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嘉大師《證道歌》02
一、證實相
君不見。絕學無為閑道人。不除妄想不求真。無明實性即佛性。幻化空身即法身。
1、絕學:《註》絕世間之學,學無為之學也。世間之學,非出離故也;無為學者,非小乘有為。而是入大乘無為也。
2、無為:《傳燈錄》馬祖禪師示眾云:「道不用修,但莫污染。何為污染?但有生死心、造作趣向、皆是污染。若欲直會其道,平常心是道。謂平常心無造作、無是非、無取捨、無斷常、無凡無聖。經云:『非凡夫行,非賢聖行,是菩薩行。』
只如今行住坐臥,應機接物,盡是道。」
3、閑道人:《註》與道相應,不與塵勞拘繫,故名為閑。
4、《傳心法要》云:「沙門果者,息慮而成,不從學得。汝如今將心求心,傍他家舍,只擬學取,有甚麼得時?古人心利,才聞一言,便乃絕學,
所以喚作『絕學無為閑道人』。」
5、不除妄想不求真:《註》不落凡聖二途。小乘之人厭離世間生死,樂求界外涅槃。
學般若菩薩會萬法皈於自己。
6、無明:《圓覺經》云:「云何無明?善男子!一切眾生從無始來,種種顛倒,猶如迷人四方易處,妄認四大為自身相,六塵緣影為自心相。譬彼病目,見空中華及第二月。善男子!空實無華,病者妄執。由妄執故,非惟惑此虛空自性,亦復迷彼實華生處。由此妄有,輪轉生死,故名無明。」
7、無明實性即佛性:《壇經》簡曰:「如何是大乘見解?」師曰:「明與無明,凡夫見二;智者了達,其性無二,無二之性,即是實性。」
8、法身:指佛所說之正法、佛所得之無漏法,及佛之自性真如如來藏。
9、幻化空身即法身:《心地觀經》云:「常觀諸佛妙法身,體性如空不可得。」《楞伽經》云:「法身如幻夢,云何可稱讚?知無性無生,乃名稱讚佛。
PDF 講義 永 嘉大師《證道歌》02 2025-06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