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變成佛真無假。
法身報身及化身,三身本來是一身。
若向性中能自見,即是成佛菩提因。
「魔變成佛真無假。」前面那一段講的是佛與魔的不二,此處是講佛與魔的不異。當你生起正見,邪見就消失,就如當光明生起的當下,黑暗就消失,故一燈能除千年暗。當邪見消失,魔就消失,就變成佛了。
有同學問我:「師父,我昨天晚上在睡覺,我忽然不知道我心在哪裡。」你們不要把心搞得太抽象,或不知道馬上去查公案,便講:「當手在動的時候就是心。」你不要學了佛法之後,把自己變呆。很多人沒有學佛法時,看起來很精明能幹,學了佛法好像礙手礙腳。沒有學佛的時候,心就是心,學了佛,還要分什麼真心、妄心或阿賴耶識。
心在哪裡?當你生氣的時候,當你高興的時候,當你恐懼的時候,當你在思考的時候,當你在做夢的時候,那都是你的心。當你夢著不知道的時候,胡思亂想的就是你的心。你把你的心擺平吧!即,從今往後,你的心不要折磨自己的心。魔是那一顆心,佛也是那一顆心,只是魔等同於自我折磨,佛則不再折磨自己,而讓自己清淨、悠閒,讓自己當個無事閑道人。
你不要死在名相,否則你反而不會修行。佛菩薩本來是一番好意,發明很多名相,結果越解釋越複雜。有的禪師說:「早知道就把佛一棒打死給狗吃。」你要好好去體悟這個意思。有時候我們被法綁住,不是法不好,而是因為自己的心太複雜,因為我們的內心太愚鈍,不解法要,反而變成法毒,毒害自己。
「法身報身及化身,」「法身」是體,「報身」是相,「化身」是用;「法身」代表清淨,「報身」代表智慧,「化身」代表慈悲。一個有正見的人,他心是清淨的,他充滿了智慧和慈悲,願意為眾生付出。「三身本來是一身。」三身就是菩提,不離開菩提心。
「若向性中能自見,」關鍵在於見性。見性,你可以用其它名詞來講,比如見到佛性、見如來、見空性,問題在於看你如何理解。見佛性、真如、如來、空性,即是見緣起。若見諸相,即見如來。何為如來?無所來,沒有一個真的東西來;亦無所去,亦沒有一個真的東西去。如何來?諸法因緣生;如來去,諸法因緣滅。
你真懂一個概念,就可以把一切佛經都按照這樣的概念解釋。否則,你的概念會很衝突。學習和自己辯論,你才能夠察覺到你是否真懂,你的問題出在哪裡,你哪裡站不住腳,或哪裡是矛盾的。
假如你能夠見到緣起,能瞭解緣起無自性、畢竟空、無所有、無一法所得,「即是成佛菩提因。」從發菩提心、行菩提道到證菩提果,你首先要悟到菩提。悟道才是修行的開始,當你照見才是真正的起修,是起步。談修行,有的人是頓悟、頓證、頓修,一下子圓滿,但大部分的人都是悟後起修。有一天當你福慧具足了,就成菩提果,就證成正果了。
聞後思惟:你的煩惱是真實的嗎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