫大的感慨啊!

  所以不要看輕任何一個人!如果您輕視的人越多,代表您的貴人就越少;故
應尊敬一切人,人人皆是我貴人。


自我省思 
1、您人生的貴人是誰?
2、他為何要幫助您呢?
3、您是別人的貴人嗎?

觀念09  成功的人際-觀人知人

  「廣結善緣」是建立人際關係最快的方式,其先決的條件就是要
能觀人知人,才能產生共鳴。

生:如何觀人?
師:善於觀察他人者,名為「觀人」。不一定要懂「面相學」,才會看人。
   觀人如下-
  一、觀眼神-知其正邪。
  二、觀氣色-知其精神。
  三、觀言談-知其心思。
  四、觀儀態-知其性情。
  五、觀做人-知其德行。
  六、觀處事-知其能力。
生:又如何知人?
師:欲得天下,先得「人心」;欲知人心,先知「自己」。想要透徹了解他
  人,一定要先明白自己,再用心去關心別人。
  知人如下-
  一、知此人心理-對像不同,其心態就不同。不是他們不好相處,而是
    您「認識不清」。故當學習,看到此人,便能知其心理;好好察覺自
    己的心理,便能將心比心。
  二、知此人個性-俗語說:「知性好相處」,您知道人性就好,不要問些
    自討沒趣的話題,帶給自己挫折感。靜觀對方是「剛」或「柔」、是
    「急」或「緩」、是「隱」或「顯」,方能隨性交談。
  三、知此人程度-所謂「話不投機半句多」,對方什麼程度,您就表現比
    他高一點的程度,來與他交談。彼此互動之後,讓人覺得「與君一席
    話,勝讀十年書。」更有良師益友之感。
  四、知此人需求-每個人的需求皆不ㄧ樣,有時是「物質」、有時是「生
    理」、亦有時是「心理」,因時空的差異而有所區別。故我們應主動
    去了解別人的需求,才能適時協助對方。
  五、知此人好惡-人都有他喜歡的興趣和討厭的事情。與人相處,當隨順
    對方,而非對方配合我們;以他人為「主」,自己為「輔」。若能這
    樣,您的人緣一定會很好。
  六、知此人苦疾-人皆有其痛苦和煩惱,若您能解決其心事,定會成為畢
    生的「知己」或是「恩人」。對方若有事,應要慢慢引導他自己說出
    來或是讓他來請問您;不要單刀直入,以免傷其自尊心,造成適得其
    反的結果。
  七、知此人善惡-所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」則當學習「聖人」、拜
    訪「賢人」、接近「好人」、幫助「常人」、遠離「小人」,這才是
    一位智者。

  人際關係是一個很複雜的項目,故應知己知彼,方能人際圓滿。

自我省思 
1、您都怎樣觀人?
2、您知人有幾分?
3、您了解自己嗎?

觀念10  成功的言談-說話技巧

       不論是表達、溝通、說服、推銷、演講、傳道或是教育,皆需要有良
好的說話技巧。

生:說話包括那些範圍?
師:三大部分-其順序如下:「問話」、「聽話」、「答話」,這些連貫起來
  才是會說話。
生:為何要這樣排列?
師:與人溝通,應當禮敬,所以先要「請問」對方;當別人在闡述時,要細心
  「傾聽」話中的含意;最後再「表達」自己之意見。除了 特殊情況之外,
  其餘全都如此。
生:可否詳說其技巧?
師:一、如何問話-首先問話要「問出重點」。好像記者在採訪新聞一樣!但
    其方式不要太刻意,則有緊迫釘人的感覺,反而不好。其方式有兩種
     1、開放式-沒有標準答案,對方可盡情表達自己的看法。例如,「
     可否談談,您對人生的看法。」剛開始交談,宜用此方式。
     2、封閉式-就像「是」「非」題一樣,二擇一法,不是「答是」,就
              是「答非」。例如,「您第一胎生男還是女。」最後決定時,宜用
     此技巧。
  二、如何傾聽-要知道對方「想表達什麼」。例如「我真的很難過」!其
          話中的意思,有許多概念。是想要人家「關心」呢?還是要別人「幫
          忙」呢?假設您不太明白其意思,當要再確認清楚,以免雞同鴨講。
          傾聽其實是不容易的,但一般人都忽略它,我們要多練習,免得常會
          錯意。
  三、如何表達-不是您想說什麼,而是「別人想听什麼」。所謂會講話的
          定義:不是滔滔不絕,亦非善於辯論、更非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,
    而是「講話得體」的人。

  所以,一位擅於說話之人,其「態度真誠,講話中肯,言之有物,令人
深省。」

自我省思
1、如何問?
2、如何聽?
3、如何說?

觀念11  成功的處事-輕重緩急

        有事煩、多事煩、都是煩。不會處理事情的人,其心情時時在煩。
做事盡量容易,其方法就是-「輕重緩急」。

生:輕重緩急如何分辨?
師:能懂此四字,事事皆容易。
一、輕為-「做完一件事」。別人說什麼,就做什麼,等一下掃地,待會去買
  東西,看似做好交辦之事,卻無成效可言!
二、重為-「做對一件事」。大家到底要什麼?我又要什麼?思考好自己的人
  生方向再去做,不要只為生活而工作,而要為理想來奮鬥!
三、緩為-「有餘力再做。」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,窮極一生也無法完成,故
  夫子告誡:「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便是此意。
四、急為-「馬上就去做」。生命無常,人生變化,規劃好的計劃,應立刻去
  進行;要把每天都當作最後一天,故宜積極去完成。
生:做事的效率怎麼區分?
師:「做對之事」,有效率;「做好之事」,有完成;「雖在做事」,有交差;
  「把事做錯」,有麻煩;「有事不做」,最糟糕!
生:做事的層次怎麼分別?
師:「投資者」,無事做;「經營者」,想事做;「領導者」,有事做;「主
  管者」,找事做;「幹部者」,接事做;「基層者」 ,照事做。

自我省思 
1、您的人生何輕?何重?
2、您的人生何緩?何急?
3、您做事效率如何提高?

觀念12  成功的力量-出於信心

  成功主要的因素,是來自於「信心」!若無此心,則一切皆不能成就。

生:信心的根源,是出自何處?
師:信心是來自於「了解」,並非口號!不明事理之人,只是匹夫之勇,逞強
  好鬥之徒。
生:信心是否對自己而言?
師:信心從自己開始,進而擴展於外。
一、對自己有信心-人若無信心,萬事不能成,故當對自己要「期許」!
二、對公司有信心-有國才有家,有巢才有卵,故當對它要「信任」!
三、對產品有信心-公司其發展,有待好產品,故當對它要「了解」!
四、對同事有信心-同在一條船,大家當共濟,故當對人要「互助」!
五、對客戶有信心-真心待客戶,陌生變知己,故當對人要「真誠」!
六、對家人有信心-家人若同心,其利可斷金,故當對家要「盡心」!

  人生最大的保障是「自己」,而非他人;自己的「實力」才是真信心。

自我省思 
1、如何建立信心?
2、其理由是什麼?
3、您有何種實力?

觀念13  成功的事業-樂在工作

  懂得人生之人,工作本質就是一種「享受」和「成就」;不知其義之
人,工作本身便是一種「壓力」與「負擔」!

生:樂在工作是事實還是口號?
師:不能體會工作的本質,其所做的一切,皆是無可奈何!所以,大部分的人,
  工作是為了三餐,為了生活,因此,都活得很苦!
生:難道沒有辦法改變嗎?
師:只要您能認清工作的「本質」和「意義」,就可樂在工作!
  一、福利制度-最大的保障,是自己的「實力」,而非公司。許多人去應
    徵,一定會問這個事情,看看這家公司是否有保障。人們常犯此錯覺,
    所謂:「靠山山倒、靠人人跑、靠佛不保、靠己最好。」
  二、待遇多少-做多少,得多少,而非公司要給您多寡。工作如果為錢而
    做,那麼此項工作,心必苦,身必累,而且也待不長久!因為,您是
    出於無奈!
  三、職位高低-位高較尊,位低為卑,皆是「自尊心」在作祟。所謂:
    「在其位,謀其政。」職位雖有上下之分,但卻無尊卑之別!只要扮
    好其角色,才是重點!
  四、職業類別-職業不分貴賤,只要是正當的,就能行行出狀元。勿分
    「藍領」或「白領」,勿分「內勤」或「外務」,只要專心一致,全
    力以赴,必有所成就!
  五、工作性質-會產生職業倦怠之心態,就是以為工作性質,皆「一成不
    變」,故做久了,便起厭倦,而想改變工作或環境。如您能用心體悟:
    每天的工作表面看起來一樣,其實是時時在變,天天不同。因為下一
    秒鐘,所有的人事時地物都在轉變!
  六、工作志向-志向來自於「興趣」,興趣來自於「培養」。工作之所以
    能夠長久,全在於興趣的濃厚﹔沒有興趣的工作,既痛苦、也單調,
    更不會做一輩子!
  七、工作環境-不是環境的問題,而是個人「感受」的問題。是日班好呢?
    還是夜班?是固定班好呢?還是輪流?一切習慣就好!
  八、工作時間-討厭的事,再短也長﹔喜歡的事,再長也短。上班常感覺
    很累,此累並非身累,也非時間長而累,而是自己的「心累」,造成
    身心的疲勞!
  九、同事關係-人際關係,本來就很複雜,不要想去改變別人,而要「改
    變自己」。這世上有兩種人:「明理」和「不明理」。明理的人,故
    只有明理的人,能夠包容不明理的人﹔不要期待不明理的人,來包容
    明理之人!
  十、自己能力-能力可以「學習」,學習當要「正確」。知道自己要什麼,
    就去學什麼﹔不足什麼,就去充實什麼。並非期待公司的加薪和升遷,
    而是您有多少能耐,自然就會獲得相同的條件!
  十一、工作前途-不是「工作」有沒有前途,而是「自己」有無前途?有
     前途的公司,是會淘汰沒有前途的人﹔沒有希望的公司,會因有前
     途的人而有希望!
  十二、跳槽心態-不忠於公司的人,很容易「跳槽」﹔不忠於自己的人,
     很容易「失信」。跳槽的心態,本質就是一種不佳的習慣,短時間,
     看似比較好,但長時間,損失的卻是自己。正所謂:「滾石不生苔」
  十三、轉換行業-不是該行業不適合您,而是您沒有「用心」做好它。人
     只要遇到挫折,就會找許多的理由和藉口,來告訴自己:「我不適
     合」!接著轉換其他行業,再度遇到同樣的問題,直到自己覺察為
     止。所以,想要改換行業的人,不如改變自己的「心態」才是!
  十四、想要創業-如果是為了要「利益大眾」,那
     是值得鼓勵;如果是為了不想再賺錢給老闆,那是應該唾棄。人性
     的自私自利,只會將人變得很勢利、很無知、也很膚淺,最後把自
     己逼到牆角,使我們掉入痛苦的深淵!

自我省思 
1、您工作順利嗎?
2、常遇到何瓶頸?
3、如何調整心態?

觀念14  成功的行動-多想無益

  想可以創造夢,亦可毀掉所有的前程!只活在想中的人,實為可憐;
唯有「行動」,才能美夢成真。

師:請看這句話:「《易經》是代表中國人一切智慧的結晶」您覺得哪幾個字,
  可以刪除?
生:舉世皆知,《易經》是「中國人」的著作!因此我認為,這三個字可以去
  除!
師:還有呢?
生:既然中國人已刪除,那麼「是代表」這三個字就要去除!
師:再看看?
生:《易經》是描寫天地之道,已包含「一切」,故此二字也該去除!
師:再想想?
生:《易經》本來就是「智慧的結晶」,所以這五個字,應當要去除!
師:最後呢?
生:「易經」本自然,自然是離開一切文字的,因此我認為,根本就無須文字!
師:您的名字叫做OOO,我也叫OOO,一切我們都稱呼它OOO。您覺得好不好呢?
生:………
師:所有的人,都想太多了!故一事無成啊!

自我省思
1、您在想些什麼?
2、您在害怕什麼?
3、您在等待什麼?
 

觀念15  成功的方法-一門深入

   要完成任何一件事,必定有其要訣。方法勿須太多,只要「一門深入」!

生:什麼是成功的方法?
師:愚昧之人,「不懂」方法;聰明之人,「太多」方法。兩者都是錯誤的示
  範;不懂方法,就不會「變通」;太多方法,就不會「精通」。
生:那怎樣才是好方法?
師:所有成就者,他們都不離開一個原則-一門深入。這才是好方法!
生:這理論是……
師:您勿須懷疑?譬如…
一、全壘打王-王貞治,每天要練習揮棒數小時,縱然他成名之後,依舊如此,
  成為運動家的典範。
二、大書法家-王羲之,自小就練習書法從不間斷,其作品不論當時或是後來,
  皆為人所讚歎及臨摹的對象。
  這些例子很多,您當細細去體會,成功者皆有其相同之處。
您現在從事何行業?
生:保險業。
師:您有沒有一門深入呢?
生:做了八年,應該是有才對。
師:真的嗎?不要以為做了很久,就叫做一門深入。現在,我問一個您最熟悉
  的項目-「保單」。您會不會講保單呢?
生:開玩笑,當然會?
師:是這樣嗎?請您真心回答我兩個問題…
  一、可否向七十歲的老人,講解保單,而對方能輕易聽懂?
生:沒辦法!
師:二、可否向十歲的小朋友,講解保單,而對方能輕易明白?
生:沒辦法!
師:您不是做了八年嗎?為何連最基本的保單都講不清楚,且不知變化!那麼
  其他就不用說了。我常遇到很多行銷人員來介紹產品,但我幾乎都沒有購
  買,您知道原因嗎?
生:不知道?
師:因為,我「聽不懂」他們在講什麼,所以就不會購買。大部分的人,都犯
  一個毛病,以自己所了解的概念在跟對方闡述;以致於自己說的很「清楚」
  ,而他人聽的很「模糊」。到最 後不檢討自己,反怪客戶沒有水準,真是
  可嘆!
生:我真慚愧!願從此時開始改變,但不知如何做?
師: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。」重複去讀一本書,做一件事,直到您完全了解,
  應用無礙為止!以您的工作
        為例:
   一、您的「專業知識」是否深入?
   二、您的「表達溝通」是否圓滿?
   三、您的「行銷技巧」是否純熟?
   四、您的「服務態度」是否真誠?
   五、您的「人生處世」是否正確?

  這些都會了,您的專業才能一門深入;如果還未達到標準,就應不斷「學
習」,而後「練習」,一再「溫習」,直到它變成您的「全部」!

自我省思 
1、您要對什麼一門深入?
2、它對您有什麼樣益處?
3、您又當如何去進行呢?

觀念16  成功的法則-按部就班

  贏家知道下一步要「做什麼」、「如何做」、「馬上做」;輸家不
知自己,也不知接下來要做什麼?

生:成功有法則嗎?
師:天下之事,皆有其法則。如火車依「軌道」而駛,飛機依「航道」而飛,
  成功亦有其「法則」可尋。
生:其法則是什麼?
師:可分下列五項來說明-
一、思想要正確-如同舟在大海,不知方向,須依指南針來引導。起點若對,
  終點必對;開始若錯,結果必錯。這是「因果定律」!
二、理想要可成-合理的想法,叫做「理想」;不合理的想法,名為「妄想」
  。故理想要可完成,不可天馬行空、好高騖遠。人若沒有理想,就沒有目
  的,人生就茫然了無生趣。             
三、計畫要可行-計畫是為了達成理想,而非造成自己的束縛。自己能輕鬆完
  成的計畫,便是「好計畫」;勉強自己或是達不到的規劃,只是形式的安
  排,這便是「壞計畫」。
四、目標要明確-目標如同「階梯」,理想如同「目的」;目標是過程,理想
  是終點。爬山只要「一步一步」的走,就會到;成功只要「按部就班」的
  做,就會成功。
五、方法要簡單-智者做事「很簡單」,愚者做事「很困難」。一件事若能重
  複的練習,直到完全純熟為止,便能成就一套又簡單,又有效率的方法。 

自我省思
1、請仔細寫出您的計劃?
2、「達成性」實有幾成?
3、此計畫何時可以完成?

觀念17  成功的過程-堅持到底

  開車一定會遇到「紅燈」,航海一定會遇到「波浪」,成功一定會遇到「困難」。

生:人人都夢想成功!但實際上,能成功的卻是少數,這是為何?師:因為半途
  而廢,不能「堅持到底」。大部分之人都害怕遇到困難,而被它打敗或是逃
  避。
生:如何面對它?
師:首先認清它-人生的過程,必然會遇到困難,那是「正常」之事。不要恐懼
  它,逃避它,不喜歡它,更不應該掉入「我該怎麼辦」的想法;應當接受它
  、面對它、不排斥它,因為「沒有洶湧的波浪,怎能激起美麗的浪花。」再
  來解決它-天下所有的困難,皆有其「解決之道」。只要您願意,它就會有
  答案!
其步驟如下…
一、問題宜明確-不行模棱兩可,如:我的心很苦;應知苦什麼,正如因「失
  業」而痛苦。
二、找出其原因-不可放任不管,如:哀聲嘆氣,遭受折磨;應對症下藥,才是
  上策。
三、立即消除它-「拖延」只會讓問題更糟糕,不能消極的不管它;應斷然去解
  決它。
四、想出其方法-問題似「病」,方法如「藥」,藥到方能病除;有病當看「醫
  生」,有苦當用「方法」。
  最後要有耐心-如果您已面對此困難,且積極的處理,接下來就是「時間」
  的早晚問題。正如車子遇到紅燈!
生:這是什麼意思?
師:您從家裡開車到此上課,要經過幾個紅綠燈?
生:大約二十幾個吧!
師:成功的過程,正如您開車至此的道理一樣。每個紅燈,就是一個困難;您應
  耐心等,紅燈將會轉成綠燈。明此道理,便可安穩到達您要的目的!

自我省思 
1、您對何事會堅持?
2、您對何事會放棄?
3、您如何培養恆心?

觀念18  成功的啟示-永不放棄

  「放棄」就是失 敗,「堅持」方能成功。不到終點,成敗未知,蓋棺
方能定論,最後才能分出勝負。

生:不放棄,一定會成功嗎?
師:不一定成功,但放棄一定失敗!人當做有把握的事,對於未來不可知的變化
  ,請不必掛心。
生:人不是要懂得取捨嗎?若堅持不放棄,是否變成固執呢?
師:不放棄的是「理想」;可放棄的是「方法」。人生要知「變」與「不變」,
  理想不宜改變,所謂「人要立志長,不要常立志。」相反的,方法可以改變
  ,所謂「窮則變,變則通」。這樣才能通權達變。
生:成功最快的方法是什麼?
師:兩點最短的距離是「直線」,如能老實走下去,便是快速之道,別無他法!

自我省思 
1、您對何事會放棄?
2、又對何事不放棄?
3、您是否立志長呢?

觀念19  成功的條件-非凡成就

        命是「個性」,運是「心」。用心來改變個性,就是轉變自己的命運。

生:有人很努力,為何至今一事無成,莫非真有「命中註定」之說?
師:請不要這麼說!「命中由我,不由天。」人當知命而非認命,「知命」在明
  白自己的人格特質,進而規劃人生藍圖;並非去問一些不負責任的話,如:
  是否離婚、何時賺錢、運氣好壞等。我們要把問題的發生,當作一種「啟
  示」和「學習」,它給予您什麼樣的「警惕」或是「功課」;而不是只有默
  默承擔,不去了解其中的意義。可分幾點來探討-
一、知己功夫-人如果沒有認清自己,就不能掌握未來。所謂「人盡其才」,不
  仔細分析自身的特長、優點、興趣及能力的話,縱使是鑽石也會變成玻璃。
  唯有認清事實,修正缺失,才不致徒勞無功。
二、全力以赴-「成功的人一定努力,努力的人未必成功。」乍看此話令人喪氣
  ,但認真推敲後面的句子,是要讓我們看清努力的重要,且要檢討不成功的
  因素,如一切都已調整好,當要全力以赴且勿半途而廢,方能如願以償。
三、鎖定目標-射箭的時候,若找不到靶心,一定會讓人不知所措;盲目的付出
  ,不只是浪費生命,且會自我打擊。凡事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,才會有前
  進的方向。
四、遠大理想-「人生有夢,築夢踏實。」現在所做的每件事,是否是您的最愛?和未來之理想是否有密切關係?人若能做他想做的事,定會有非凡的成就和無限的快樂。

  不能改變過去,卻可以決定未來;只要您願意去除以前負面的想法,從現在起用正面的思想來轉換,成功和幸福隨時就到來。

自我省思 
1、您對命運有何見解看法?
2、您的人生有全力以赴嗎?
3、好命和歹命要怎麼區分?

觀念20  成功的目的-達成理想

  人活著,就是為了「達成理想」!如果一個人沒有理想,活著就毫無意義可言。
生:我不知道自己的理想?
師:靜下心來,讓自己沉澱,不要整天「盲」與「忙」,而耽誤到您的一生。孔子十五歲,就立志於
        學,方能有今日的成就,而成「至聖先師」;佛陀二十九歲,決意體悟真理,方能受後世的尊敬
        ,人稱「釋迦牟尼」。早一點知道未來的理想,就越快有成就;不然,只是浪費生命,消耗時間
        ,也無樂趣可言。
生:如何找到?
師:應以「什麼家」來定位其方向;以自己的「喜好」來選擇其理想!
一、樂於商業-志為企業家。
二、樂於國事-志為政治家。
三、樂於發明-志為科學家。
四、樂於學術-志為思想家。
五、樂於美術-志為藝術家。
六、樂於樂理-志為音樂家。
七、樂於教學-志為教育家。
八、樂於傳道-志為宗教家。
以此類推,便能在最快的速度,找到自己的理想。

自我省思
1、您有何理想?
2、如何完成它?
3、要有何條件?  

 《卷二  體悟生活的新意境》

觀念21  成功的生存-活著真好

         既然已經成為人,就好好做一個人。因為,人是為「生而生活」,
並非為「生活而生」。

生:生存為何排首位?
師:人首先要「活著」,接著才能實現其理想。如不能生存,一切皆免談。
生:大家為何,常為生活忙碌?
師:那是因為不知道「生存」之義,只一昧在追求身心的感受,並非在享受生活。其實人要生存是很容易的,是我們把它變得太困難!
生:此話怎麼說?
師:我用三句話來比喻:
        第一句-有「飯吃」就好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句-有「吃飽」就好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句-有「好吃」就好。
  這三句最容易得到的是,「有飯吃就好」,因此人們便可以生存下去。後二句,其困難度是越來越高,人為滿足必須付出相同的代價,而往往付出的過程,絕大部份是痛苦、忙碌,到頭來會感嘆:「為誰辛苦為誰忙?空來人間走一回!」
生:接下來是什麼?
師:其次要「自由」,人若不自由,那就生不如死。法國大革命時,流行一句話:「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。」就像有人,犯錯入獄,最大的懲罰,便是「失去自由」。
生:這樣就好了嗎?
師:最後要「幸福」,人要時時過的很快樂,因為每日皆有可能是「最後一天」。您要懂得「享受」生活,不要被生活所「折磨」!這才是幸福之人。「生存-是養活身體,自由-是身心快樂,幸福-是心安理得。」

自我省思
1、您為何這麼忙呢?
2、多少錢就可生存?
3、您的幸福在哪裡?

觀念22  成功的決心-操之在我

  別人大都認為「心靈改革」是口號,對於推廣的人,永遠堅信,它是可以落實的!

生:社會的亂象,真的能改革嗎?
師:先不要談別人,您自己可以改革嗎?
生:很難!
師:人都談別人、論社會,從來都不看看自己。由於自心亂,所以社會才跟著亂。
生:就是因為這樣,所以大家才會懷疑,有效嗎?
師:縱使是世上最壞的人,總有一天,他也會改變,只是覺悟的早晚,所謂:
  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」
  譬如-播灑種子的人。走到那裡,就將種子灑到那裡。有的灑在泥土裡、有的灑在柏油路、還有掉入水溝。但不管如何,一定會有種子開花結果。差別在多寡的問題和時間的先後!
   播灑的人,就是「老師」;種子,就是「學生」。教育是百年大事,而非一蹴及成,故要有長遠的眼光,不可短視近利,而輕言放棄!因為,人總是會變的。
生:假設有的人還是不能改變呢?
師:您怎麼知道!是他人沒有變?還是您自己的成見作祟?或許真正沒有改的是我們。所以不要在這裡打轉,當您決定做一件事情,完全來自於您的「出發心」,是否有信心和決心,且勿一直考慮其成敗的問題。這樣您才能,「放心」、「盡心」、「開心」的去做,永遠無怨無悔啊!

自我省思
1、什麼操之在您?
2、憑什麼這麼說?
3、您想推廣什麼?

觀念23  成功的見解-內心投射

   外在的世界,是內心的「投射」;您怎麼看,世界就變怎樣。

生:人生的道路真是坎坷啊!
師:並非人生坎坷,而是您心中「不平」;其內心不平,故有許多抱怨、不滿!因而與人相處,「不易和諧」,造成人際關係的疏離;對事處理,「不願承擔」,致使工作效率偏低。如此,一切皆不如意,而感到人生坎坷!
生:世界本來就不公平嘛!
師:五根手指,長短不一,「但皆是手」;出生貧富,貴賤不同,「仍須努力」!不要怨天尤人,只怪自己沒出息;不是別人不給我們機會,而是自己還未「準備好」。
生:常聽人說,每個人的命不同!
師:雖是不同,請勿以為是宿命論。每個人的命之所以不同,是因其觀念有別、
  努力有異,所以,其命才有差別,並非天生注定,命該如此!
生:但是一出生就掉落不公平,這是事實呀!
師:表面上是不公平,其實是公平。您貴姓?
生:姓林。
師:您為什麼出生在「林家」,而不出生在「王永慶家」?
生:那是天生注定,我沒有辦法決定!
師:此非注定,而是您自己的選擇!
生:我不明白。
師:您等一下要去那裡?
生:回家啊!
師:那是注定,還是您決定的。
生:我決定的!那我懂了!
師:(微笑)

自我省思
1、您覺得世界什麼最公平?
2、您覺得世間什麼不公平?
3、公不公平,如何去劃分?

觀念24  成功的關鍵-心靈改革

  心靈就是「自我」,改革就是「改變」。心靈改革,就是自我改變。

生:什麼是自我改變 ?
師:修正錯誤之「觀念」、端正偏差之「行為」、導正不良之「言語」。
        如下列的公式:
        錯誤的觀念→(造成)偏差的行為→(造成)失敗的人生
  這便是,造成每個人失敗的過程,我們應當去瞭解它,而並非逃避它。不是
您不理它,它就不會來找您,因為,痛苦有其逼迫性,其時時刻刻在跟隨您,只
有勇敢面對,才能解決此問題!
生:改變有何好處?
師:人若真的改變即能-離苦得樂,由迷入悟,從愚變智,轉凡為聖。
        「可將不幸的人生,變成『幸福』的一生!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將痛苦的感受,變成『快樂』的感覺!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將錯誤的想法,變成『正確』的觀念!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將失敗的過去,變成『成功』的未來!」
  其轉換的公式如下:
        錯誤的觀念→(造成)偏差的行為→(造成)失敗的人生
        ↓(轉成) ↓(轉成) ↓(轉成)
        正確的觀念→ (造成)正當的行為→(造成)成功的人生
  這便是,改變的目的及好處!
生:自我當如何改變?
師:一個人若是不瞭解自己,又怎能去改變!所以,首先要認識自己,其次再談改變的步驟及方法,其順序不能顛倒。譬如:
       「煮一道菜,如順序錯誤,其味道變差;
         寫一個數,如順序顛倒,其總數便異。」

        所以,為人處世應懂先後順序,輕重緩急,這樣才不會顛倒錯亂,誤人誤己。

自我省思
1、何為心靈改革?
2、怎樣自我改變 ?
3、改變有何益處?

觀念25  成功的探討-一念之間

  錯誤的觀念,產生偏差的行為,造成失敗的人生!「其因有誤,結果必差。」

生:何謂錯誤的觀念?
師:一般人常有錯誤的觀念,故造成其一生不幸和痛苦!並非命運之安排及捉弄
  ,而是自己不正確的觀念所造成!
所謂「錯誤觀念」,可分六大部分來探討:
一、消極的態度-有此觀念之人,這輩子對任何事的看法,皆是消極且悲觀;做所有事常有挫折與無奈,「消極」只會帶給自己失敗的結果!
二、負面的情緒-情緒有「正負」兩面,常有負面情緒的人,其觀念也有偏差。
  所以造成心情不穩定、很容易受到其他人之影響和乾擾,常有自我衝突、矛盾現象,因此,情緒常陷於低潮,以致不能自拔。
三、損人的想法-人因心中有恨、嫉妒、不滿、報復,因而,產生傷害別人之念頭、以牙還牙之想法、到頭來「損人亦損己,害人也害己。」走上玉石俱焚的地步!
四、身心的痛苦-「正確觀念」,會帶給人快樂的身心;「錯誤觀念」,會帶給人痛苦的感受。一切觀念皆以此原則為準!
五、偏差的見解-即是所謂「偏見」,既然是偏,所以不正確,也不圓滿。恰如「以管窺天」、「瞎子摸象」,誤以一小部份為全貌;又如「偏坦一方」、「執著一邊」,既不中庸也不平等;還有「以假為真」 、「以變為常」,真假不分以無常為常在!
六、無止的慾望-不瞭解慾望的本質,將會被其吞沒和焚毀!慾望像「大海」,深不見底,正如人們永無止境的貪念,直到被淹沒才心甘情願;慾望也像「大火」,玩火之人,常引火自焚,直至燒毀無柴可燃,才會死心!

   所以,任何人都可透過此六項檢測,來反省自我觀念,是否正確?

自我省思
1、您的觀念是否正確?
2、又如何分辨對與錯?
3、一念之間有何重要?

觀念26  成功的觀念-不取不捨

   正確的觀念即是-面對一切順境而「不貪戀」;面對一切逆境而
「不逃避」,便達到不取不捨之境。

生:正確的觀念如何界定?
師:內心是平等、清淨、自在、積極、慈悲、利他…,簡單的說:「自己快樂、
  別人高興、一切圓滿。」這些皆由正確的觀念,所帶來的喜悅!
生:不取不捨又為何義?
師:人皆有分別的心態及概念,所以,常有愛與恨、喜歡與討厭。譬如:
一、遇到順境-合我意為「順境」。故起貪愛,心想擁有,想盡辦法來取得!因愛,故貪戀不捨,沉溺其境,但順境終因無常而消失,心便痛苦!
二、遇到逆境-不合我意為「逆境」。故起厭惡,心想遠離,一心想要捨去!因惡,故時時刻刻,想要逃避,雖逆境終會變化,但又會遇到其他不如意,因此,心常痛苦!
生:要如何達到此心境?
師:應以「平等心」面對一切境界。簡言之,將分別之概念轉成「一視同仁」的心來看待。可從六個角度來解析:
一、我-我有苦樂的感受。合我為「樂」、不合為「苦」,何樂何苦,皆為個人認知所產生的,應破除此概念。
二、人-人有善惡的概念。好人為「善」、壞人為「惡」,其實善非善,惡也非惡;好人值得「學習」,壞人引以「借鏡」,所謂「見賢思齊,見不賢內自省」。故兩者皆可為師。
三、事-事有好壞的兩面。順利為「好」、不順為「壞」;好事「不得意」,壞事「不在意」,好比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。」盡力就好!
四、時-時有先後順序。已到為「先」、未到為後」;時機未到「可準備」,時機已到「好發揮」。要先潛龍勿用,方可飛龍在天。
五、地-地有動靜的環境。吵雜為「動」、安寧為「靜」;靜處「養心性」,動處「練功夫」。汝心不動,外境又耐您何?
六、物-物有美醜的形態。欣賞為「美」、厭惡為「醜」;物美「不迷惑」,物醜「不排斥」。如同「情人眼中出西施」見人見智。

  成功者面對一切,接受一切,即不去取一事,亦不貪求一物也。

自我省思
1、什麼是正確的人生觀?
2、您會應用不取不捨嗎?
3、人如何常保持平等心?

觀念27  成功的抉擇-能捨能得

   能捨並非捨去一切有形的物質,而是捨去內心的「執著」與「煩惱」;
能得不是得到所有的榮華富貴,而是獲得自心的「安祥」與「清淨」。

生:能捨一定能得嗎?
師:不一定,您給我壹萬元,我不一定會回報您;相對的,我送您智慧,您未必可以給我智慧!
生:難道這句話,錯了嗎?
師:此話無錯,是人常誤解。從物質的角度來看,能捨未必得;由精神的層面來說,能捨必能得!譬如:遺失一指戒子,未必能得一指戒子,或是其他代替品。此時,失主的內心是懊悔及不捨,著急和不安。若懂,捨得之意,當下即捨去自我折磨之苦,而能獲得內心的清淨。
生:這樣我懂了!
師:笨蛋!
生:老師您怎能罵人!
師:您不是說,懂了嗎?
生:啊!對了!
  我應捨去內心的忿怒,自然就能得到清淨自在,不然就是患得患失!

自我省思
1、您當捨什麼?
2、您常得什麼?
3、何謂捨得呢?

觀念28  成功的觀點-學會放下

  成功的人是學會「放下」,而非擁有!當您想要擁有一切,即是失敗的開始!

生:人因為一無所有,才要努力去追求其夢想,讓自己美夢成真;人要奮鬥,才不會讓別人看不起;人要發揮其潛能,來證明自己的實力!為何?老師會如此說呢?
師:人因為「想求」而苦,若無求-苦從何來!
  人因為「想要」而苦,若無要-苦從何來!
  人因為「想有」而苦,若無有-苦從何來!
  有智慧的人一聽,便知那是積極的人生態度;不瞭解之人一聞,以為這是消極的觀念。所謂,「無為,無所不為;有為,無所能為」!
   請您不要誤解我之意。譬如:
        「學會放下您的『罣礙』,就能事事無礙!
          學會放下您的『執著』,就能通權達變!
          學會放下您的『貪念』,就能知足常樂!
          學會放下您的『傲慢』,就能虛心求教!
          學會放下您的『恐懼』,就能心安理得!
          學會放下您的『嫉妒』,就能欣賞別人!
          學會放下您的『憎恨』,就能寬恕仇人!
          學會放下您的『煩惱』,就能一切自在!」
  所以,能放下的人,才是不簡單的人物!

自我省思
1、何謂放下?
2、放下什麼?
3、提起什麼?

觀念29  成功的領悟-無有得失

  有得必有失,那是「相對」的概念;無得亦無失,這是「絕對」的體悟。

生:為何人常有得失心?
師:因為,人有「得到」的概念,故有「失去」的對待。譬如:
  「有戀愛的甜蜜,必有失戀的苦澀!
   有獲利的喜悅,必有虧損的難過!
   有勝利的成就,必有失敗的挫折!
   有鼓勵的讚美,必有批評的毀謗!
   有快樂的滿足,必有痛苦的折磨!
   有正義的一方,必有邪惡的一面!」
  有相對概念的人,其心定有得失,既有得失,便有起伏,而產生苦樂的交戰!
生:如何破除呢?
師:您失戀的時候,為什麼會痛苦?
生:因為失去愛人。
師:愛人是您的嗎?
生:………不是。
師:既然不是,那有失去!是人們錯誤的想法,以為愛人是他的,故有失去之感覺。「她是她」、「您是您」,每個人皆是獨立的個體,既無得到,也無失去,只是「緣到相聚,緣盡分離。」能悟此理,便由相對而契入絕對!

自我省思
1、為何無有得失?
2、何謂對待概念?
3、如何契入絕對?

觀念30  成功的表現-誰勝誰負

  人之所以想出名,是為了要讓別人「看得起」;想有錢,是為了讓
自己有「安全感」!

生:難道老師您不想讓人尊重嗎?
師:您覺得怎麼做,別人才會尊重?
生:勝者為王,敗者為寇!
師:何勝?何敗?
生:成功別人就會看得起,失敗他人就會看不起。社會本來就是這麼現實!
師:您的成功,別人不見得「看得起」;您的失敗,他人不見得「看不起」!您不要誤解。
生:為何呢?
師:成敗是您「個人」的看法,並非所有人的見解。譬如-您在事業上有所成就,但卻沒有家庭的溫暖;您在學術上建立權威,可是內心依舊是孤獨。人人見到您都在稱讚 ,卻不是真心;每個人都說您成功,可是您卻不快樂。
生:那該怎麼辦?
師:尊重自己,別人才會尊重您。
生:萬一別人還是不尊重呢?
師:那是他的事,不是您的事!不要想所有的人都會肯定您,連聖人都是如此!佛陀!都有人想害、耶穌!被人釘於十字架、孔子!周遊列國而不得志。
生:這樣我懂了!但是錢呢?
師:人若是需要,藉助「外在」的東西,才會有安全感。此人本身就有問題!唯有內在安定,外在才能安,故心安一切安。心若不安,誰能安汝。

自我省思
1、打敗誰?才是勝利者。
2、活到現在,您勝或敗?
3、什麼是成功的表現呢?

觀念31  成功的行為-民胞物與

  人活在天地之間,當「愛護自然」;人處在彼此之間,當「珍惜緣份」。

生:人類的行為跟萬物有何關係?
師:頭頂藍天,腳踩綠地,人居其中。我們是萬物之一,當然跟一切萬物有關;不論是有情的生命,或是無情的物質、不論是有形的現象,還是無形的真理,我們皆與大自然密不可分!因為,「處處有道,事事有理,名為道理。」宇宙之間,有其一定的規律,所以,古云:「順天者昌,逆天者亡。」便是這個天理。
生:我們當如何與人、物相處?
師:人要從愛自己開始。愛自己的人,才會愛別人;愛所有人的人,才會愛一切物;愛萬物的人,才會愛天地,就能達到天人合一之境界!
   相處可從四點來談:
一、與自己相處-我們最好的朋友,就是自己;最難纏的敵人,也是自己。您可以與己對抗,亦可與祂和解!人不要自我傷害,更勿自欺欺人。瞭解自己、關心自己、鼓勵自己,走出您的人生,開闊您的生命,與「自己和解」吧!
二、與他人相處-「彼」為他人,「此」為自己,故為「彼此」。不要與人產生對待,因而生起分別心,他人勝於我,故起「嫉妒」;我勝於他人,故起「傲慢」。心中的「不平」,會讓人不滿,與人抗衡;內心的「平等」,會使人互敬,而與人和睦,與「他人和解」吧!
三、與萬物相處-任何的東西,都會影響自己,不管是有生命或是無生命,我們時時刻刻皆與這些在一起。衣服穿在身上,可顯出此人的品味;盆栽擺在桌上,可襯托此處的典雅。因此,人與物是不能分開的,請與「萬物和解」吧!
四、與自然相處-自然的景色最「迷人」,自然的表現最「動人」。人在自然中,自然也在您心中;山上有閒雲野鶴,海上有漁舟點點,天上有清風明月,地上有鳥語花香,這便是「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。」當能放下塵緣,便契入-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意境!您就成了畫中仙,請與「自然和解」吧!

自我省思
1、如何與自然相處?
2、如何與人們相處?
3、如何與自己相處?

觀念32  成功的習慣-破除一切

  「壞習慣要改,好習慣要破。」因習慣的本身,就是一種障礙!

生:什麼是習慣?
師:個人習氣所養成的一種慣性。
生:習慣如何養成?
師:所有的習慣,皆經過一段日子而養成。如果您邀朋友去做一件事,或許他會回答:「我不習慣。」故我們當知-一切的習慣,皆從「不習慣」而來!
生:為何要改習慣?
師:習慣的本質並無好壞,是人們「主觀意識」來分別的。一般人都知道,壞習慣要改,而變成好習慣;因為好習慣,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成就。結果就有人下此定論:「好習慣等於成功」!
生:又為何好習慣要破?
師:學問不要只學一半,應當通達才是。因習慣的本身,就是一種「障礙」!
生:此話如何說?
師:每天早上去爬山,是不是好習慣?
生:它是運動,當然是好習慣。
師:如果今天下雨,不能去爬山,他心裡會覺得怪怪的,好像有件事沒有做。
生:我想應該會。因為那是他每天的習慣。
師:這就對了!心裡怪怪的,就是一種障礙;人們常有各種習慣,如果不能順應其習慣,心中自然會產生罣礙和不舒服。因此,大家應看清這些事實,才能隨緣自在,順應自然。

自我省思
1、人的習慣是如何養成?
2、您有何好與壞的習慣?
3、為何要破除一切習慣?

觀念33  成功的態度-用心生活

   人們每天都在生活,而能用心來體悟日常作息的人,卻是少之又少,
因為他們不知道-用什麼心,來生活。

生:常聽人說用心生活,此心為何?
師:此心便是-「平常心」。
  平者「平等」之義,對待一切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,皆應以平等心來處之。
  「人雖有善惡,但待人皆之以『誠』!
      事雖有好壞,但對事皆之以『專』!
      時雖有晝夜,但時時皆之以『明』!
      地雖有南北,但處處皆之以『安』!
      物雖有美醜,但物物皆之以『理』!」
  常者「不變」之義,不論是順境或是逆境,皆無所變。
  「得到莫得意,失去莫失意,一切不在意,事事皆如意。」
  因此,平常心就是時時保持平等之心,來看待這個世界。

自我省思
1、如何用心生活?
2、用什麼心生活?
3、心為何不平等?

觀念34  成功的理財-妙用金錢

  有錢不是罪過,「亂花錢」才是罪過。錢的本質「無好壞」,是使用
的人造成功過。

師:水是好人,還是壞人?
生:老師為何如此說,水是物非人啊!
師:人與水盡是萬物。譬如:
一、水的本質無好壞,能載舟亦能覆舟,是「駕駛人」的問題!
二、人的本質無善惡,能做善亦能做惡,是「當事人」的問題!
  金錢的本質,也是如此!並非有錢是惡、無錢是善,而是使用者的問題!
生:安貧樂道是何義?
師:樂道之人不一定貧,貧困之人也非有道。會用錢之人不會被它所困,「雖貧亦樂,雖富有道。」有錢表面上可以擁有許多東西,但卻無所得。
生:此話怎麼說?
師:「有錢可以買到書籍,不一定買得到『智慧』!
      有錢可以買到豪宅,不一定買的到『心安』!
      有錢可以買到名利,不一定買得到『快樂』!
      有錢可以買到權勢,不一定買得到『尊敬』!
      有錢可以買到古董,不一定買得到『永恆』!」
  所以,知錢才會妙用,「用在當得,用在當捨」。

自我省思
1、您都怎麼理財?
2、您都怎麼用錢?
3、您都怎麼佈施?

觀念35  成功的賺錢-錢為何物

   賺錢是為了「活著」,但活著不是為了「賺錢」。金錢只是「工具」,
是讓人們來使用它,而非被它所用。

生:為何大家都貪愛錢?
師:因為人們不認識金錢!金錢是讓人來用,並非擁有它使自己滿足。大部分的人錢都夠用,只是一昧的想要更多,來填補那永不滿足的慾望。
生:有人看錢比任何東西還重要,這是為什麼?
師:此人把賺錢當成人生的全部,其實賺錢只是人生的一部份,莫反客為主,顛倒錯亂。譬如,錢就像一舟竹筏,竹筏是渡河的工具,當此人已過河就無需此筏,此人真正要的是「渡河」,而不是要「竹筏」;人們要的是「幸福」,而不是要更多「金錢」。
        「適度的錢,可以使人『知足』常樂!
          太少的錢,可以讓人『不足』常苦!
          過多的錢,可以令人『過足』常亂!」
生:難道苦樂是隨貧富而產生的嗎?
師:不是的!錢的多寡不能決定苦與樂。有人富可敵國,但是他痛苦,這叫-「富而不樂」;有人粗茶淡飯,可是他快樂,這叫-「安貧樂道」。有錢無錢最大的關鍵在於用錢。「會用錢者,謂之『富有』。因為他是錢主人!被錢用者,謂之『貧 窮』。因為他是錢奴才!」自我省思
 
自我省思
1、您對錢的執著是否很重?
2、您又為何那麼依賴金錢?
3、您即使有錢又能如何呢?

觀念36  成功的追求-滿足內心

  人到底在追尋什麼?是名、是利,還是一個永遠未知的慾望呢?

生:多數的人都過得不快樂,我們可以理解;為何有些人,不但有錢也有閒,他們還是不快樂呢?
師:因為他們不知道,人為何「活著」!當一個人三餐都吃不飽,其所擔心的是「經濟問題」;若是物質已獲得滿足時,接下來就是「精神層面」;當兩者都已擁有,其內心便想要探索的是「人生真相」。因為,大部分的人,都不明白,人生的意義和目的。
生:我也不明白?
師:一般人而言,人生追尋的目標是「名」與「利」;修行人而言,人生追求的目的是「迷」與「悟」!其實,天下人要的不是名利,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。
生:此話怎麼講?
師:您愛錢嗎?
生:我當然喜歡!
師:賺這麼多錢做什麼?
生:賺錢要花啊!
師:花錢的目的,是為了什麼?
生:為了要滿足內在的慾望。這樣才會快樂!
師:那您為何不直接去追尋-心中的快樂呢?又何必這麼麻煩,先追名利,後享快樂;所以,人真想要的是「快樂」,而非「名利」呀!

自我省思
1、您要名還是要利?
2、您要權還是要勢?
3、您要的是什麼呢?

觀念37  成功的愛情-銘記在心

  「愛」的真義要清楚,「情」的變化要明白;不要衝突只要愛,不要情緒只要心。

生:「愛」的真義是什麼?
師:幫助對方名為「愛」。愛不一定要常在一起,而是要在一起的「感覺」;愛不一定要常掛嘴邊,而是要時時「銘記在心」。懂真愛者,讓人刻骨銘心;不知愛者,使人容易淡忘。
生:「情」的變化又如何?
師:「情緒」是相愛最大的破壞者。兩性之間,不要以個人的情緒態度來「批評」對方、「諷刺」對方、「懷疑」對方,進而造成「傷害」對方!每人雖有情緒起伏的時候,但不要用情緒來做藉口。因為,那是最不智的人!
生:遇人不淑,該如何?
師:自認對方不能改變者,您當「離開」;自認可以改變對方者,您當「感化」。有人說,愛情是盲目,指的就是:迷失自己,被人 所惑,故叫做迷惑。遇人不淑,「怪自己」;被人所騙,「當反省」。
生:人相處必會產生磨擦,因而造成衝突,此該怎辦?
師:遇事能化解,名為「智者」;無事造問題,名為「愚者」。衝突是必然,只是如何將問題化到最小,以致於無,那才是重點!所以,不要擔心衝突,而要學習處理事情的能力。
生:若經交往,覺得不合適,那該如何處理才好?
師:能在一起是「緣份」,順利分開是「學問」。兩性交往,勿論誰是誰非;兩者分開,莫起愛恨情仇。若真是觀念不能溝通,只有選擇各自發展。首先「開導」對方、其次「幫助」對方、再來「祝福」對方、最後「離開」對方。

自我省思
1、何謂愛情?
2、如何相處?
3、怎麼分手?

觀念38  成功的婚姻-牽手走過

  父子應像「兄弟」,才好溝通;母女應像「姐妹」,才好相處;夫妻
應像「朋友」,才好作伴。

生:如何建立成功的婚姻?

師:婚姻就是對彼此「負責任」。成功不是偶然,是要去經營,「男當有責任,女當要賢慧」。彼此扮好自己的角色,互相尊敬,不去傷害,此婚姻方能牽手走過,伴您一生。

生:彼此應該關心對方,但常造成反效果,這又是為什麼?

師:人常常只考慮到自己的「感受」,卻沒想到別人的「感覺」。夫妻間,都想好好善待另一半,可是往往用錯方法而不自覺。究其原因如下:
   一、自己的觀念-不瞭解本身在做什麼,以為對別人好,對方就會有所反應或感動。您的關心只是一廂情願的付出,或許他人會覺得是一種負擔?
     故不要以自我的觀點去對待別人,而應瞭解對方「要什麼」?
   二、尊重的定義-我們常客氣的與人相處,但別人竟然不理不睬、甚至不屑,是不是雙方把互相尊重的定義弄錯了?不妨用溝通來取代隔閡,換一個方式或許會更好。
   三、適度的關心-猜疑與關心只是一線之隔。所謂: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。
     用關懷的口吻問對方:「今天為何那麼晚回來?」他倒認為妳在懷疑他有「外遇」?建議您改變問話的模式,讓他主動來談起想聊的話題。
   四、愛情的壓力-兩性關係要懂得「放風箏」的哲學,雙方應擁有獨立自主的空間,不要侵略對方的安全領域。當起風時,應順勢把線放長;等風已平息,再把線慢慢收回來。不論是起風、或是無風,風箏飄到那裡,皆在您手中。
     有「智慧」的女人最美,不要怕年華已逝,只怕自己沒有智慧;
    有「實力」的男人最帥,不要怕年老氣衰,只怕自己沒有實力。

自我省思
1、該如何經營您的婚姻?
2、另一伴對您有何看法?
3、夫妻要如何常相廝守?

觀念39  成功的教育-親子關係

  教育子女,首重「人格發展」,功課次之;讀書目的,當要「明白
事理」,功名次之。

生:現今子女難以教導,其因何在?
師:父母不能「以身作則」、師長不能「嚴加管教」、社會不能「正面引導」。實為家庭之不幸、師道之衰微、社會之動亂。
生:那該如何?
師:《三字經》雲:「養不教,父之過;教不嚴,師之惰 。」既為父母,應當教養;既為師長,應當教育。教導者當有正確的觀念,方能教出品德兼優之學子。

  一、為父母者-當剛柔並濟,並告誡子女:「讀書是為了明理。明如何對人尊重、對事敬業、對物有愛、對學問有專攻。」
  二、為師長者-當因材施教,並告誡學生:「學習是為了改變。改自己毛病脾氣、個性態度、觀念行為、成為有用之人。」
生:孩子若不聽勸告,又該如何?
師:子女若不是為非作歹,又何需勸告!不要以父母個人的想法,來規劃孩子的將來。不要擔心現在讀什麼學校、唸什麼科系、或做何事業。只要不變壞,一切都好。
生:若子女變壞呢?
師:要相信您的孩子,壞並非永遠,只是一時;人若能變壞,也仍能有變好的機會!因為天下萬物,時時在變,您的子女,也是如此。若是父母也放棄了,誰能救呢?唯有「關心」、「愛心」、「耐心」和「智慧」,才能真正幫助他們!
生:如何教導孩子?
師:每人皆有其個性,勿用您的模式來教育,而要隨性來導正。人有人性,物有物性,知其個性,「善用其性」;火性向上、水性向下,知其特性,「隨順其性」。

自我省思
1、您用什麼方法教育子女?
2、子女不聽教誨又該如何?
3、您瞭解孩子們的想法嗎?

觀念40  成功的學習-進修之道

  學習並非一時需要,而是畢生大事。人要成長必須透過進修,方能達
成您的理想。因此,能「改變自己」的人,就有成功者的條件。

生:學什麼?
師:世界上最偉大的學問就是-大學之道,即是大人之學。小至修身、齊家,大至治國、平天下皆當瞭解。正如一幅對聯所言-
   「風聲雨聲讀書聲,聲聲動聽;家事國事天下事,事事關心。」
  這便是讀書人的氣質與氣概,故生而為人,當要學習三大綱領:
  應知「人生的意義」。
  應悟「生命的本質」。
  應解「生活的目的」。
生:跟誰學?
師:世間有二師,「名師」與「明師」,名師眾皆知,明師無人知。故要有智慧來判斷,才不至於誤人誤己。最安全穩當的方法就是-
   一、以真理為師-所謂依法不依人,吾愛吾師,尤愛真理。但真理在哪裡,故…
   二、以自然為師-《道德經》雲:「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」因我們不瞭解自然,故…
   三、以聖人為師-聖人「仰觀於天,俯察於地,中通人事。」因人們不知誰是開悟見性的明師,故學者可以聖人為師。但聖人已不在,故…
   四、以經典為師-經典是聖人所遺留下來的智慧結晶,因此,學者應當用心體會經中的含意。
生:如何學?
師:為學之道,先明「根本」,再知「次第」,後求「方法」,功夫「自得」,學習經典有八大步驟-
   一、讀經-小經日日讀一遍,大經可以分章念。
  二、抄經-口到手到加心到,專心抄寫便入道。
  三、背經-經文若能記心中,遇境才可起觀照。
  四、解經-誦經不解有何益,迷時經轉悟轉經。
  五、註經-前人解釋前人義,吾人眉批吾人得。
  六、行經-爬山之徑依圖走,人生之旅按經行。
  七、講經-知行合一悟經義,解行並進方開講。
  八、無經-經典原是文字相,領悟大道還無虛。
生:學成後呢?
師:還是原來的您!
生:………

自我省思
1、您要學何經?
2、您跟什麼學?
3、您該如何學?

《卷三  走入生命的桃花源》

 觀念41  成功的認知-生命本質

  人有三性-本性、人性、個性。本性「不變」、人性「善變」、個性
「固執」。

生:何謂本性?為何不變?
師:「本來之性」。每個人生命的本質是一樣的,不因您的性別、種族、膚色而有所差別。所謂「人有南北,本性無別。」
生:何謂人性?為何善變?
師:「人之共性」。人類有其共同之弱點,如貪、瞋、癡等。故人性善變,常讓人捉摸不定,其弱點有
   一、動之以「情」的弱點。  
        二、指之以「懼」的弱點。
  三、誘之以「利」的弱點。 
        四、說之以「理」的弱點。
生:何謂個性?為何固執?
師:「個人特性」。每人都有其屬性,因個別的想法不同,故其表現的方式也就有所差異。且有主觀意識,所以大家皆有固執的一面。而不願意讓別人-
   一、來「改變」自己。
  二、來「說服」自己。
  三、來「影響」自己。
  四、來「綁住」自己。
生:此三者有何關係?
師:如同水的三態。
一、固態-個性如「冰」,有棱有角,牢不易破。
二、氣態-人性如「雲」,飄浮不定,讓人不解。
三、液態-本性如「水」,不論冰雲,本質皆水。
  所以要去「改變」您的個性,去「了解」世間的人性,去「恢復」我們清淨的本性啊!

自我省思
1、您的本來面目是什麼?
2、您的人性弱點在哪裡?
3、您的個性特徵是為何?

觀念42  成功的障礙-源自心靈

  心靈的深處,有三個障礙-「恐懼」、「憤怒」、「慾望」。這些使心
靈沒有力量,讓生命不自在,生活不快樂!

生:恐懼來自那裡?
師:它來自對未來的無知,故起「恐懼」。
  下列所有的情緒、行為皆由它產生:
生:憤怒出自何處?
師:覺得別人傷害到自己的身、心,故起「憤怒」。
  下列所有的情緒、行為皆由它產生:
生:慾望如何產生?
師:為了要滿足自己,一切的感受,故起「慾望」。
  下列所有的情緒、行為皆由它產生:
生:這三者又從何方來?
師:皆從對於「自我」的錯誤認知而生起啊!
生:如何降伏其心?
師:治標者-用「勇氣」對治恐懼!
      用「仁愛」對治憤怒!
      用「智慧」對治慾望!
  治本者-破除「自我主觀」的意識!
      破除「環境客觀」的現象!
      破除「一切亦破」此念頭!
  其心自伏,亦無心可伏,實際「了不可得」!

自我省思
1、如何克服恐懼?
2、如何化解憤怒?
3、如何減少慾望?

觀念43  成功的察覺-無來無去

  「愛」者仁愛,「情」者情緒。人要自愛,方能愛人,推而愛物;
不要情緒,情有好壞,有時傷己,有時傷人,有時傷物。

生:何謂愛?
師:「仁愛」就是愛人愛己。其愛可分大愛和小愛:
一、「小愛」就是自私的愛,它是「有條件」的愛,彼此相互牽制,互為牽絆,正如「愛情」等。
二、「大愛」就是無私的愛,它是「無條件」的愛,所謂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正如「助人」等。
生:何謂情?
師:「情緒」就是情感思緒。其情可分七類:
  一、喜-成我所愛,心得歡喜。  
        二、怒-奪我所愛,心生怒氣。
  三、哀-失我所愛,心感悲哀。 
        四、樂-得我所愛,心即快樂。
     五、愛-對我所愛,心起貪愛。 
        六、惡-違我所愛,心有厭惡。
  七、懼-傷我所愛,心畏恐懼。
生:何謂欲?
師:「慾望」即是滿足身心。其欲可分六項:
  一、眼-眼根感官,滿足視覺。
  二、耳-耳根感官,滿足聽覺。
  三、鼻-鼻根感官,滿足嗅覺。 
        四、舌-舌根感官,滿足味覺。
  五、身-身根感官,滿足觸覺。
  六、意-意根感官,滿足知覺。
生:人皆有七情六欲,該如何處置?
師:「察覺慾望的來處,就不會受『誘惑』;
   察覺情緒的去處,就不會起『干擾』。」

自我省思
1、應該如何培養大愛?
2、何種情緒最難克服?
3、何種慾望最難節制?

觀念44  成功的管理-控制情緒

   情緒並非真實,它只是一種感覺!隨著心情的起伏而改變。人之所以
會有情緒,是因「認知」不同而產生了情緒。

生﹕何謂情緒?
師﹕心情的變化,謂之「情緒」。
生﹕怎樣證明是因認知不同而引起﹖
師﹕同樣的事情,每個人的看法、感受卻是不一樣。例如-清代有位才子,名叫
  蔣坦,其妻喜歡芭蕉,故為愛妻種植許多芭蕉。有一夜風雨瀟瀟,他聽了心
  情很不舒服,就於紙上寫道﹕「是誰多事種芭蕉,早也瀟瀟,晚也瀟瀟。」
  隔天早上,其妻見到亦提筆對道﹕
  「是君心緒太無聊,種了芭蕉,又怨芭蕉。」
生﹕每個人都有情緒,那該怎麼辦呢﹖
師﹕要好好管理它!人可以適度「表達情緒」,但不要「發洩情緒」。例如-太
  太不喜歡先生太晚回來。當他回家時,妳該心平氣和的表達﹕「不喜歡他太
  晚回來的原因。」讓他感受妳的關心;相反的,如果妳發洩情緒,對他有所
  懷疑,而產生爭吵。那不但沒有解決問題,甚至會引起婚姻破裂!
  一個有智慧之人,是在「解決問題」;而非在「製造問題」。有位金代禪師
  ,生平除了講經弘法之外,閒暇之餘最愛種蘭花。有一天外出雲遊,交代:
  「要好好照顧蘭花。」有一次弟子在澆花時,不小心把蘭花打翻了!花瓣飄
  落滿地。弟子們!心中無比惶恐,深怕師父責備!直到禪師回寺。他知此事
  之後,不但沒有懲罰他們,還安慰說﹕「我種蘭花的目的,一來是供佛用的
  、再來還可美化環境,不是種來『生氣』呀!大家下次謹慎點就好了。」
生﹕會處理情緒真的很重要啊!
師﹕沒錯!正如孔明一人,單槍匹馬,至吳國處,舌戰群雄,處之泰然;周瑜貴
  為一國的大將軍,竟然沉不住氣,被孔明激怒吐血而亡!所以,自古以來,
  有所成就之人,其情緒皆是相當穩定!

自我省思
1、為何情緒不是真實?
2、您了解情緒變化嗎?
3、您當如何控制情緒?

觀念45  成功的充實-不再空虛

   人常感覺到孤獨、寂寞、無助、甚至無奈,這些皆由心中的「空虛」
在作祟。

生:如何化解孤獨?
師:改變自我的認知。莫一直停留在孤獨感之中,將此感覺轉成享受「寧靜」。
生:如何消除寂寞?
師:「去做」有意義的事、「去看」有智慧的書、「去規劃」您的目標、「去完
  成」您的理想。
生:如何不再無助?
師:不要有依賴的想法,其實您自己可以完成許多的事。所謂「自助人助,不再
  無助。」
生:如何不會無奈?
師:對人生不了解,所以「無奈」。事出必有因,若能了解原因,一切皆是自作
  自受。未來雖然充滿變數,但您卻可以掌握每個「當下」,清楚自己在做什
  麼,將往何處走。
生:人為何會空虛?
師:因為人遺失了「自己的心」!
  有位阿婆,年已七十,一生皆從事養鴨工作。一天,她發現一隻鴨子遺失了
  ,便趕緊去找尋,終於找到了。之後,她便放聲大哭,路人很好奇的問:
  「鴨子已經找回來了,為何您還在哭?」阿婆答:「我這輩子以來,身外之
  物如果丟掉,就會馬上去把它找回來,但是自己的心已遺失,卻從來不知道
  要找回來?因此而難過。」您找到了嗎?

自我省思
1、您為何會空虛?
2、您又如何化解?
3、人生如何充實?

觀念46  成功的價值-自己創造

    文章生命即是「自己」,價值便是「創造」。您自己到底值多少,要
看您如何打造。是重於泰山,還是輕於鴻毛,由己決定。

生:我值多少?
師:您一個月賺多少?
生:三萬元。
師:那您一個月值三萬元。
生:怎能這樣算!
師:您的領帶買多少錢?在那裡買?
生:參百元,在夜市買。
師:如將此領帶,放置百貨公司的專櫃。依您看,至少可以賣多少錢?
生:起碼也有壹千伍佰元以上。
師:那就對了!
  物品本來是一樣的,全由「商人」之擺設和包裝,來提高它的「行情」;人
  的本質也是如此,全由「自己」之努力和塑造,來創造它的「價值」。
生:老師您值多少?
師:您說呢?
生:無價之寶。
師:您太狗腿了!

自我省思
1、您值多少價啊?
2、以什麼來評估?
3、您真有實力嗎?

觀念47  成功的推手-心懷感恩

  感恩「老天」,雨降甘霖;感恩「大地」,長養萬物;感恩「國家」,
培育成才;感恩「父母」,養育之情;感恩「師長」,諄諄教誨;感恩
「大眾」,互相砥礪,感恩「一切」……

生:為何要感謝一切?
師:人不可離群而索居,即使獨自一人,也要靠萬物方能賴以維生。猶如陳之藩
  先生所言:「要感謝的人太多,不如謝天。」人之所以成功,亦非單靠自己
  而可成就,需要眾人相扶持,方可成大事、立大功!正如:
  一、眾星拱月-如果您是「月亮」,眾人便是「星星」。月亮須有眾星的襯
    托;紅花須有綠葉的搭配。如果沒有這些,明月就會顯得孤單,紅花就
    會顯得突兀。
  二、水漲船高-如果您是「大船」,眾人便是「海水」。大船須有潮水的推
    升;大山須有細石的堆積。假設沒有這些,大船就會漸漸下沉,大山就
    會慢慢滑落。
  萬物皆是互動,如「日月相推,而生一日;寒暑交替,而成一年。」人之相
  處,亦復如是。
生:推動人們成功,最大的功臣是誰?
師:是您那顆「感恩的心」!

自我省思
1、您都怎樣孝順父母?
2、誰是您尊敬的老師?
3、天地給您何種啟示?

觀念48  成功的沉思-三省吾身

  流下「懺悔」的眼淚,顆顆如珍珠;流下「悔恨」的眼淚,粒粒皆毒藥。

生:何謂懺悔?
師:反省以往過失,名為「懺」;堅決未來不犯,名為「悔」。徹底改過向善,
  名「懺悔」。
生:人該如何反省自己?
師: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,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
  乎?」早晨起床,當「感恩」一切;晚上睡前,當「反省」己身。
  一、反省今日,「做事」是否盡忠職守?如有摸魚、抱怨、批評等,今日您
    就對事「不忠」,當懺悔!
  二、反省今日,「做人」是否言而無信?如有不實、欺騙、藉口等,今日您
    就對人「不信」,當懺悔!
  三、反省今日,「學習」是否用心複習?如有怠惰、散漫、偷懶等,今日您
    就對己「不實」,當懺悔!
    台積電的董事長張忠謀先生,其父深知此理,故取曾子之語,「為人謀
    而不忠乎」?命名「忠謀」來告誡其子,故有今日「半導體之父」的美
    名!

 自我省思
1、懺悔的功能有哪些?
2、您都怎樣反省自己?
3、人為何犯同樣的錯?

觀念49  成功的修身-格物致知

  革除物慾,恢復良知便是-「格物致知」;觀念清楚,思想正確即是-
「誠意正心」。

生:人皆有慾望,如何去除?
師:慾望不是用去除而是要「看清」。正如,落葉並非
    一日可除,慾望不是一時可斷。唯有看清慾望的
    本質,才不致被迷惑。
  「不了解它,會把慾望當成真實,故起『貪著』!
   如明白它,知道慾望即是虛幻,故會『遠離』!
   清楚一切,遠離慾望的誘惑力,便是『覺悟』!」
生:清楚與正確如何分辨?
師:清楚即是不迷惑,正確即是不偏差。
  即是:
  「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。」

自我省思
1、修身養性有何次第?
2、慾望的本質是什麼?
3、如何能達到覺正淨?

觀念50  成功的修行-洗滌自心

       「身髒」知道要洗澡,「物亂」知道要排好,「心煩」不知如何好?

生:心是無形怎會煩?
師:既是無形那有煩!
生:雖是無形煩依舊?
師:煩歸無形自然除!
生:為何要勤修戒、定、慧?
師:「勤」者念念清楚,「修」者由迷入悟,因無明,故「勤修」。
  一、「戒」從表面來說,便是「諸惡莫作」;由根本來談,即是「心地無非」。
  二、「慧」從表面來說,便是「眾善奉行」;由根本來談,即是「心地無癡」。
  三、「定」從表面來說,便是「自淨其意」;由根本來談,即是「心地無亂」。
生:為何要息滅貪、瞋、痴?
師:「息」者屏息諸緣,「滅」者勿生一念,因煩惱,故「息滅」。
  一、「貪」即貪愛,順境而起貪,心想欲取。
  二、「瞋」即憎恨,逆境而起瞋,心厭捨去。
  三、「痴」即無明,不知而起痴,心起顛倒。

自我省思
1、心在哪裡?
2、怎麼找尋?
3、如何洗心?

觀念51  成功的修道-清心寡欲

  人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。太多便是「貪欲」,不要卻是「愚癡」,
恰到好處才是「學問」。

生:何謂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?」
師:為學的方法,在於日日「增長所知」;為道的工夫,在於天天「減少貪欲」
  。讀書的目的,是使人「明理」。理明之後,氣質自然會改變,人格也就健
  全。並非為名利而讀,為文憑而念!
生:人若是沒有慾望,怎能進步?
師:什麼是進步?
生:比以前更好。
師:什麼是更好?
生:生活過的更快樂。
師:什麼是快樂。
生:內心無憂無慮。
師:什麼是無罣礙?
生:內心清靜。
師:怎樣才能清靜?
生:慾望減少,清靜現前。啊,我知道了!
師:人若反推,就能得到真正的答案。所以說,損之又損,至於無為,以達到
  「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。」的境界!

自我省思
1、您到底要什麼?
2、為道如何日損?
3、如何才是進步?

觀念52  成功的觀照-了解自己

   能了解自己的人,就是「覺悟的人」!不明白的人,依舊在迷惑當中!

生:何謂悟?
師:明白自己的心,就是「悟」!
生:怎樣才能知道?
師:凡事皆透過觀察和實證,必可得到您要的答案!例如-要了解植物,須知道
  它的組成有三大部份「根」、「莖」、「葉」。
生:如何觀察?
師:所謂觀察並非局限在用眼睛看,而是用身體的感官去看一看、聽一聽、聞一
  聞、嚐一嘗、摸一摸、想一想,所得到的結果,都可謂之「觀察」。且觀察
  要有-「客觀」的態度、「主動」的精神、「細心」的察覺、「耐心」的等
  待。透過這些過程,以及自己實地參與便是「實證」,並非憑空想像,因為
  真理是可以「印證」的!
生:那如何應用在觀察自己的身上?
師:要了解自己,應知組成的三大部份- 「身」、「心」、「靈」。
  一、去觀察身體的變化及了解其作用,您就不會「執著它」。
  二、去觀察心理的感受及清楚其起伏,您就不會「妄想它」。
  三、去觀察心靈的本質及證悟其空性,您就不會「迷失它」。

自我省思
1、您有了解自己嗎?
2、體會出身心靈嗎?
3、該如何觀察自己?

觀念53  成功的智慧-看清真相

   有智慧的人,學會「放下」;有執著的人,學會「擁有」。放下需要
學習,執著卻是與生俱來!

生:如何放下?
師:「看破」才能放下!所謂看破,不是消極的人生態度,而是積極的人生觀。
 一、何謂「看」-就是看清楚,宇宙、人生的真相。 了解自己的方法-可依《心經》所言: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。」五蘊即是身心,清楚的了解自己,便可度一切苦厄。 認識環境的方法-可依《金剛經》所言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一切的現象,不論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皆「因緣聚散」,故諸行無常,虛妄不實,剎那生滅,應如實觀照,念念分明。就能了解宇宙、人生的真相。  
  二、何謂「破」-破一切煩惱、執著。所有的煩惱,皆因執著有個主觀的自己和客觀的環境所引起!如能看清事實的真相,即可看破,而自然的放下。

自我省思
1、您最放不下的是?
2、您為什麼放不下?
3、放下了又會如何?

觀念54  成功的心境-活在當下

  「我思故我在」,難道不思,我就不在嗎?人唯有活在「當下」才是真
真實的,離開此刻,一切盡是虛幻不實。

生:為何當下是真,一切盡妄?
師:《金剛經》云:
  「過去」心不可得-過去已經消失,故不可以得到。
  「現在」心不可得-現在已是生滅,故不可以得到。
  「未來」心不可得-未來還沒發生,故不可以得到。
  「三心」皆不可得-三時只是名詞,故不可以得到。
  當下並非「現在」,它不是時間的概念,而是破除一切時空的意境。
生:為何當下是破除時空?
師:譬如:
  人有「一世」,就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概念。
  人有「三世」,就有前世、今生、來世的概念。
  人有「累世」,就無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概念。
  一世就是一「直線」,累世便是這線無限的延伸,最後成為「圓形」。
師:此圓圈,那一點是起點?
生:每一點皆是「起點」。
師:那一點是終點?
生:每一點盡是「終點」。
師:這不就對了嗎?常人以為有起、終二點,其實二點根本就是同一點。故無,
  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三心皆不可得,此破「時間」的概念!
生:那空間的概念呢?
師:天有四季,「春、夏、秋、冬」;地有四方,「東、南、西、北」。這些名
  詞,皆是人們命名而訂立的。
師:東方在哪裡?
生:日出之方向!
師:地球東方的星球,以它來看地球的東方,是它的何方?
生:應該是西方!
師:那不就對了嗎?常人以為有東、西二方,其實二方本是同一方。十法界,東
  南西北、四維上下,本是一真法界,此破「空間」的概念!
生:時空皆破,此人是否就能安然自在?
師:還未達到!時空就是「宇宙」,萬物便在其中,人是萬物之一,所以,最後
  還要破「我的」概念。
生:怎樣破我執?
師:融入萬物,回歸自然。譬如:
  「一個石頭,丟入大海,石頭是石頭,大海是大海;
   一顆水珠,滴入大海,水融入大海,水就是大海。」
  「我執」如石頭,舍大用小是愚癡; 「破執」如水珠,舍小用大是智慧。能
  如此!才是活在當下。

自我省思
1、要怎樣活在當下?
2、時空的定義為何?
3、為何三心不可得?

觀念55  成功的發現-明白真理

  人為是「發明」,自然是「發現」。一切覺者是「發現真理」,而並
非發明或是創造真理。

生:什麼是發現真理?
師:就是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!宇宙即是「環境」,人生便是「自己」,所以人
  應「認識環境,了解自己。」
生:如何了解其真相?
師:透過觀察一切現象,知道萬物都是短暫,並且剎那生滅,皆是變化無常,不
  能永久保存,故知萬法虛幻不實,宜明「知幻即離,離幻即覺,當處出生,
  隨處滅盡。」的道理。
生:當從何處觀察起?
師:先從自己觀起,後觀一切外境。每人皆有身與心,觀身知「無常」,觀心覺
  「生滅」,既察生滅,便知無常,既是無常,何需執我,既破我執,那
  來有受,既是無受,那有苦樂,若離苦樂,便得清淨。
生:又如何觀察外境?
師:海水有漲有退,但海水依舊是海水;太陽有起有落,但太陽依然是太陽。一
  切現象表面是變化,看似有生有滅,可是,其本來面目卻是永恆不變,而是
  不生不滅。「所觀」的境及「能觀」的心,皆是不可得、不可求、不可執。
       若能如此,則心無罣礙,究竟解脫。

自我省思
1、您的想法認為什麼是真理?
2、您對宇宙、人生有何定義?
3、要如何觀察自己和環境呢?

觀念56  成功的身心-自然現象

   心情可以「調整」,身體可以「調養」。心情不好,出去走走;身體
不好,走到哪裡?

生:人若生病,真的很苦!
師:話雖不錯,但心不要被它折磨,真正苦的是心,而非身。
生:我不懂?
師:您當了解-是身在痛、心在苦,名為痛苦。身是「生理」,心是「心理」;
  物質和精神產生痛苦的感受。如果知道此理,心就不會被身所影響!
生:身體病了,可以不管它嗎?
師:不是這個意思。有病當然要看醫生,看完以後,就不要再擔心病什麼時候會
  好、或者會不會好、甚至死亡!
生:該用何種心態來面對?
師:「把身體交給醫生,把心留給自己。」做該做的事,盡該盡的責任,接下來
  就順應自 然。
生:那,死了怎麼辦?
師:死了就死了,還能怎麼辦!您有見過花開而不凋謝的嗎?
生:沒有!
師:您有見過海水潮起而不潮落的嗎?
生:沒有!
師:既然是這樣!您還在擔心什麼、折磨什麼?其實真正能使人受苦的是-心。
  所以,「身病好醫,心病難治。」

自我省思
1、生病時,您擔心什麼?
2、要怎樣才不致常生病?
3、人應該如何面對死亡?

觀念57  成功的解脫-離苦得樂

   一切的現象,皆是「有生有滅」;現象的本體,才是「不生不滅」。
若知無常即是常,當下解脫,離苦得樂。

生:苦從何來?
師:苦從身心而來。身體會造成生理的生、老、病、死;內心會產生心理的憂、
  悲、苦、惱。身心的感覺,引起苦的折磨!
生:難道所有的感受皆苦嗎?
師:「痛苦」的本身就是苦,當「快樂」消失亦是苦,「不苦不樂」也是苦,沒
  有體悟自性,看清真相,一切盡是苦,唯有自悟、自行、自證,方能「離苦
  得樂」。
生:如何離苦得樂?
師:「知道苦的『事實』-您當看清!造成苦的『原因』-您應了解!去除苦的
  『障礙』-您要決心!找滅苦的『方法』-您須行動!」
生:若還有苦呢?
師:告訴當事者,世間一切時時皆在變化,包括您現在的苦,也會改變。
  一、「時間」會治療您的痛苦。
  二、「空間」會改變您的想法。
  三、「人事」會取代您的記憶。
  四、「一切」會轉換您的無知。

自我省思
1、何痛何苦?
2、苦從何來?
2、如何離苦?

觀念58  成功的本源-清淨自性

  六祖惠能大師云: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

生:自性為何本來清淨?
師:因為祂「不生不滅」、「不垢不淨」、「不增不減」。
生:為何不生不滅?
師:您未生之前在哪裡?離開世間到哪裡?
生:不知道。
師:未生之前就 有您,滅亡之後還是您。您不因生而有,也不因滅而無,有生有
  滅只是身體,不生不滅才是生命。
生:為何不垢不淨?
師:「有物」有垢淨。未染之前為淨,已染之後為垢,故有垢有淨。如身心,身
  是有形,心中有物。
  「無物」無垢淨。既是無物,那有染與不染,既無此問題,那有垢淨。如自
  性無形,離開垢淨的相對,那是不垢不淨。
生:為何不增不減?
師:「智者」之人,並非增其智,而是愚癡少一點!
  「愚者」之人,並非減其智,而是愚癡多一點!
  自性就像太陽,無明好比烏雲。是烏雲遮蔽太陽,才有明有暗、有智有愚。
  故「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。」即是不增不減。

自我省思
1、自性為何本來清淨?
2、請您舉例不生不滅?
3、生活如何不增不減?

觀念59  成功的突破-妄想執著

   心本清淨,因「妄想」而起煩惱;心無罣礙,因「執著」而起痛苦。
若無妄想、執著,本無一物,何染塵埃。

生:但用何心?
師:用「清淨心」來走過一生!
生:清淨談何容易?
師:人的想法,太複雜、太困難、太主觀,所以認為不容易,因此清淨心,就變
  為「煩惱心」。
生:太複雜會如何?
師:「复」者重複、「雜」者不精。漫無目標的人,才會做重複且無意義的事;
  不精專的人才會樣樣想做,事事不通。複雜使人心亂如麻,毫無方向!
生:太困難會怎樣?
師:「困」者被限、「難」者不進。人被自己的想法所困,故艱難不得前進,最
  後被逼放棄,承擔失敗,而終日沮喪不安!
生:太主觀會哪些?
師:「主」者自己、「觀」者觀念。用自已的觀念,只能看到一點,不能窺見全
  貌,所以評估容易出錯,判斷容易有誤!只要將:
  「複雜變為簡單,困難轉為容易,主觀改為客觀。」
  一切就清淨了!

自我省思
1、究竟您為何常起煩惱?
2、您常會復雜、主觀嗎?
3、是否常說「太困難」?

觀念60  成功的覺者-明心見性

  自己過的快樂,生活過的自在,又何必要學佛呢?因為「不了解佛」,
人生就無快樂,生活就不自在!

生:老師為何這麼主觀?
師:並非我主觀,而是人不知佛義!什麼是佛?
生:佛指的是-釋迦牟尼。
師:太狹礙!再解釋大些。
生:佛指的是-覺悟的聖者。
師:太粗糙!再解釋細些。
生:佛指的是-了解宇宙人生的覺者。
師:太空洞!再解釋明些。
生:佛指的是-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的智者。
師:這些解釋跟您何干?
生:………
師:佛就是-您自己!明白生命的本質,就是覺悟之人。
  一、所謂「明心」即是-「識自本心」,認識自己本來的心。是心讓您過的
    自在、快樂、煩惱、痛 苦、皆由祂決定。您可以成聖成凡、成智成愚,
    都是心的作用。
  二、所謂「見性」即是-「見自本性」,體證自己本來的佛性,因性是佛,
    故曰:「見性成佛」。了解自己,就能體悟佛性。佛者清淨、自在、解
    脫也。

    心者生命之「作用」,性者生命之「本體」,了解體用,便知一切,名
  為「明心見性」。

自我省思
1、佛字它是什麼意思?
2、學佛的意義在哪裡?
3、何謂「明心見性」?

《跋》

人生最重莫過於—正確的觀念。故六祖惠能說:「前念迷即凡夫,後念悟即佛。」同理「前念迷則失敗,後念悟則成功。」若您想要此生過得幸福、快樂、自在,就當先建立正見,而後身體力行,故申公曰:「為治者不在多語,顧力行何如耳。」

幸福來自您心中

您幸福嗎?如果一路走來都是順境,您當然會覺得幸福。相反的,大部分皆是逆境,您總會認為是不幸。但幸與不幸,真是如此嗎?

有一位自稱:幸福的女人。逢人就說:「她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人!」為何她如此說呢?因為,她從小就受到父母百般寵愛,讀書時學業總是名列前茅,畢業後工作相當的順利,又與相愛的人結婚,伉儷兩人鶼鰈情深,為眾人所稱羨,過了幾年,生下二個乖巧的孩子。您說!又有多少人能像她這樣呢?

直到五十歲那一年,深愛她的老公因為車禍往生,孩子長大成年,也成家立業,對她不再孝順、關心了。由於一連串的衝擊,她的身體日益憔悴,內心悲痛萬分,於是在五十五歲的生日那天,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!

為何一個幸福的女人,會走上絕路呢?答案是,幸福並非建立於外在,而是在您的內心。小時候父母疼她,所以覺得幸福,但雙親離開後呢?上學時功課成績優異,萬一有人比她更強呢?工作並非可以一直順利如意,而無挫折,如果到處阻礙又該如何呢?結婚是好、是壞無人知道,如果對方不懂得珍惜而折磨人,那時又是怎麼辦?縱然彼此相愛,時間到了也要分離,此時愛的越深,便痛的越深。

我們並非否認別人帶給自身的快樂,而是認清一切盡是無常的變化;同理,當別人帶給我們痛苦時,亦是無常變化,此事不能永遠存在。所以,不因他人對我們好,而覺得幸福;也不因他人對我們的壞,而覺得不幸。別人的好壞,他們自己承擔;我們的幸福,可以自己把握!

因此,當我們把幸福建立在別人,或是其他事物上時,那是「假幸福」,而非真幸福。為何呢?當對象消失時,您的幸福也就失去,且莫大的痛苦隨即而至。所以,真正的幸福,是在您心底里!別人搶不走,也帶不走。

煩惱皆是由己造

人習慣煩惱,要大家不煩惱,實在困難。難道要這樣過一輩子嗎?我們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?有果必有因,有疑必有解。

煩惱是人類所創造出來的,有時真、有時假。何真?當它發生時;何假?它並不一定會發生。根據一份調查報告,人類的煩惱有百分之九十是不會發生,而是我們所想像出來的。人應看清煩惱,而不是終身被它所困。

首先,不要製造煩惱的因。自己(身、口、意)不去犯錯,就不會惹來煩惱的果,俗話說:「白天不做虧心事,半夜不怕鬼敲門。」

再來,若是擔心它會發生(如死亡、分離…),對此事的罣礙是沒有意義呀!因為,這些事情是正常的現象,如同有人在擔心太陽會出來一樣的可笑。所以,自己要分辨清楚,那些是必然會發生的(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),那些是不一定會發生的(如發生墜機、得到癌症……)。若能明白此道理,您的煩惱就可以減少一大半了。

三者,對已產生的事情。我們應勇敢面對,虛心檢討,反躬自省,而不指責任何人;縱然是因為別人的關係所引起,還是要追究自己沒有智慧。此時,煩惱就會消失,希望便會重新燃起。

最後,煩惱還未來臨時,您是無須煩惱的。譬如,有位中年病患還有一年的壽命,難道他要天天憂心死亡嗎?日日在意死後老婆改嫁嗎?孩子沒有人照顧嗎?往生後沒人祭拜嗎?其實,他可善盡生命的每一天,去享受這三百六十五天的美好時光。

人類最大的恐懼,就是自己創造出煩惱。《金剛經》說: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煩惱還沒來,我們就在擔心、害怕、不安,憂慮它的降臨,這樣的人生有幸福可言嗎?這樣的生活有品質可說嗎?不是請您不煩惱,而是要看清它。如此就可以漸漸減少煩惱,以至於不再有煩惱!

一切成就從易起

人非不努力,只是覺得成功太遙遠;人非不上進,只是覺得成就太困難;人非不修行,只是覺得佛法太高深。有此錯誤的知見,不但障礙了自己,也常影響到他人。

老子說:「圖難於其易,為大於其細。」是說要解決難事,可從容易處著手;要成就大事,必從細小處做起。假如只想到結果,您可能會沒有信心;如果知道其由來,那麼困難之事,就不是難事。

因此說:「合抱之木,生於毫末;九層之台,起於累土;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」今之大樹,生於發芽的毫末,以此說明「大自小來」的道理。九層高台,基於筐筐泥土的累積,以此闡述「高從低來」的根據。千里之行,開始於一步一步的走來,以此證明「遠就近來」的事實。

依學問來說,要背一部《成語字典》是難事,但天天只背一句,便是易事;要背《唐詩三百首》是難事,但日日只背一首,便是易事。只要如此去做,過了幾年,要成為一位有學之士,並不困難。

就工作來論,事業要成功是難事,但只要按部就班去學習成功的條件,如基層員工,中堅幹部,高階主管,領導管理,投資經營等,便是易事;只要虛心學習,腳踏實地,過了十年,要變為成功的人士,並不困難。

從修行來看,證悟成佛是難事,但一句一句的念佛,便是易事;只要願意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遠離一切攀緣,時時老實念佛,總有一天,會達到一心不亂,而開悟見性。所以說: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。」

我們若深知之理,而不去力行,亦是枉然。只要從簡單處去行,從近處去做,那麼天下就無困難的事;但不可輕忽一切,雖然前方美麗燦爛,但近處確有種種的陷阱,稍一失神,將功敗垂成,故老子最後告誡:「民之從事,常於幾成而敗之;慎終如始,則無敗事。」所以凡事當慎始慎終,始終如一,才會有所善終。

有無得失盡無礙

世間的事,並無法樣樣如我們所願,因此要看清它的道理。常人一生都在「有」「無」打轉,有也苦,無也苦,有無得失都痛苦。實不知“無中生有,從有自無”,有無盡是無常不實的真理。世人為何在有無之間打轉,總是陷入其中而不自覺。

無子女的人,求菩薩賜給兒女;若子女不肖,則悔不當初。無結婚的人,希望有個依靠;若遇人不淑,則後悔莫及。無事業的人,想要有所成就;若不如預期,則鬱鬱寡歡。無房產的人,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地方;若繳不出貸款,則遭銀行拍賣。無名利的人,莫不汲汲營營於追求;當有權有勢之時,則感到失去自由和快樂。

凡夫處在有、無兩難,智者乃兩相無礙。有也好,無也沒關係,一切隨緣盡分;不取有,不捨無,有、無是緣起生滅的現象,故我們當以中道的智慧觀,來察覺這世間的變化,而非迷失於其中。若能明白此理,則能隨緣而安,隨順自在,心無罣礙。

因此,我們應於當下安住其心,明白因緣、條件,隨己之力,各盡其分。富貴安於富貴,貧賤安於貧賤;有安於有,無安於無。安心者有道,不安者無道,安於無所住,住於無所得,自然生其清淨之心,故「有」「無」皆無礙。

愚者不才,望有緣閱讀此書者,能相互共勉;也期盼人人皆有正知正見,將此觀念讓更多的人來分享喜樂!

二○○七丁亥年元旦達觀跋 

 

閱讀 14436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四, 12 三月 2015 11:00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