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禪宗六祖 惠能大師 |
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 |
大鑑惠能禪師 |
中國禪宗五祖 弘忍禪師 |
有情來下種,無情花即生,無情又無種,心地亦無生。 |
大滿弘忍禪師 弘忍之思想以悟徹心性之本源為旨,守心為參學之要。門下甚眾,其中以神秀及慧能二師分別形成北宗禪與南宗禪兩系統;至後世,分衍出更多宗派。於高宗上元二年示寂(即於傳法後四年),世壽七十四。代宗敕諡「大滿禪師」。相傳著有五祖弘忍大師最上乘論一卷,或以為偽作。 |
中國禪宗四祖 道信大師 |
一切諸法,悉皆解脫,汝等各自護念,流化未來。 |
大醫道信禪師 |
中國禪宗三祖 僧璨大師 |
華種雖因地,從地種華生,若無人下種,華地盡無生。 |
鑑智僧璨禪師 |
中國禪宗二祖 慧可大師 |
吾本來緣有地,因地種花生;本來無有種,花亦不曾生。 |
神光慧可禪師 |
中國禪宗初祖 達摩大師 |
吾本來茲土,傳法救迷情,一花開五葉,結果自然成。 |
菩提達磨禪師 梁武帝普通元年(一說南朝宋代末年),師泛海至廣州番禺,武帝遣使迎至建業,然與武帝語不相契,遂渡江至魏,止嵩山少林寺,面壁坐禪,時人不解其意,稱壁觀婆羅門。 時神光於伊洛披覽群書,以曠達聞,慕師之高風,斷臂求法,師感其精誠,遂傳安心發行之真法,授彼一宗之心印,改名慧可。 經九載,欲歸西方,囑慧可一宗之祕奧,授袈裟及楞伽經四卷。未久即入寂,葬於熊耳山上林寺。越三年,魏使宋雲度嶺時,適逢達磨攜隻履歸西方。師之一生頗富傳奇,亦難辨其真偽。 師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、梁大同元年或二年等異說。又梁武帝尊稱師為「聖胄大師」;唐代宗賜「圓覺大師」之諡號,塔名空觀。 其弟子除慧可外,較著名者另有道育、僧副(一作道副)、曇林等。 關於達磨之禪法,據敦煌出土資料考據,古來作為達磨學說流傳之諸多著述中,僅「二入四行論」似為達磨真正思想所在。該書係以壁觀法門為中心,「二入」指「理入」與「行入」二種修行方法,理入屬於教理之思惟,要求捨偽、歸真,認識、解決問題;行入屬於教法之實踐,教人去掉一切愛憎情欲,依佛教教義踐行。 即禪法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之教義。又據楞伽師資記達磨傳中載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一書,係由達磨弟子曇林,將達磨言行集成一卷,另有釋楞伽要義一卷,二書皆又名達磨論,頗流行於當時。今一般作為達磨學說者有少室六門集、達磨和尚絕觀論、釋菩提達磨無心論、南天竺菩提達磨禪師觀門(大乘法論)、禪門攝要、少室逸書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