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二, 12 二月 2013 21:37

煩惱即菩提

作者  釋達觀


世間的人都有煩惱,不論一般人或修行人,在家人或出家人,每個人皆在尋找共同的答案:「怎樣消除心中的煩惱。」

一般人總是無能為力,來解決這個問題,因此一輩子活在無奈及抱怨中,直到老死。但稍有悟性的人,覺察到這不是自己想要過的人生,便四處去尋覓決解之道;有幸跟對善知識學還好,若是不幸則掉入邪魔歪道,讓煩惱的自己更加痛苦。

還有一種通常的現象,就是變成宗教的信徒;或者參與行善的團體,成為一位志工;甚至決意出家,專心來修行,但煩惱依舊存在,仍然揮之不去。百思不解,不知怎樣是好?

然前念已去,後念又來;前事已過,後事又生。一念皆一念,一事接一事,實在苦不堪言;問人無解,求己無用,拜佛不來。雖在人間,心卻時常活在地獄中,被貪水所淹,瞋火所燒,愚痴不醒,輪迴不停。

但有果必有因,有問題也定有答案,因此大家不要氣餒。唯有把心靜下來思惟,就可以找到明確的答案!佛說:「眾生悉有佛性。」佛性即是覺性,覺性能生智慧,只有智慧才可解決煩惱。

要消除黑暗的方式,只要把燈點燃,黑暗即刻消失;要消除黑夜的方法,只要太陽升起,黑夜立即不見。黑暗及黑夜,表示我們的愚痴;燃燈和太陽,好比心中的智慧,因此六祖說:「一燈能除千年暗,一智能滅萬年愚。」

因此,要用自心的智慧,來消除自心的煩惱。不知諸位,您是否警覺到相同之處,那就是「心」在作祟!煩惱是心所生,智慧也是心所起,而關鍵就在於「自心」;明白此道理,就無須向外追求,所謂:「聖人求心不求佛,凡夫求佛不求心。」

接下來當思惟煩惱是什麼?所謂煩惱,是使身心發生惱、亂、煩、惑、污等精神作用之總稱。人們常於有意或無意間,為達到自我滿足,故常沉淪於苦樂之境,而招致煩惱之束縛。簡單的說,因不能滿足自己,而產生種種不好的感受。

當我們瞭解煩惱的由來,則知這完全出於個人的主觀(即是邪見)和好惡(即是習氣)所帶來的困惱;經由理智的觀察,快者馬上讓煩惱消失(即是頓悟),慢者漸漸減少煩惱(即是漸修)。

那該怎樣來消除煩惱呢?事實上是不用消除煩惱的,因為它是由於誤解而產生的。

一般人常為錢煩惱。當沒有錢時煩惱,有錢時也煩惱,他到底在煩惱什麼?不然就為情所苦,當還沒談戀愛時苦悶,談了戀愛也不快樂,等到失戀之後更痛苦,他到底在煩惱什麼?是欲望嗎?表面上如此,但實際上是自己愚痴無明所造成的煩惱!

而修行人常為妄心煩惱。當未修行時,心很混濁;當已修行時,心更混亂。出家人,常為悟道煩惱。讀經藏不懂時,心生挫折;稍懂卻做不到,更顯得無力感。難道是這些人自找苦吃嗎?表面上好像不是,但實際上還是自己愚痴無明所造成的煩惱!

人常不知不覺掉入自己創造的陷阱,且不斷的自我折磨。事實上,本來就沒有煩惱,是愚痴的心所產生的;當創造了煩惱,接著去想解決煩惱的方法,這不是很可笑嗎?正所謂頭上安頭,一迷再迷。

煩惱生起時,是一迷;找方法來解決它,是二迷;解決煩惱後,想得個清淨或開悟,是三迷。智者知道煩惱是無中生有,當下不降伏便自除;明瞭無一物可得,一法可求,故不求清淨便自淨。因此迷悟只在一念間,明瞭了,不就沒事!

舉例來說,外面有各種聲音,您可以因此而生煩惱;但聲音無所謂煩惱與不煩惱,是自己愚痴所生。為了解決此聲音,於家中裝隔音玻璃,若不夠再裝隔音板,再不行把窗子封閉,但家裡面還是有其他人的聲音;不然獨自搬到山上,而戶外有大自然和蟲鳴鳥叫的聲音,那乾脆關在裡面,但自己的內在還是有心聲。由此可知,這不是根本的辦法,而是一種自我折騰;只要願意接受此聲音,煩惱立即不藥而癒。
 
不知您是否已領悟!好好體會六祖所說:「煩惱即菩提。」迷時生煩惱,悟時即菩提。

 

閱讀 14514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