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六, 20 六月 2015 10:58

傳心法要 101_2015.06.17

作者  釋達觀 講述

《中庸》︰自誠明,謂之性。自明誠,謂之教。誠則明矣!明則誠矣!

《大學》經文: 

目標: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

行動: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

理論: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。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 

方法:
一、(物有本末-本明明德,末止於至善。) 

古之欲明明德 

二、(事有終始-終平天下,始於格物。) 

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 

三、(知所先後-先從格物,後天下平。) 

物格而後知至;知至而後意誠;意誠而後心正;心正而後身修;身修而後家齊;家齊而後國治;國治而後天下平。 

四、(則近道矣-本亂末治,未之有也。)

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其本亂,而末治者否矣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

 

閱讀 1373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, 20 六月 2015 16:54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