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06 六月 2016 22:21

傳心法要 144_2016.06.01

作者  釋達觀 講述

上堂云:百種多知,不如無求最第一也。 

《傳心法要》云:「學道人若欲得成佛,一切佛法總不用學,唯學無求無著。無求即心不生,無著即心不滅,不生不滅即是佛…百種多知,不如無求最第一也。」

寶王三昧論心無所求

一、念身不求無病,身無病則貪欲易生。
二、處世不求無難,世無難則驕奢必起。
三、究心不求無障,心無障則所學躐等。
四、立行不求無魔,行無魔則誓願不堅。
五、謀事不求易成,事易成則志存輕慢。
六、交情不求益吾,交益吾則虧損道義。
七、於人不求順適,人順適則心必自矜。
八、施德不求望報,德望報則意有所圖。
九、見利不求沽分,利沽分則痴心亦動。
十、被抑不求申明,抑申明則怨恨滋生。

    是故聖人設化,以病苦為良藥,以患難為逍遙,以遮障為解脫,以群魔為法侶,以留難為成就,以敝交為資糧,以逆人為園林,以布德為棄屣,以疏利為富貴,以屈抑為行門。

    如是居礙反通,求通反礙,是以如來於障礙中得菩提道,至若鴦掘摩羅之輩, 提婆達多之徒,皆來作逆,而我佛悉與記莂,化令成佛,豈非彼逆乃吾之順也,彼壞乃我之成也。

     而今時世俗學道之人,若不先居於礙,則障礙至時不能排遣,使法王大寶由茲而失,可不惜哉!可不惜哉!

閱讀 1272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二, 07 六月 2016 00:10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