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君!東方人,但心淨即無罪;雖西方人,心不淨亦有愆。
「使君!」問題不在於東方或西方。「東方人,但心淨即無罪;」你心有沒有罪?為什麼有罪?縱使你沒有虧待別人,你也虧待了你自己。你怎麼可以得罪自己呢?學佛之後,我們總是習慣講一些句子,所謂「勤修戒定慧,熄滅貪嗔癡」,要「淨化自己的身口意」,要行六度萬行等等。但問題在於,你對自己所講的卻是無動於衷的。學佛,除了要了解自己之外,你還要尊重自己,這是很困難的。你對自己都不尊重,你一定也不會尊重別人,所以你對我不尊重,我一定不會氣你。
你不尊重自己,而且,你還在糟蹋自己。你的內心世界明明就希望往右走,但你卻偏偏往左走。你明明就希望別人尊重你,你也想自己尊重自己,但你卻糟蹋自己而瞧不起別人。你在玩什麼把戲?難道真的是上帝創造一個魔鬼,這個魔鬼躲在你的心中嗎?曾經有同學說聽我課了一年多的課,還不了解我的思維模式,因為他不知道我到底想問什麼問題,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回答。其實,我問的都是關於你自己的問題,比如:「你為什麼會生氣?」你被問到,不知道怎麼回答,還要想一想,因為你不了解你自己。
你學了很多佛學名詞,反而障礙你的智慧,因為你毫不思索就丟出一個名詞,但這對你並沒有幫助。你總是在自己的念頭中繞來繞去,這就是六道輪迴,你難以跳開這個枷鎖。比如,你喜歡別人呵護,也喜歡別人偶爾罵你,因為有人罵你代表他關心你;你也喜歡別人讚美你,這代表有人注意到你。你的內在會甘願這個樣子,你在苦的這邊藏一藏,又在樂的那邊藏一藏。曾有新聞報導過,有一個女孩子被男孩子揍,揍完還跑過去抱他。依凡夫的角度,這是合理的。苦和樂你分不清楚,因為苦中夾帶樂,樂中夾帶苦,你們這樣學佛法就完蛋了。釋迦牟尼佛跟你說諸受是苦,你卻不聽,你以為苦樂參半,你就活在這種思維模式,生生世世走不出來。很少有人跟你說一件事情是苦的。比如談戀愛或結婚,是苦還是樂?還是苦樂參半呢?但是,沒有煩惱你又活不下去。
你對很多事情都看不清楚。自我了解,不是很膚淺的:「我喜歡講話,我脾氣不好。」而是要讓你看到,你有一個行為模式一直重複,這就是業力、慣性、輪迴,這個模式就是不會變,它一直轉個不停。你說你不喜歡它,但是你又偏偏讓它轉。你沒有察覺你的不喜歡中夾雜著喜歡,你的喜歡中又夾雜著不喜歡,就好像太極,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,陰陽混在一起,所以好人、壞人講不出所以然。
六祖以譬喻來說明:「雖西方人,心不淨亦有愆。」重點不在於東方、西方,而是你的心清不清凈。沒有罪,心才會清淨!如果你內心有慚愧,有慚就是對不起自己,有愧就是對不起別人。古人常講問心無愧,就是沒有做對不起別人的事,這個境界已經很高了,不過我們應該「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」你雖然沒有對不起別人,但是你對不起自己,因為你沒有「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。」你不明白你的生命,因為你不了解你是誰。你自己就是眾生,所以你要度自己這個眾生,這是個重點。
聞後思維:你對你的生命有足夠的重視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