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、緣起與自性
「緣起」是指任何事物或存在的現象,都依種種的關係條件而生起。「自性」是指自有,不必依種種的關係條件而獨立存在的實體。因「緣起」與「自性」是不能並存的,故說「緣起無自性」或「緣起自性空」簡稱「緣起性空」。
禪宗所講的「自性」不是此義,請勿曲解;禪宗所謂的「自性」,即是「佛性」,即是「空性」,《大般涅槃經》云:「佛性者,名第一義空;第一義空名為智慧。所言空者,不見空與不空…中道者,名為佛性。」
貳、依有明空
《中論》云:「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空。」《心經》亦說:「照見五蘊皆空…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」《金剛經》:「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」這些皆是建立在「緣起幻有」的現象而說「空」的。
叁、解釋空義
《中論》云:「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」有名的“三是偈”。解釋如下:
一、眾因緣生法
《中論》云:「未曾有一法,不從因緣生,是故一切法,無不是空者。」
二、我說即是空-「空」即因緣所生之法,究竟而無實體。「空」有否定、不實、不執之義。
1、《阿含經》說四空:內空、外空、內外空、不移動。
2、《大般若經》說十六空、十八空或二十空等。
3、《金剛經》歸納起來說三空:我空、法空、空空。
三、亦為是假名-「假」虛妄不實之義。即假名施設的意思。
1、名假:名相是假。
2、受假:因緣和合是假。屬粗因緣生法。
3、法假:法法亦是因緣和合是假。屬細因緣生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