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27 五月 2004 04:05

莊子-鼓盆而歌

作者  簡安 出處︰莊子

◎原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鼓盆而歌

 

莊子妻死,惠子吊之,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。

惠子曰:「與人居,長子老身,死不哭亦足矣,又鼓盆而歌,不亦甚乎!」

莊子曰:「不然。是其始死也,我獨何能無概然!察其始而本無生;非徒無生也,而本無形;非徙無形也,而本無氣。雜乎芒芴之間,變而有氣,氣變而有形,形變而有生。今又變而之死。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。人且偃然寢於巨室,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,自以為不通乎命,故止也。」

◎大意

 

莊子的妻子死了,惠子前往弔喪,看見莊子正蹲在地上、敲著瓦盆唱歌。

惠子說:「你的妻子和你住了一輩子,為你生養兒女,現在老了、死了,你沒有悲傷、哭泣也就算了,竟然還敲著瓦盆唱歌,這不是太過分了嗎?」

莊子說:「不是這樣的,你聽我說:我的內人剛死的時候,我何嘗不悲傷呢?只是後來想一想,人本來是沒有生命的,不但沒有生命、連形體都沒有;不但沒有形體,甚至連氣息都沒有。但是在似有若無的變化當中,忽然有了氣息,氣息變化而有形體,形體再變化才有了生命。現在我的內人又變化成死亡,這就像四季運行一樣的自然,她已安息在自然的這個大環境中,如果我還為此悲傷痛哭,不是太不通達命理了嗎?所以我才不哭的啊!」

 

◎意涵

 

以佛法的角度來看,人是「神識」因著一念的無明而來投胎,因緣和合而生,因緣潰散而亡。

如果把人生放在無限的時間、空間之中去體驗,就知道人的一生只是短暫的存在,連這個存在也並非實有,因為一剎那間有九百生滅,不斷的在變化著,一切萬事萬物都以不同的形式、暫時的存在罷了!它不斷的死、不斷的生…生了又死、死了又生…所以何嘗有生?又何嘗有死?

莊子對生死的豁達,是因為他看到了真實相---有生必定有死,生死是同時的,生死不過是自然的變化!因為他看破,所以能放下,而無所罣礙!

 

閱讀 66822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