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觀心無常,讓你觀過,你就真的解脫了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都活在:「你是我養的,所以你一定得聽我的話,你一定得孝順我。」「你是我的員工,你就一定要盡心盡力為公司付出。」「我對你那麼好,你就得對我這麼好。」「我是你的長輩,你就一定得尊重我。」「我跟你打招呼,你就一定要回應我。」我們內在這種錯誤的概念很多。因為無常,你不要期待跟人家講早,他每次都會很高興地面帶微笑回答你:「你也早!」同理,你的孩子平常很乖,今天卻跟你頂嘴,你不喜歡,很痛苦,但他可能有情緒的問題。如果你有這個認知,你的心就很好過。 現在的人有很多心理疾病,嚴格來講,每個人心都有病,不快樂就有病。一般人不明白不快樂是一種病,更不明白執著是一種病,執著好的亦是病。一般人可以體會到某個人情緒很不穩定。很有情緒的人,我們常講他應該多一點EQ管理。其實不用管理,你只要知道是無常,就很容易釋懷。更嚴重的不是他有情緒,而是他常常躁動不安,就變成一種躁鬱症。或是他經不起挫折,內心有很深的恐懼感,他不是恐慌症,就會變成憂鬱症,更嚴重一點則變成精神分裂。這就是世間人所講的疾病,每個人都有病,只是你病得輕重而已。 你明白這個概念叫世間法,你只要好好地學心理學,或去學諮商輔導,或者你是個天性比較樂觀的人,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,但是你還不明白真理。真理是什麼?心本來會變化,心若是不能變化,就不叫做心。心隨著各種情況而改變,只要你明白,它反而不會影響你,否則你會很苦。尤其想修行的人,會修出毛病,甚至走火入魔,那就是知見和觀念不正確。 很多學佛的人常常會問:「師父,我念佛時,邊唸邊胡思亂想,怎麼辦?」或者:「師父,我誦經時,誦得很快,但還是會胡思亂想,怎麼辦?」「師父,我打坐時心都不能靜,怎麼辦?」怎麼辦?它本來就會變,這樣就好了!只要你能夠徹徹底底接受它,你內在的清淨就出來了。「師父,不是不胡思亂想,心才會清淨嗎?」這樣的概念是錯誤的。只要你願意接受外面的聲音,你的心是不是不會苦?比如,有的人很怕孩子吵,你比較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吵,卻難以接受隔壁的孩子吵。很奇怪,不都是孩子在吵嗎?同理,我覺得所有的女歌星唱歌最好聽的是鄧麗君,男歌星唱歌最好聽的就是費玉清,這是我個人的偏見。但是,假設我放一片你討厭聽的CD ,你就會聽得心浮氣躁、很煩。如果我放你喜歡聽的歌曲,你就覺得好舒服,好清淨。就像有些學禪宗的人聽到念佛就煩,他好像是禪淨勢不兩立。 你內在有沒有聲音?你只要能接受你內在的聲音,它就變成風雨中的寧靜。不要害怕你的念頭、妄想,只要你現在在做什麼,就一直專心地做下去。念頭起來就讓它起來,不要害怕、擔心,不要說:「我就要一直修,修到不會起煩惱,不會起念頭。」你這樣修會壓抑、會出狀況。就像有人很怕吵,所以他遠離都市,選擇到偏遠的、人煙稀少的地方,搬到山上。但如果以聲音來講,山上更吵。我晚上在睡覺,弟子都問我:「師父,你睡了沒有,你睡了沒有?」尤其有人聽到山上貓頭鷹的聲音,就像在說:「你是人,你是人…… 」修行不是內在不要動、不要起。你靜靜坐著,或看經典,或念佛,它起念頭,你就繼續念你的佛,它再起,你再念你的佛。就像外面很吵,但你還不是一樣過你的! 聞後思惟:如何不害怕念頭的變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