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26 一月 2007 05:51

一念正心常自在

作者  證嚴法師


金烏似箭,歲月如梭,轉眼,又跨向了一個新的年度。歲暮新春,省視過去,瞻望未來,我衷心感謝,感謝佛恩,也感謝大家群力的宏恩。

多年來,不論是台灣本土,抑或海外,每個慈濟人都是共同一心地,把心念化為力量,一起來完成慈濟四大志業。救貧要發出愛心,醫療要發出悲心,人文要出自歡喜心,教育要源於大捨心,慈悲喜捨都是發自一念心。

今天的慈濟,能夠分分秒秒發揮救貧救病、落實人文、教育的工作,完全是大家心力所成就的,此所以我感謝佛恩,也感謝眾生恩的原因。

感謝佛恩,是因為佛陀以大智慧示現人間,他體會人間的苦難,出家追求真理,參悟了人性最真最妙的道理,然後再用這些道理來教化我們。

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有吃、有喝、有穿、有,住的又舒適,要什麼有什麼,一點兒也不苦,他會覺得沒必要追求佛法,也沒必要接受佛教。

在我看來,這種人是懵懵懂懂過一輩子,他不去用心思考,心生的好景是否常在?即使一輩子都過得舒服富裕,也能如願的活到八、九十歲,但是無論如何順遂如意,人生總是難逃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等苦啊!

人活著一定會老,人一旦年老,身體器官自然衰退,腦力知識也跟著退化。我們常常聽到一句俗話「愈老愈倒退」,年紀大了,思想、觀念經常跟不上時代,我曾看過許多為人子女的,為了年老的父母講話嘮叨,思想落伍而苦惱,可見得年紀大了,觀念執著在舊日的經驗裡,造成了親子之間的代溝,這是一般老人家感到心靈寂寞、孤獨的悲哀,它也是老苦的現象之一。

再說我們所愛的人,能永遠相聚一處嗎?以子女為例,即使他們很乖順、優秀,但是為了求學,他們可能必須遠離家鄉,甚至有些人更出國深造,和父母家人終年難得見面,這就是愛別離苦啊!

曾有人告訴我:「我的孩子都很會讀書,有一位在日本,有一位在美國,還有兩位在本省南、北部,而我自己住在台中。孩子們如果太久沒打電話回家,我就擔心他們是否生活放蕩,忘了要與父母聯絡;但如果聽到是他們打電話回來,接聽之前都會一陣緊張,深怕他們是否在外頭出了狀況……」。

人生就是這麼的緊張、矛盾,而除了愛別離苦之外,還有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蘊熾盛等諸多苦惱,所以說人生無法徹底自在的快樂。

人生八苦是你我都必須遭遇面對的,佛陀經由修行體悟了這番真理之後,回過頭來教導我們要看開煩惱、放下執著,如果能夠用心轉境,而不被境轉心,做人自然會很自在,生活自然輕鬆愉快。

有人習慣在年初時安太歲、求平安,年底時感覺一年如意,就以為是安太歲而獲得感應,於是年底就得謝平安,隔年年初又去蓋運、安太歲等,如此周而復始地把心念投擲在這些偏差的信仰上,如果求平安就能得平安,則人間豈有因果功過可言?

種如是因,得如是果,今日有福得平安,是因為過去生曾造福業,種健康因,即使不求,福自然來;同樣的,期望未來有福可享,就必須在今日多做善事勤造福業──俗話說「錢四腳(角),人兩腳」,如果錢追人,財源自然滾滾而來,相反的,若是我們不曾積善,無福報可享,再怎樣追求,還是追不到財富的。

人生只要心自在就能快樂,就不會迷失自我,心不迷執,就不會做錯事。身、口、意能造善惡業,而此三業由心念發起,只要我們保持誠正的心念,並且身體力行,將好心落實在好事上,自然就能夠成就好因緣,圓滿好果報了。

 

閱讀 2207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