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21 五月 2015 09:04

金剛經六祖口訣講記-36

作者  釋達觀 / 講述  無念齋 / 整理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世尊為須菩提開示,到最後為他講最究竟意,即以佛法的本質,佛是人,法是法,我執和法執都不應該有,故佛法連一點執著都不可以有。所謂不執著,並非不要,所謂你不要執著你的事業,不是叫你不做事業;你不要執著你的家庭,不是叫你棄家庭而不顧。你要好好做你的事業,只是在做事業時,一分耕耘一分收穫,能做多少,你就全力以赴,能賺多少,那是你該得的。你擁有的一切,你要善用,自己夠了,該幫助別人就幫助別人。如果理解錯誤,你就會有問題,你常常會從事公益,反而棄你的家庭不顧。這樣是有詬病的,你不但不是在學佛,而且還在誹謗佛法:由於你個人的表現、言行、知見錯誤了,人家對學佛的產生一種錯誤的看法。上一次有一個人報名來參加兩天的禪修課程,我們第二天下午四點半就下課。結果當天晚上凌晨差不多一兩點,她的先生開車到山上來質詢我們他的老婆去了哪裡?我們是開放給大眾來上課,但他們下課我怎麼可能知道他們去哪裡呢?隔天他還再打電話來。到後來才知道他老婆禪修完之後,居然跑去打麻將。昨天有個同學跟我聊天,他說:「師父,我們雖然不算老同學,我們也跟師父學了快半年、一年了,但是為什麼感覺到我們的老同學好像言行也沒有什麼改變?」就怪我無德無能。但你們不改變,我也沒辦法。

            一樣的道理,大家在學佛法、護持佛法,但是言行表現出來的卻反而是在誹謗佛法。你們不要亂用佛法、錯解佛法,或是把人生的問題放著不管,一天到晚想要去研讀佛法。除非你要出家,你就專門研究佛法,不然你的工作一定不能放,你的家庭一定要照顧,你的人際關係一定要做好,而且你還要繼續深造、讀書。如果你要明白一切法都是佛法,我還是鼓勵你繼續讀研究所、博士。那一天有個同學說:「師父,我跟你學佛法之後,你覺得我還須要去出國嗎?」我說:「須要,你想去哪裡?」他說:「英國。」我說:「那你就讀劍橋大學,然後,再別康橋再回來。」

須菩提!於意云何?須陀洹能作是念:我得須陀洹果不?須菩提言:不也,世尊!

           連佛法都不可以執著,這時候世尊故意問須菩提。前面講過,度眾生不應該執著度眾生,同理可證,你修行不可以執著你在修行。我們常講:「上求佛法,下化眾生。」此兩者皆不應執著。以下要講的即四果怎麼修行的過程。你不要以為《金剛經》是大乘經,你就可以不按部就班。你還是要從初果一步一步來。

           [須菩提!於意云何?須陀洹能作是念:我得須陀洹果不?] 須陀洹是初果的意思。我們要修行進入狀況,一定要證悟初果。而且,證悟初果你就有所保障。你這一輩子不見得可以成佛,也不見得可以大徹大悟,但你這一輩子至少要把握證悟初果。初果是否很困難,那就見仁見智了。能作是念這四個字是重點,證悟初果的人,不能夠起個念說:「我已經證悟初果了。」當你起這個的念,你就不可能證悟初果。執著就是障礙,不執著才能超越。當你執著初果,你就永遠證不了初果。你能夠超越不執著,你才能夠證悟初果。

           我們俗語常講:「無心插柳柳成蔭。」當然,這句話不見得是修行。我們內在想要刻意怎麼樣?所謂刻意就是有為法,而前面已經講過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。當你刻意起個念,就是執著,你反而不能契入。內在坐著,清清淨淨就好,你根本不用想怎麼樣。那天我們到一個同學家裡去,剛好是颱風夜,山上也停電。吃飯之前,那個同學說:「師父,你們要不要聽音樂?」我說:「你既然想放音樂,就把你認為最好聽的音樂放出來給我們欣賞。」結果他就放了一片,叫卡農。聽了那個音樂,覺得心就靜下來了。佛法本來就很活潑,你在最自然的狀態,你心能靜就好。而不是刻意起個念頭說:「我的心要靜了,我就要盤腿。坐之前,先點個檀香。」這樣是多此一舉的。你做這個動作,你的心一定不會清淨。

           [須菩提言:不也,世尊!] 須菩提說:世尊,須陀洹沒有起這樣的念。

須陀洹者梵語,唐言逆流。逆生死流,不染六塵,一向修無漏業,得麤重煩惱不生,決定不受地獄畜生修羅異類之身,名須陀洹果。若了無相法,即無得果之心,微有得果之心,即不名須陀洹,故言不也。

           [須陀洹者梵語,唐言逆流。逆生死流,] 我們凡夫都是順流、隨波逐流。要修行的人不應該隨波逐流,也不當在生死六道中流轉不停,而應該修行超越三界。

           [不染六塵,] 看到不染六塵,就想到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。我們每個人都是人在紅塵,身心都染紅塵。六塵是「色、聲、香味、觸、法」。不染六塵即知色不執色,知聲不執聲,知香不執香,知味不執味,知觸不執觸,知法不執法。不染六塵這四個字不能一筆帶過,我們可以一直講,講到你達到這個境界為止。

            以知色不執色為例,我們最容易感受到的是眼看的、耳聞的。只要能夠看得到的東西,統稱為色。哪一種色影響你最強烈?有情的眾生影響你最強烈,而其中以人對你的影響最強烈。這一輩子成就於你的是人,阻礙於你的也是人,反正上天堂、下地獄都是人,當我們遇到人就完蛋了。我們這一輩子都在處理人的問題,故曰人事。我們所談的問題,無論是在學校讀書,一直到出社會,或是所有的群體活動,都是人的問題。這個問題你要探討,你沒有解決它,你一定不能成就。我們不能去逃避人。人常常是很可怕的動物。我們常常探討一個問題,一些畜牲道的眾生有時候很單純,你們看Discovery的節目,它們不會亂撲殺,一般肚子餓的時候才會去撲殺,撲殺的目的只是為了求基本的生存。但我們人不是這樣,我們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當我們的基本生存滿足之後,還有更多的慾望不斷地生起。接著我們為了去滿足我們的慾望,有意無意就傷害到其它的眾生。畜牲道的眾生果報受盡就會投胎,不一定會投生到更差勁的道。但人不是,人有時候會直接墮到阿鼻地獄。世間所有的學問都被佛法談盡,它可以涵蓋所有的問題。

            知色不執著色,這不是用人際關係可以解決的,也不是用卡耐基就可以解決的。包括孔老夫子對這個問題也覺得很棘手,所以他只能夠這樣講:「非禮勿視。」一般人非禮去看到,他層次不夠就會犯罪、造罪或生起慾望、邪念和淫念。但以佛法的角度,非禮勿視不能究竟,因為你什麼時候會看到什麼,你根本就不知道。比如,有的人可能住在高樓大廈,尤其是夏天很熱,她想:「我住在高樓大廈一個人。」她果然認為只有一個人,全身赤裸去洗澡,之後又全身赤裸走出來。因為她住十七樓,但她不知道有人住十八樓,而且看得一清二楚。如果有個人住在十八樓,他有一天想看星星月亮,卻不小心看到對面。請問,男眾穿衣服比較保守還是女眾?男眾。為什麼反而女眾穿衣服反而不太保守?為什麼設計師會這樣設計?男眾的領口很少很低的,但女眾的領口偏偏很低。這個問題是小問題,但你自己要注意,因為如是因就會如是果。

            我們講的色,其實是人和人之間的相處,這讓我們覺得無能為力,很挫折。你問:「到底要怎麼修行呢?一個修行人到底要不要去改變別人?」你這個問題能過關,所有的問題都能過關,你就一定能證悟,因為這個問題包括所有的問題。「我到底要用什麼角度來看人呢?我到底要用什麼角度來跟人相處呢?」我們喜歡這個人也是執著,討厭這個人也是執著,我們是很容易執著的。你時時刻刻都處在執著的狀態,只是你沒有察覺到。當你喜歡一個人,緊追不捨;當你討厭一個人,連那個人坐過的位子你都不想坐。人的嗔恨心很恐怖。你不理他也是執著,因為你執著,所以你選擇逃避,你並不符合法義,你是知色執著色。你常常會亂用佛法裡所講的不分別或無分別心,你會以為學了佛法之後就不應該分別,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。而是說:看到什麼,你都要清清楚楚,但是過了,過了就好,這就叫不執著。

            分別是「分別諸法相」,是「我清楚知道怎麼回事,知道現在是什麼狀態」。這個人很優秀,我看到他,知道這個人很優秀,所以我會讚歎他。但是當這個人走了,走了就走了,我不會故意留他,不會因為他很優秀,我就說:「你就多留下來吧,我想再多跟你聊一聊!」這個人你很討厭或你認為他很差勁、很不優秀,你要很清楚地看到他做了什麼事?而且你還要知道那是否是你的偏見或主觀或是你誤會他(你很容易誤會一個人)?你不能夠因為討厭他,就對他所做的事情全盤否認,你自己要檢討。對就是對,錯就是錯,他做了什麼事,你相當地清楚。但是,看到了,念過了,講過了,責備過了,過了就好,要不執著。不要責備完了之後,又很恨他、氣他,這樣很辛苦,心會很痛苦。有的人談戀愛會發狂,有的人嗔恨一個人會抓狂,這兩種人都是瘋子,所以天下有一大堆瘋子。

            我們再來談知聲不執聲,這個你要學習,因為你會常常聽到聲音,尤其是別人責備你、罵你、說你是非的聲音。當別人在罵你的時候,你要靜靜聽他罵,你看他在罵什麼?這樣你不會生氣,因為你的重點擺在聽他在講什麼?你可以去做試驗。一般人為什麼會生氣?一看到別人罵他,他就馬上生氣了。當別人罵你有道理,你不但不應該生氣,還應該很感激、很感恩:「居然有人願意告訴我我的缺點。」那是真正的忠言逆耳,你要找到這樣的人實在是很難。世界上的人不是冷漠就是虛偽,不然就是:「我才不要得罪你,我才不要跟你糾結。」所以沒有人願意跟你講真話。如果他罵得沒有道理,你可以觀察這個人的思想、程度、氣質、狀態,而且:「感謝你讓我觀察你。」如果有人講你的是非,而不是罵你,第三者講給你聽,一般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樣:「是誰講的?」就想把他揪出來,當面對質。這種動作就是生氣、憤怒、執著。

            你這輩子痛苦就在這裡,你應該找到答案、癥結,你應該跳脫出來。否則,你根本沒有辦法解脫自在,無法人在紅塵不染塵。理論你一定要先懂,接著你再透過修行。你也不要覺得這個理論很簡單,正知正見不是那麼簡單的。你上課的時候聽得好像很輕鬆,但一下課你的知見就沒有了,你遇到境界就倒了,因為你這樣的知見根本就沒有建立。你要不斷地生起這樣的知見,從每個念頭生,這叫正念。你念念都能如此,才能生起正見。比如,思想產生觀念,觀念就是念頭,而無數的觀念又形成思想。你對正見當一直思維,讓它一直內化,到最後遇到境界你的思想都是這種概念,你遇到任何境界都是有正見的。就像有同學問我:「為什麼要行深?」若是沒有行深,這個根扎不深,就像颱風一來,所有倒的樹都是根不深的。你要時時問自己:「我的正見建立了嗎?我可以遇到任何境界都以正見來看待嗎?」你現在加強的只是知的部分,還不是行的部分,但知就很重要,因為縱使你會被影響,如果你有正見,影響一下子就過去了。如果你的思想是正面的、慈悲的,是充滿智慧和清淨的,你不會久久地陷入於境界之中。但如果你還是一般人,你還是有情緒的動物,你還是有貪嗔癡,你會陷很久,這對你沒有好處,只是會增加你八識田中的貪嗔癡,種子會一直很深,一直熏習,一直下去。

            我常常看同學,我明明剛講,他一下課就亂了,尤其是同學彼此在一起的時候,我看得最清楚。如果當下棒喝,是棒喝不完的。我記得在民國八十幾年的時候,當我們在辦禪修,同學起心動念,我當下就會棒喝。但是到現在,我覺得好像棒喝不了,因為大家開始起反彈,我棒喝他,他會棒喝我。也就是說,和我在一起,願意讓我棒喝的人,當他念頭跑掉,我一棒就打下去,這樣的人不多。縱使有這樣的人也不能讓我棒喝太久,前面幾次可以,連續下去,他一定會惱羞成怒。很奇怪,我不能棒喝你,你又要聽我的課,這就是人性很矛盾的地方。也就是說,你不能接受我的建議,但是你還要聽我的課,你的內在是有矛盾的,是很衝突的:「師父的課講得不錯,但是講我的都講得不對。」內在的這種心相當地難以調伏。你想學,卻又不願意變成這個樣子。你會覺得:「怎麼會是這種狀態?」這是眾生的無明。你要把握自己,你要開始去練習,當你遇到境界的時候,知道這個境界,但是不執著這個境界。你遇到合理的,知道合理;遇到不合理的,知道不合理。禪宗的祖師在棒喝他的徒弟,合理是對下根器棒喝的,不合理是對上根器棒喝的,因為上根器才堪受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一向修無漏業,] 漏即煩惱,無漏才能沒有煩惱。一染上六塵,你就有煩惱。請問,你的眼睛有沒有長釘子?沒有!你的生命當中有沒有眼中釘?有!這實在是很不符合邏輯,這就是執著境界。我們總是這樣傷害自己清淨的佛性,傷害我們的內在,所以讓我們看不到事實的真相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得麤重煩惱不生,] 粗重煩惱即見惑,即錯誤的知見。細的煩惱即我們所講的思惑,即貪嗔癡慢疑。初果的須陀洹雖然粗重的煩惱不生,但他微細的煩惱仍是有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決定不受地獄畜生修羅異類之身,名須陀洹果。] 證悟初果就決定不墮三惡道,這樣的人證得須陀洹果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若了無相法,即無得果之心,] 就是因為認為有相,我們才會有得。若我們明白無相的法義,自然就無得果之心。我們要去修行成佛,到最後不是有個佛讓我們成。你們應該有看過類似《法櫃奇兵》(大陸譯《奪寶奇兵》)或《魔戒》一類尋寶的片子。我們就像要去尋寶卻還沒有得寶的人。尋寶的人就像要修行的人,就是行者。當你要去尋這個寶藏,一定要有一張藏寶圖,那就是經典。接著你就按照這個尋寶圖去尋寶,這一段過程就叫修行。經過重重的關卡,千辛萬苦之後,終於看到了寶盒。之後,你就會把它打開。打開之後,寶盒裡面居然是空的。這就是學佛。當你證悟的那一剎那,原來是無智亦無得。修行就是這種狀態。不是千辛萬苦把盒子打開有很多寶藏,而是原來是空的。但你也會很高興,因為終於放下你心中的大石頭,那就是無明,你終於破無明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[微有得果之心,即不名須陀洹,故言不也。] 差別就在這裡,執著你反而不得,不執著你才會契入。

何以故?須陀洹名為入流,而無所入,不入色、聲、香、味觸、法,是名須陀洹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何以故?須陀洹名為入流,而無所入,不入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是名須陀洹。] 須菩提自己深入去解釋。入流即入聖人之流,已經要進入覺悟的狀態。以凡夫跟四果對比,進入初果已經入聖人之流。而無所入不是說沒有入聖人之流,而是不入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不入六塵。

流者,聖流也,須陀洹人也,離麤重煩惱,故得入聖流,而無所入,無得果之心也。須陀洹者,乃修行初果也。

            [流者,聖流也,須陀洹人也,離麤重煩惱,故得入聖流,而無所入,無得果之心也。須陀洹者,乃修行初果也。] 簡單地講,離開煩惱,你才能夠入流。煩惱即無明,根本煩惱即貪嗔癡。你到底有沒有煩惱?當你在靜坐的時候,你把心靜下來看看你自己:你有沒有在擔心你被人家陷害?你有沒有在擔心你被人家誹謗?你有沒有在擔心你未來的前途?你有沒有在擔心一切對自己的危害?當你把心靜下來的時候,你會發現你的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恐懼,它莫名其妙地生起,而且很深很深,你不知道自己在恐懼什麼。你應該怎麼修行呢?你可以把自己看開嗎?也就是說,當你做對事情,或別人怎麼講你、怎麼中傷你,你都可以釋懷嗎?你怕人家中傷什麼?仔細去分析,你的恐懼是多餘的,但你依舊會恐懼。你最害怕別人說你什麼?人性是有弱點的,很多人以人性的弱點在掌控人性,你沒有辦法突破,你永遠都被他掌控。你內在有很多恐懼,你最害怕不是人家說你是壞人,而是害怕人家說你傻。你比較害怕人家說你偽君子還是害怕人家說你不孝子?有的偽君子還是會孝順,他不是對他父母偽君子。

           你應該靜坐,把你內在的恐懼看清楚。但你都不敢去探討。我所講的只是人家說你,而不是人家傷害你的身體、生命和財產,這你都受不了,你都會發狂。只被別人說一句話,有人就會上吊自殺以示清白,這是無能的表現。你們談東西很表面,不敢談出真心話。比如,有的人,你說他很差勁,他就笑笑:「你說我差勁,我就差勁。」你說他沒有用,他就說:「你說我沒有用,那我就沒有用。」但是你如果擊中他的弱點,他就會跳起來。你的內在有很多的地方是不能讓人家碰觸的。有時候你在保護、保密你那個內在。內在有一個東西,你內在就有很深的障礙,你就沒有辦法把心打開。你怎麼不去探討呢?你要勇敢地去面對你自己、走進你的內在。你的內在有很多問題,唯有你自己一把一把去打開你內在的鎖。 

 

閱讀 1952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