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
最新文章

暢談六祖壇經(1600)自性妄想

暢談六祖壇經(1600)自性妄想

  何為認識自己?我認識了我,才終於明白無我。我以前不認識我,一直在問我是誰,在尋找一個我:「我是什麼?我從哪裡來?我往何處去?我迷的時候在六道輪回,我開悟的時候去哪裡?」有「我」,你就會存在兩難。比如,救與不救,這是一個真實的實例。每年有很多人要去登喜瑪拉雅山,要等到適合的季節和氣候,他們才能夠攻頂。有一些人,縱使等到了那個季節,可是氣候變了,他們也無法攻頂。有一次,時節因緣條件都很好,有一個團隊正準備攻頂,卻看到路邊有一個喇嘛,躺在通往頂峰的路上。他們七八個人停下來商量:「到底要救還是不救?」你有沒有可能救了那個人,害死更多的人?因為你沒有到喜瑪拉雅山,所以你不知道。你到喜瑪拉雅山,你會循著白骨屍體走。 救與不救,你就會掉入兩難,救不是,不救也不是。怎麼做呢?因緣適合救就救,不適合救就不救,這就是因緣,而不是有一個「我」在救。有一個「我」,你就掉入兩難;沒有一個「我」,道理你反而看得很清楚。諸法是因緣生,他有救的因緣,我一定救;他沒有救的因緣,我當然就不救。不如此觀,你做任何事情都是兩難。從今之後,你講話要如理而生,要懂得諸法因緣生、諸法因緣滅,要把「我」的概念拿掉。牽涉到道德的問題,就是有「我」的概念。絕大部份學佛的都會想要救,也是有「我」的概念,就會落入兩難,因為他們所看到的因緣已經完全不客觀了。 以上這個案例曾在國外各個大學有過很激烈的討論。談這個案例,是想要告訴你,如果你有「我」,那就很困難。就像有一位母親,她有一個孩子,已經二十歲了。每次,孩子一有問題,都要向高利貸借錢。於是,她問我:「這樣的孩子究竟該幫還是不幫?」所有的問題都應該把「我」抽離。如果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,她就會掙扎。如果你不能夠以無我的角度來觀因緣,你站在各種角度,都會有問題,因為你的判斷不客觀,有時候你的善反而是惡的。而智者有時候看起來是無情,其實那才是有情,才是慈悲,而一般人看不出來。 假如有「我」,你必然掉入泥淖。任何問題都一樣,只要把你丟下去,你就會覺得很痛苦。談一個案例,就代表人生所有的案例都是兩難。何為中道?離兩邊,為中道義。你要有這樣的智慧,這不是空談,而是在人生中遇到,你要用你的智慧去處理,而不是以你的角度來看。我們為什麼不能開悟?因為我們一直有一個真實東西的存在,佛法中稱之為自性妄想,妄想有一個真實的「我」,且執著那一個「我」,故接下來產生佛法要談的我執和法執。我們談佛法,就是要談這二執。 有的人學了般若的空義之後,不知不覺就會掉入空執,所以才說「法尚應舍」,講的是有,「何況非法」,講的是空。有尚且不可執著,何況是空呢!這樣的解釋,才符合《金剛經》的意思。因為我們執著我、法,所以我們活在有一個「我」與我所:「我」就是我執,法就是法執,以為有一個真實的「我」,有一個真實的我的家人、朋友、財產、自尊心、名利等。因為我們活在這種狀態,所以內心才生起貪嗔癡。假如你沒有「我」,就不可能生起貪嗔癡;如果你沒有我所,就不會想要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。你想要財產更多,影響力更大,這些概念都是從「我」與我所而來的。 聞後思惟:你是否把自性理解成了「我」呢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99)不離世諦

暢談六祖壇經(1599)不離世諦

  學佛法不可以停留在唯心論,即沒有事就停留於沒有事。比如,地球污染了,你開悟了,也是要改變環境,也還要處理。所以,開悟之後,還是要莊嚴佛淨土。開悟不難,開悟之後,才有很多事情等著你去做。 不懂緣起,你就沒有智慧。所有的道理皆如此,世尊說解脫是一個結果,解脫要具備八個條件,就是八正道;要行菩薩道,要具備六個條件,就是六度,六波羅蜜。同理,你要成功,須具備哪幾個條件?道理是很清楚的,但你可能沒有想過。那一天,有一個學生剛晉升主管,他問我如何領導這家公司,我問他:「很簡單,你知道八正道嗎?」他說:「師父,我知道。」我說:「你所學的是學道的八正道,那麼,你瞭解世間的八正道嗎?」出世間法的八正道,重點在於滅苦;世間的八正道,在於趨善。這是世間和出世間最大的差異性。簡而言之,你要解脫就是要滅苦,但在世間你要趨於善果,比如你的人生想過得更好,你的家庭想要更幸福,你想要過得更快樂,你的事業想過得更好,都是趨於善果。家庭、公司、道場皆有其八正道,你要能夠懂得。 學了《壇經》,會用就是一種修行,就是一種智慧。懂一個概念,以此類推,一通百通,所有的道理皆如此,即是一即一切。如果你只單純學到一個概念,而它只適用于佛門或修行,那它就是有問題的。第一義諦不離開世俗諦,離開世俗諦就沒有第一義諦可談,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你學到最後,常常卡在兩邊,上不上,下不下,本來會的,學佛後反而漸漸不會了。本來會處理,學了佛之後,到底要不要,不知道會不會落一邊,你就會綁手綁腳。這種現象很普遍,比比皆是,還不如不學。那就是因為不明白世間、出世間是通的,故兩邊都不通。 幻有,你不要覺得很簡單,也不要以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一言而概之。吃飯是虛妄的,你還是要吃;睡覺是虛妄的,你還是要睡;欠人家錢是虛妄的,你還是要還。世間的一切雖然都是虛妄不實的,但卻可以讓我們欣賞與應用。這盆花是虛妄的,可以讓人欣賞;我的話是虛妄的,但它亦可以啟發人心。你看東西一定要周到,就像水中月,水中確實有一個月亮的影子,我確實可以看得到,我也可以欣賞,但是我知道撈不起來。所以,不可以因為是虛妄的,就對它不用心,否則就錯用心了。我們要瞭解現象的真相,就應該如實去觀這樣的因緣。 你要瞭解中道的實相,就一定要懂緣起性空的概念。我們為什麼不能開悟?因為我們始終都認為有一個真實之物存在,包括科學家也在找。當今的科學家找到最後,其中有一些人不得不相信有神,甚至認為這是最終的答案。有一些科學家之前不信教,但到最後,他們認為有神,小至一個電子、分子、原子甚至誇克,大至太陽系、銀河系、宇宙,好像有一個規律,讓他們搞不清楚,於是他們認為背後有一股可稱為神的力量。 科學家在找有一個東西,我們亦是如此,我們之所以會投胎、轉世,一定是認為有一物。這個概念,在很多人的腦袋中是根深蒂固的,這叫做自序化,自序就是自我,他對現象不瞭解,所以到最後,他不是認為有一個「我」的存在,就是有一個神的存在。就像當今的科學家,智商高於一般人很多,窮極一輩子,都不見得能找到真實的答案。這就是他們的因緣。如果他們有機會接觸佛法,也要看他們的因緣,佛法論述有很多概念,佛法有一派是主張主體論的。 聞後思惟:如何善用幻有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98)緣合故有

暢談六祖壇經(1598)緣合故有

  假如沒有做人的基礎,要把佛法學好就太難了。《金剛經》學完了,假設你還不接地氣、不踏實,就要好好談談《論語》。因為我們過去無知,如今何期有幸,佛法難聞今已聞,有機會從無明變成明。我們不知道實相,實相是一切真理的本來面目,即是中道。何謂中?中即是正。中道就是正道,你們要行正道,就是行中道,所以不可以偏。 要瞭解中道,就應該瞭解緣起性空的道理。緣起有,自性空,談空時,一定要先談有。如果你不做事,不處理事,一天到晚談空、談無所得,這是沒有意義的,你會落入偏空。尤其學禪宗或般若的人,最忌諱落入這個陷阱。所以,我們一定要談事。比如,百丈禪師一日不做一日不食,他很認真做,一天做到晚。縱使他老了,他還是親自拿著鋤頭。弟子把鋤頭藏起來,不讓他做事,他就不吃飯。假如他的內在不空,他就沒辦法。 真正的累,不是做事情累,而是心累。上課或教書不會累,但是如果心有分別、執著就會累。為什麼我可以連續教十天?因為我覺得是聊天,教是這樣聊天,不教也是這樣聊天。如果每一節課都要準備、研究、找話題、找題材、找公案、找案例,那我就累死了。 緣起的現象,是「有」:有因,有緣,有果,有報。如是因,即如是果。「有」的現象不簡單,因為以後你要去度眾生,就應該了知一切眾生。要瞭解一切眾生,這種智慧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,要等到方便道的時候。你要先懂得般若道,等到覺悟之後,你有能力了,再去學習方便的智慧。 問題是,只要是緣起之法,就一定沒有一個單一的、主宰的、不變的,也沒有所謂的永恆。自性空,自性簡稱就是自我,即是沒有一個「我」。故,緣起性空亦可稱為緣起無我。在《般若經》中講「緣起有自性空」或「緣起有無自性」,其義皆是一樣的。 緣起的現象不是只有一個因緣合和的概念,常常有同學問我如何觀緣起。有的是理上說,但事上你還要懂。所謂理上說,緣生就必然緣滅,所以要看到無常的法則。只要是無常,必然是無我,因為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東西。只要是無我,必然就是無生。所以緣生實無生,緣滅實無滅,故無生無滅,就見如來。「如來」就是此意,即不生不滅,無來無去,這是理上說。現實的人生並非只停留於這種狀態,懂這個道理,只是告訴你,你的心不執著。但是,你要處理事情。那些複雜的關係,各種現象,每天都在發生。你要講得出來,不是只會談道理。 一件事是什麼因緣產生的,你要看得出來。比如,你說:「孩子什麼事情都不跟我溝通。」其實,你說的是錯的。孩子跟你講過很多次,你都沒有能力回答他,久而久之,他就不願意跟你講了。他從小就問你:「我從哪裡來的?」你回答:「從我肚子裡跑出來的。」他又問你:「有沒有外星人?」你說:「我也不知道。」他又問你:「人為什麼會這樣呢?」你也說:「我也不知道。」很多父母還會說:「你長大就會知道。」拿這句話搪塞。 你講話實在是太無趣了,都講一些無聊、囉嗦或沒有意義的話,孩子怎麼會願意跟你講話呢?比如,他問你:「我畢業之後,你看我是創業比較好,還是去上班比較好?」比如:「我是要按照我的興趣理想去做,還是要賺一點錢再說?」他有各種問題,如果從一開始跟你聊天,你跟他講話很投機,他就會找你聊天。但是,你不會聊,因為你的心沒有智慧,你不知道跟他如何說。你講的常常模淩兩可,或是不置可否,誰願意跟你談呢?因為你不懂緣起,你就不懂得跟他分析道理,剖析為什麼。如果你懂得緣起,家庭、企業的問題,包括社會的現象,你都可以透過各種方式來探討、說明。 聞後思惟:你能夠從緣起的角度去體悟性空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97)互為因緣

暢談六祖壇經(1597)互為因緣

  除了正語,你講的每一句話,都不應該是你的看法 、想法,而是要符合真理,否則你就不如法。比如,人與人的關係很複雜,此有故彼有,此無故彼無,互為緣起。對於所有的問題,你都會問應該如何處理,比如,與老闆處得不好、與同事處得不好、與婆婆處得不好、與子女處得不好,應該如何處理。如果你懂得一個法則,天下所有的事,你都知道如何處理。如果你懂,一切的課你都可以上,從企業到家庭皆是如此。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心,你要處理所有的關係,一定要知心。 我教課,口才比我好的人有一大堆,只是因為我知道你的心而已。要與人溝通、協調、交流,和別人在一起,都要知道對方的心。有言道:「相愛容易相處難。」相愛只是一時衝動,相處就不是一時。你們也不是一時衝動來聽《壇經》的,也不是為了好奇而來的。知道別人的心,才能夠善解別人,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、說什麼、做什麼,他為什麼會如此要求。溝通也好,談判也好,是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跟他談。一般人卻非如此,每個人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,這就不是溝通,而是拔河。 為什麼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」?不懂心,沒辦法談。不是只有修行才談心,只要你是一個人,你就應該好好認識你的心和別人的心。因為你是和別人一輩子在一起的,你不明白別人的心,你這一輩子如何能幸福、快樂?你如何能成功?又如何能開悟自在呢?那是了不可得的。除非你反對這個概念,否則,當務之急,學習是人生第一步,但學習第一項是要學習認識自己的心,接著才去學做人做事。我們談做人做事,但是常常都是學「術」,學技巧,而不學道。比如,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,事情應該怎麼做,接下來見人說人話、見鬼說鬼話。學「術」,學方法,只是一時有用,不適用於所有人。縱使對一個人有用,那也只是剛開始有用,後來就沒有用,因為人心善變。而且,各種人心太複雜,所以你要明白那個道理。 所有的關係如何處理?表面上太複雜,其實就是彼此關係的問題。所以,佛很有智慧,講彼此,講緣起。你只要知道這個概念,你可以清清楚楚地聽到別人所有的問題。比如,何為觀因緣果?你現在的問題就是果,也就是一個現象。比如,遇到問題如何處理?孩子不讀書,一天到晚在玩電動玩具,或丈夫賭博,或太太一天到晚都在購物,或公司不團結,員工不配合,或主管無能。表面上,問題是森羅萬象,但請你觀因緣。你只要能夠正確地找到什麼因、什麼緣,我就恭喜你,答案就在問題當中。問題就是煩惱,答案就是菩提,煩惱即菩提。由此,你就可以清清楚楚知道發生什麼事。孩子不是不喜歡讀書,孩子之所以不讀書,有可能有他的各種想法。但是,他的各種想法不見得是錯的,因為人生不是唯有讀書這一條路。 聞後思惟:與人相處,你懂得觀察他的因緣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96)自我學習

暢談六祖壇經(1596)自我學習

  你常常講一些不正語的話,但卻不習慣講正確的語言。何謂正確的語言?肯定的話,讚美的話,安慰的話,善解人意的話,鼓勵的話,啟發的話。有心無心都不是重點,重點在於能夠鼓勵別人、啟發別人。你佛法學到什麼程度?你能學到在日常生活中用嗎?從早到晚,就是這樣如實地生活,做正確的應對進退,能夠隨緣盡份,又能夠隨緣應變。 該怎麼做就怎麼做,該怎麼說就怎麼說,內心總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被外界影響就是定,知道如何處理事情就是慧,本身又能夠平等對待就是慈悲。你只會背一些名相,什麼不綺語、不妄語、不兩舌,我不是叫你這樣背,而是生活就要會用。天生一張嘴,不是吃東西就是講話。所有的問題都是人與人的關係,最直接的就是語言溝通。 你們拼命學,拼命把佛法知識塞進去。讀聖賢書,都講一些廢話,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。講沒有意義的話,一般人覺得好像無傷大雅,好像也沒有什麼罪過,別人也不會說他錯。談修行,就是要切合實際,而且那是很親切的,學了馬上就能用。你還在等什麼?你要等到開悟再開始講話嗎?我只是講其中一個例子而已。 我們都沒有符合緣起。從講話,就能夠知道你的內心世界,就能夠知道你學得好與不好。你沒有消化,所以你不能觀機逗教,你不能隨緣應化,不能針對不同的人,各種不同的狀態,依他的情形而講話。你不會講話,所以你就沒有人緣,你就不得人心,你和別人的關係就不好,別人就不會接近你,你就沒有機會弘法利生。 知過,人這一輩子最大的過失就是無知。無明,就是不明白,所以又簡稱無知,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不認識自己是緣起無我,不認識一切眾生是因緣合和,不認識這個世界是無盡的緣起。我們為什麼會無知呢?因為沒有大徹大悟的人告訴我們。所謂鐘不敲不響,如果你不願意學習,你什麼時候才有機會聽到真理呢?學習,是人類最重要的第一步。而且,學習不只有這一輩子的事。「活到老學到老」談的只有這一世,而在人生的過程中,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。假設你沒有展開,你的無明一定不能破,你只會越來越無知而已。 光是來上課,不算是好學。一個好學的人,是懂得去思考,懂得請教別人。不論他思考、請教,都不可以信以為真,所以他還要去印證。要當一個好老師,一定要當一個好學生。當一個好學生不是拼命學,而且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,就是自己懂得如何學習。很多學生跟我學了二十年,但是依舊不知道如何學習。一個人知道自己如何學習、如何成長,縱使沒有老師、師父,他也一樣會自己教自己。這樣的人不簡單,叫做自學。但問題在於,有的好學生,他的好,講好聽是配合老師,其實他是依賴老師。萬一老師死了怎麼辦呢? 上了《壇經》,就有當教授的學生寫了一篇《從般若智慧談企業管理》。所謂管理的哲學,最高的境界是自管自理,這樣才能自立、自治。不是別人透過各種獎罰制度來管你,那是你的人生,你要懂得如何自我管理、自立自強,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管理如此,學習亦複如是。你不懂得如何自我學習,你純粹聽課,要進步是很困難的。很多人,師父講了才知道,師父沒有講的就不知道。你要突破無明,首先一定要學習,學習聖人和經典的智慧。 聞後思惟:你平時是如何學習的?  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95)守其初心

暢談六祖壇經(1595)守其初心

  菩薩道的精神當然是正確的人生觀,儒家亦是兼善天下的精神。這樣的觀念,你走到全世界,沒有人說是錯的。但問題在於,你如何保持這種初心,從一發菩提心一直到未來際的生命,你這樣的心都不退失,這才是重點。問題是:第一,這樣的心不容易持續;第二,這樣的心很容易隨著境界產生各種變化。關鍵在於,我們的內心是有障礙的。 談《壇經》談修行,原則上是「不除妄想不求真」,但是有個重要的概念:你應該很清楚地看到你的現狀,那是有障礙的。這個障礙不管是什麼,原則上是因為你執著,所以它就存在。你如何突破這些障礙?雖然烏雲如夢幻泡影,雖然太陽亦非實非虛,但問題是,你如何拔雲見日? 六祖曰:「改過必生智慧。」這句話很踏實、很落地,任何人都能清清楚楚,不管學佛與否。這些過即是你的障礙,當這些障礙都消失之後,當然就「歇即菩提」。這句話要落實,有三個次第:知過、改過、無過。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修,但這樣修是很清楚的。《壇經》無相頌中也有一句話:「苦口的必是良藥,忠言的必是逆耳。」你一定要聽得下去。有言道:「凡夫無過,聖人多過。」一個凡夫看不到自己的過失,更沒有能力看到自己的邪見。在社會上,你能看到一種情形:每個人都互相指責對方的過失,否則就說別人的是非或批判別人。 做事情要有成果,少一個因緣都不可以,故稱為因緣合和。你們修行符合八正道嗎?八正道中,一般人修行專修兩個,要麼就專攻正見和正思維,喜歡讀書、研究學問的,都會專攻這兩個,要麼就專攻正念和正定,那是喜歡修行的人。諸法因緣生,你要解脫就要具足八正道。 學佛,你為什麼不和現實結合?為什麼不與生活結合呢?心很重要,但問題在於,你的心是無形無相的,你要透過言行表現出來。你與家人在一起,家人是看你的言行;你在公司,老闆同事是看你的言行;你在道場,別人也是看你的言行。你說你的意境很高,但言行展現卻亂七八糟,可見你的意一定是偏差的。正語很重要,能夠講出正確的話的人太少了。一般人都是正確與不正確的話同時講。 什麼叫做正確的話?第一,不要講否定的話,有很多人一開始就否定別人。不要否定你的孩子,不要否定你的另一半,不要否定你身邊的人,否定的話沒有人想要聽,縱使你講對。你否定他,就是你不尊重他。第二,不要講失信於人的話。我們一天到晚信口開河,從孩子開始騙。父母親答應孩子多少事,比如:「你這一次考前三名,我就帶你到迪士尼去玩。」你怪孩子不聽你的話,對你不孝,那是因為你無數次失信于孩子,而你卻從來不知道。孩子日積月累記在心中,他對你的話已經不信任了。但是,很多父母完全都察覺不到。 你這一輩子已經騙別人太多次了,人無信不立,你一天到晚食言而悔。為什麼我們的話很容易輕率地講出去呢?因為我們人很沉不住氣,所以很藏不住自己的嘴。容易脫口而出的人,就是內心不穩定的人。聽一個人這麼講話,就知道他不會成就大事。話只要說在前面,做只要做在後面,就常常會失信於人。最好是做在先、話在後,則不容易失信於人。話說在前面,再找各種理由藉口,尤其是學了佛,說:「諸行無常。」學到最後,你們會亂用,也不承認錯誤,也不認輸,也不承認自己無知。還有,不要講是非,道別人長短。 聞後思惟:你的修行能落實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94)從有入手

暢談六祖壇經(1594)從有入手

  如果與自己的關係處理不好,所有的關係都會處理不好。有人問:「《壇經》是頓教法門,不知道如何修?」修行一定要在生活中。從《金剛經》一開始,世尊從托缽一直到還至本處敷座而坐,這就是生活。禪一定沒有離開生活,故稱為生活禪。若不懂得生活禪,你的生活一定很淒慘。假如你不從「有」下手,而直接從「空」下手,常常都會空談,且不切實際,會變成狂禪或懶惰禪,好像什麼都不執著,其實你是什麼都不管,什麼都不想做。 談不執著,要從「有」來談。譬如,你很有錢,你才有資格說你不執著錢;你很有名,你才有資格說你不執著名利。像陶朱公本來從政,後來從商,但他七次聚財七次散財。他有能力掙很多錢,也有能力將那些錢拿出去幫助別人,且還有能力再賺。七聚七散,你們誰有這樣的本事?比如,有一個人很有社會地位,他如日中天,有一天他甘願急流勇退,過著平淡、默默無聞的生活,他才有資格說他不執著名利。 你看看自己,假如你什麼都沒有,你說你不執著,那就糟糕了,那就變成一個藉口,因為你根本沒有出息、沒有用。十個學佛,有八個學偏。有學教理的人,可能會落於爭論,或落入一種學術的研究。沒有學教理的人,可能流落變成一種信仰,甚至讓佛法對社會大眾產生一種誤會和偏見。比如放生,到底是放生還是放死?有的人沒有生態的觀念,也沒有自然界平衡的理論,有時候放生等於放死;有時候連毒蛇也放,毒蛇咬到別人怎麼辦?有時候放生會破壞生態,反而讓生態失去了平衡,讓更多生命因無法生存而死亡;有時候因為有人要放生,才會有商機,有些商人會專門去抓來讓人們放生。這種種觀念,反而讓有些人對佛教產生排斥。 有修的人,都有可能修錯,又何況沒有修的人呢?比如,有很多同學常問我:「心如何才能夠靜下來?」我就問他們:「心靜下來的作用是想要幹嗎呢?」心是放在蒲團上的嗎?你們可能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。修止不是目的,持戒亦非目的。你們可能不明白其真正內涵,心不是拿來靜在那邊,也不是拿來放在蒲團上的,心是拿來用的。 你要明白,你在修行的過程,你到底是為什麼。像六祖一開始就講「但用此心」,文殊菩薩講「善用此心」,心是拿來用的,但很多修行人害怕他的心亂動,所以希望心能夠靜下來。第一,靜下來不是目的;第二,此靜不是真正的靜,只是動靜的靜,而非清淨的凈。 善用這一顆心,把這一顆心用對,你就是修行人。折磨自己一定是不對,折磨別人更不對,傷害一切萬物就更不用談了。用錯,就是傷害自己、傷害別人、傷害一切萬物。若用這一顆心善待自己、善待別人、善待一切萬物,你就是用對,而且你已經直接在行菩薩道了,只是用的層次分為有住與無住。 福德與功德是不一樣的。有同學問過我:「為什麼寺院都寫功德箱,不寫福德箱?」如果你佈施一千元,希望家人能夠平安,就叫做福德。另一個人看到菩薩,合掌頂禮三拜:「一拜供養佛,二拜供養法,三拜供養僧。」拜完,看到口袋中有一千元,就投下去,這算是功德,但還不能算是自性功德。如果你要有所區別,你在做一件事情,就看求還是不求。 聞後思惟:你做事有全心全意嗎?  
暢談六祖壇經(1593)傳法顯宗

暢談六祖壇經(1593)傳法顯宗

 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龕,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。門人憶念取首之記,遂先以鐵葉 漆布固護師頸入塔。忽于塔內白光出現,直上沖天,三日始散。韶州奏聞,奉敕 立碑,紀師道行。 師春秋七十有六,年二十四傳衣,三十九祝發,說法利生三十七載。得旨嗣法者 ,四十三人;悟道超凡者,莫知其數。達摩所傳信衣,中宗賜磨衲寶缽,及方辯 塑師真相,並道具等,主塔侍者屍之,永鎮寶林道場。流傳《壇經》,以顯宗旨 ,興隆三寶,普利群生者。 「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龕,」善於塑像的「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。門人憶念取首之記,遂先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。」之前六祖大師就有預言,未來有一個姓金的韓國人為了供養六祖,要來取六祖首級,故弟子要先做好防護措施。 「忽于塔內白光出現,直上沖天,三日始散。」韶州地方官員將這樣的神跡上報,故為之立碑。像這樣的事蹟,都是當時人所記載。有的人不相信,就像有的人說他有看到,有的人說他沒有看到。不必爭論有與沒有,你說有看到就有看到,你說沒有看到就沒有看到。就好像當今有很多高僧,當他們火化之後,有的人說:「我看到天上有蓮花。」有的人說:「我連地上一朵花都看不到。」這如何爭辯呢?看每個人的因緣。「韶州奏聞,奉敕立碑,紀師道行。」神會請王維撰六祖碑銘,記述六祖之道行。後人柳子厚、劉禹錫亦有碑銘。 六祖大「師春秋七十有六,年二十四傳衣,」在獵人隊十五年,「三十九祝發,」開悟後才出家的,「說法利生三十七載。得旨嗣法者,四十三人;悟道超凡者,莫知其數。」此記載是事實,不是虛構,亦非誇大其辭。有那麼多資料與公案記載,尤其是《景德傳燈錄》。禪宗才是中國佛教的特色。得六祖的頓教法門的有四十三個人,這樣的成就很稀有,祖師大德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,沒有一個人超過他。一般只要度一個人開悟,就已經很了不起了。來跟六祖大師請法而開悟的人很多,不見得全部都有記載。每次看到這一段,我都是肅然起敬,認為六祖很了不起,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稱六祖大師為佛,讚歎他道:「何其嶺南有佛出世。」你不要誹謗《六祖壇經》,要好好地讀。 「達摩所傳信衣,中宗賜磨衲寶缽,及方辯塑師真相,並道具等,」這些東西皆是鎮殿之寶。「主塔侍者屍之,」「屍」即保管,至今仍然保管得很好。「永鎮寶林道場。」「寶林道場」就是南華寺,「塔」中有一個侍者專門照顧。「流傳《壇經》,以顯宗旨,興隆三寶,普利群生者。」流傳《六祖壇經》以顯禪宗的頓悟法門,讓「三寶」從此更加興盛,讓佛法正法流傳,讓僧人有所依據,度化及利益更多眾生。 聞後思惟:什麼是《壇經》的宗旨呢?    

最新影音

金剛經實踐 75-3 2024.03.17 午

金剛經實踐 75-3 2024.03.17 午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: 你們不要以為,如來在度化眾生時,會有『我應當度化眾生』的念頭。 (一)、當作之事:1 善惡分明。 2 隨順因緣。 3 做好此事。 (二)、作時之心:1 不執此事。 2 不執過程。 3 不執結果。 (三)、人生要事:1 人生 2…
金剛經實踐 75-2 2024.03.17 早

金剛經實踐 75-2 2024.03.17 早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: 你們不要以為,如來在度化眾生時,會有『我應當度化眾生』的念頭。 (一)、當作之事:1 善惡分明。 2 隨順因緣。 3 做好此事。 (二)、作時之心:1 不執此事。 2 不執過程。 3 不執結果。 (三)、人生要事:1 人生 2…
金剛經實踐 75-1 2024.03.17 早

金剛經實踐 75-1 2024.03.17 早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: 你們不要以為,如來在度化眾生時,會有『我應當度化眾生』的念頭。 (一)、當作之事:1 善惡分明。 2 隨順因緣。 3 做好此事。 (二)、作時之心:1 不執此事。 2 不執過程。 3 不執結果。 (三)、人生要事:1 人生 2…
金剛經實踐 74-3 2024.02.25 午

金剛經實踐 74-3 2024.02.25 午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對佛法的理解:心法、緣起法。 二、對實相的理解: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 三、對空義的理解:龍樹菩薩的思想影響了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,因而後世稱為「八宗共祖」(大乘佛教中主要的八個宗派:三論宗、法相宗、天臺宗、華嚴宗、禪宗、淨土宗、密宗、律宗)    依《佛光大辭典》解釋如下: (一)業感緣起,如《俱舍論》所說。謂諸法之緣起係由於業力所感之故,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,此果報亦為業,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,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。  (二)賴耶緣起,為法相宗基於《解深密經》、《瑜伽師地論》、《唯識論》等所說。謂業力係來自於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中所執持之種子,此種子遇緣則生起「現行」,復由現行熏染種子(稱新熏種子),其後再遇緣則更生現行,自現行又熏種子,如是輾轉依存、互為因果而無窮無盡,故知阿賴耶識乃一切萬法開發之本源。  (三)真如緣起,主要係依據《大乘起信論》而說者。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,然溯其根源,則為含藏真如之如來藏心;諸法係真如由無明之緣而起動,猶如海水本自湛然,然由風之緣而產生千波萬浪,翻騰不已。 (四)法界緣起,此係華嚴宗基於《華嚴經》所說。謂萬法相互融通,以一法成一切法,以一切法起一法,主伴具足,相入相即,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。 (五)六大緣起,此係密宗所說。謂一切諸法皆由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等六大遇緣而生起者。  除「性空緣起」外,餘者皆可作為「自性緣起」,存在著形上學的本體預設,「空」、「有」之間的紛爭或也在此。 1、有宗:本來是佛。《華嚴經》云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、執著而不能證得。」《圓覺經》說:「一切眾生,本來成佛」《集註》「人人具足,個個圓成,本來是佛,與佛無異。」傅大士云:「夜夜抱佛眠,朝朝還共起,起坐鎮相隨,語默同居止,纖毫不相離,如身影相似,欲識佛去處,祇這語聲是。」  《傳燈錄》有一則公案,異見王(印度國王)素不信佛教,菩提達摩派弟子婆羅提尊者度化他,對話如下:異見王問曰:「何者是佛?」婆羅尊者答:「見性是佛。」異見王問曰:「師見性否?」婆羅尊者答:「我見佛性。」異見王問曰:「性在何處?」婆羅尊者答:「性在作用。」異見王又問:「是何作用,我今不見?」婆羅尊者曰:「今現作用,王自不見。」異見王再問:「於我有否?」婆羅尊者曰:「王若作用,無有不是;王若不用,體亦難見。」異見王又問:「若當用時,幾處出現?」婆羅尊者答:「若出現時,當有其八。」異見王問曰:「其八出現,當為我說。」婆羅尊者偈曰:「在胎為身,出世為人,在眼曰見,在耳曰聞,在鼻辨香,在舌談論,在手執提,在足運奔。遍現俱該沙界,收攝在一微塵,識者知是佛性,不識喚作精魂。」王聞偈已心即開悟。 2、空宗:《中論》:「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」 3、融通:《涅槃經》:「十二因緣名為佛性。佛性者即第一義空,第一義空名為中道,中道者即名為佛,佛者名為涅槃。」 4、方便:《法華經》說:「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,除佛方便說,但以假名字,引導於眾生,說佛智慧故。」 「空性」與「佛性」兩大概念之間,在印、漢、藏佛教思想史上早有廣泛討論,包括近來學界亦有諸多反思乃至論辯。本文以聖嚴法師觀點為主,在漢傳佛教的脈絡底下作探討,先介紹近代漢語學界三種觀點:第一以太虛法師為例,佛性高於空性之說;第二以印順法師為例,概述空性高於佛性之說;第三以牟宗三先生為例,說明佛性與空性不同,但卻互補的立場。對上述三種觀點,聖嚴法師顯然有不同看法,他認為佛性即是空性,佛性和空性相通,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。(法鼓佛學學報)…
金剛經實踐 74-2 2024.02.25 早

金剛經實踐 74-2 2024.02.25 早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對佛法的理解:心法、緣起法。 二、對實相的理解: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 三、對空義的理解:龍樹菩薩的思想影響了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,因而後世稱為「八宗共祖」(大乘佛教中主要的八個宗派:三論宗、法相宗、天臺宗、華嚴宗、禪宗、淨土宗、密宗、律宗)    依《佛光大辭典》解釋如下: (一)業感緣起,如《俱舍論》所說。謂諸法之緣起係由於業力所感之故,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,此果報亦為業,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,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。  (二)賴耶緣起,為法相宗基於《解深密經》、《瑜伽師地論》、《唯識論》等所說。謂業力係來自於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中所執持之種子,此種子遇緣則生起「現行」,復由現行熏染種子(稱新熏種子),其後再遇緣則更生現行,自現行又熏種子,如是輾轉依存、互為因果而無窮無盡,故知阿賴耶識乃一切萬法開發之本源。  (三)真如緣起,主要係依據《大乘起信論》而說者。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,然溯其根源,則為含藏真如之如來藏心;諸法係真如由無明之緣而起動,猶如海水本自湛然,然由風之緣而產生千波萬浪,翻騰不已。 (四)法界緣起,此係華嚴宗基於《華嚴經》所說。謂萬法相互融通,以一法成一切法,以一切法起一法,主伴具足,相入相即,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。 (五)六大緣起,此係密宗所說。謂一切諸法皆由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等六大遇緣而生起者。  除「性空緣起」外,餘者皆可作為「自性緣起」,存在著形上學的本體預設,「空」、「有」之間的紛爭或也在此。             …
金剛經實踐 74-1 2024.02.25 早

金剛經實踐 74-1 2024.02.25 早

 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:「我當度眾生。」須菩提!莫作是念!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,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 一、對佛法的理解:心法、緣起法。 二、對實相的理解: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 三、對空義的理解:龍樹菩薩的思想影響了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,因而後世稱為「八宗共祖」(大乘佛教中主要的八個宗派:三論宗、法相宗、天臺宗、華嚴宗、禪宗、淨土宗、密宗、律宗)    依《佛光大辭典》解釋如下: (一)業感緣起,如《俱舍論》所說。謂諸法之緣起係由於業力所感之故,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,此果報亦為業,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,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。  (二)賴耶緣起,為法相宗基於《解深密經》、《瑜伽師地論》、《唯識論》等所說。謂業力係來自於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中所執持之種子,此種子遇緣則生起「現行」,復由現行熏染種子(稱新熏種子),其後再遇緣則更生現行,自現行又熏種子,如是輾轉依存、互為因果而無窮無盡,故知阿賴耶識乃一切萬法開發之本源。  (三)真如緣起,主要係依據《大乘起信論》而說者。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,然溯其根源,則為含藏真如之如來藏心;諸法係真如由無明之緣而起動,猶如海水本自湛然,然由風之緣而產生千波萬浪,翻騰不已。 (四)法界緣起,此係華嚴宗基於《華嚴經》所說。謂萬法相互融通,以一法成一切法,以一切法起一法,主伴具足,相入相即,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。 (五)六大緣起,此係密宗所說。謂一切諸法皆由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等六大遇緣而生起者。     PDF 講義  金剛經實踐 74 2024.02.25…
金剛經實踐 73-3 2024.01.21 午

金剛經實踐 73-3 2024.01.21 午

  金剛經實踐 73 一、見佛無住 二、聞法無住 三、得果無住 四、修因無住(淨心行善) 復次,須菩提!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以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所言善法者,如來說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 (一)、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: 指無上菩提。「是法」者,指一切法。「平等」者,指一切法性。無有高下者,緣起性空,豈有高下。黃蘗禪師云:「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,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。作此解者,歷河沙劫,終不能得阿耨菩提。…心若平等,不分高下,即與眾生諸佛,世界山河,有相無相,遍十方界,一切平等。無我彼相,此本源清淨心,常自圓滿光明遍照也。 (二)、離相修善,方證菩提: 《金剛經集註》:「修一切善法者,若不能離諸相而修善法,終不能得解脫。但離諸相而修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。若人於一切事,無染無著;於一切境,不動不搖;於一切法,無取無捨;於一切時,常行方便,隨順眾生,令皆歡喜,而為說法,令悟菩提真性,此即名為修善法也。」 1、離相:修慧。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。 (1)、四毋:《論語》:「子絕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」 不憑想像而妄加臆測事情;對人對事不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; 不固執己見;不自以為是、自私自利。(2)、隨眾:偏於人,恆順眾生。(3)、隨緣:偏於事,隨順因緣。 2、修善:修福。六度萬行。不隨「願」,便隨「業」。 (1)、略說/ ①世間法:有善有惡→止惡行善→著相行善→默默行善。②出世間:離相修善→淨心修善。 (2)、詳說/…
金剛經實踐 73-2 2024.01.21 早

金剛經實踐 73-2 2024.01.21 早

  金剛經實踐 73 一、見佛無住 二、聞法無住 三、得果無住 四、修因無住(淨心行善) 復次,須菩提!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以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所言善法者,如來說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 (一)、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: 指無上菩提。「是法」者,指一切法。「平等」者,指一切法性。無有高下者,緣起性空,豈有高下。黃蘗禪師云:「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,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。作此解者,歷河沙劫,終不能得阿耨菩提。…心若平等,不分高下,即與眾生諸佛,世界山河,有相無相,遍十方界,一切平等。無我彼相,此本源清淨心,常自圓滿光明遍照也。 (二)、離相修善,方證菩提: 《金剛經集註》:「修一切善法者,若不能離諸相而修善法,終不能得解脫。但離諸相而修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。若人於一切事,無染無著;於一切境,不動不搖;於一切法,無取無捨;於一切時,常行方便,隨順眾生,令皆歡喜,而為說法,令悟菩提真性,此即名為修善法也。」 1、離相:修慧。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。 (1)四毋:《論語》:「子絕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」 不憑想像而妄加臆測事情;對人對事不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; 不固執己見;不自以為是、自私自利。(2)隨眾:偏於人,恆順眾生。(3)隨緣:偏於事,隨順因緣。     PDF 講義 …
醒來影片

醒來影片

從生到死有多遠 呼吸之間  從迷到悟有多遠 一念之間   從愛到恨有多遠 無常之間  從古到今有多遠 笑談之間   從你到我有多遠 善解之間從心到心有多遠 天地之間當歡場變成荒台當新歡笑著舊愛  當記憶飄落塵埃   當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人生是多麼無常的醒來  人生是無常的醒來人生是無常的醒來
六祖壇經 禪修 02

六祖壇經 禪修 02

司空山本淨禪師者絳州人也。姓張氏。幼歲披緇于曹谿之室受記。隸司空山無相寺。唐天寶三年玄宗遣中使楊光庭入山采常春藤。因造丈室禮問曰。弟子慕直斯久。願和尚慈悲略垂開示。師曰。天下禪宗碩學咸會京師。天使歸朝足可咨決。貧道隈山傍水無所用心。光庭泣拜。師曰。休禮貧道。天使為求佛邪問道邪。曰弟子智識昏昧。未審佛之與道其議云何。師曰。若欲求佛即心是佛。若欲會道無心是道。曰云何即心是佛。師曰。佛因心悟心以佛彰。若悟無心佛亦不有。曰云何無心是道。師曰。道本無心無心名道。若了無心無心即道。光庭作禮信受。
法華經概論 02

法華經概論 02

你們今天看到我下山,就代表說山上很平安,有的同學打電話給我說,師父,你有沒有困在山上,我想說因為天氣的關係,今天來上課的人可能會比較少,想不到人還是這麼多,下雨天上《法華經》是最好了,因為蓮花需要水才會開啊,我想說我們今天上《法華經》。
金剛經實踐 01-1 2014.10.19 早

金剛經實踐 01-1 2014.10.19 早

金剛經實踐 01-1 2014.10.19 早 金剛 般若 波羅蜜 經
金剛經實踐 01-2 2014.10.19 午

金剛經實踐 01-2 2014.10.19 午

金剛經實踐 01-2 2014.10.19 午 金剛 般若 波羅蜜 經
金剛經實踐 01-3 2014.10.19 問答

金剛經實踐 01-3 2014.10.19 問答

金剛經實踐 01-3 2014.10.19 問答 金剛 般若 波羅蜜 經
六祖壇經_台北 02-1 2009.05.24 早

六祖壇經_台北 02-1 2009.05.24 早

  大師告曰:善知識!總淨心念,摩訶般若波羅蜜。大師良久,復告眾曰:善知識!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;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六祖壇經_台北 02-2 2009.05.24 早

六祖壇經_台北 02-2 2009.05.24 早

  大師告曰:善知識!總淨心念,摩訶般若波羅蜜。大師良久,復告眾曰:善知識!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;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六祖壇經 禪修 01

六祖壇經 禪修 01

  大師告眾曰:善知識! 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 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法華經概論 01

法華經概論 01

今天是我們上《法華經》的第一節課,不知道昨天晚上各位有沒做一個夢,按照《法華經》裡面有記載,只要有法師在講《法華經》,佛就會派人來聽課,不知道你是否被佛派來聽課的呢?
傳心法要影音 01

傳心法要影音 01

  壹、心與自己有關 1、心與宗教無關。 2、心與興趣無關。 3、心與職業無關。 4、心與年齡無關。 5、心與道德無關。 6、心與學歷無關。 7、心與歷練無關。 8、心與地位無關。 9、心與金錢無關。 10、心與身體無關。 11、心與空間無關。 12、心與時間無關。 13、心與知識無關。 14、心與自己有關。 貳、為何傳心 不傳別法 1、心是人的核心。 2、心創造了世界。 …
傳心法要影音 02

傳心法要影音 02

  叁、傳心法源 【禪宗法脈圖】 一、乞師安心    時有僧神光者,曠達之士也。久居伊洛,博覽群書,善談玄理。近聞達磨大士住止少林乃往彼,其年十二月九日夜,天大雨雪。光堅立不動,遲明積雪過膝。祖憫而問曰:「汝久立雪中,當求何事?」光悲淚曰:「惟願和尚慈悲,開甘露門,廣度群品。」祖曰:「諸佛無上妙道,曠劫精勤,難行能行,非忍而忍。豈以小德小智,輕心慢心,欲冀真乘,徒勞勤苦。」光聞祖誨勵,自斷左臂。祖知是法器,遂因與易名曰慧可。可曰:「諸佛法印,可得聞乎?」祖曰:「諸佛法印,匪從人得。」可曰:「我心未寧,乞師與安。」祖曰:「將心來,與汝安。」可良久曰:「覓心了不可得。」祖曰:「我與汝安心竟。」    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