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的基本核心價值就是愛。無論任何宗教或學說皆離不開愛。愛,即是佛教的慈悲,即博愛,即仁義,即良知良能。你要展現愛,就當把握與你有因緣的人。與你最有緣的人莫過於家人,你的慈悲最具體的展現就是對他們的愛。你一定明白這個理論,但是卻用不出來,你不知道如何去愛。
所謂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」,那本經就叫抱怨經。你家會出問題,就是你受不了家人對你的抱怨。但是,家人之所以會跟你抱怨,是因為你是他唯一可以抱怨的人。他不向你抱怨,向誰抱怨呢?他要向別人抱怨,別人不是不理他,就是對他態度惡劣,因為大家都不願意理這樣的人。所以,家人的第一個功能就是向你抱怨。同理,跟你有關係的人也會向你抱怨,否則你就不要與他相識。陌生人、與你關係不好或你交情不深的人一定不會跟你抱怨。但是,你卻很討厭愛抱怨的人,因為你連續劇看太多了,劇中女的都是賢妻良母、男的都是好好先生,而現實中你的家人卻不溫柔、體貼、包容,也不關心你,一天到晚只是跟你抱怨,所以你一直覺得很苦,最後想要學佛。你要問問自己的內在,你是想要學出離呢,還是有逃避的心。
首先,請你學習接受、傾聽家人的抱怨;其次,學習止息自己的抱怨,這樣你就很了不起了。實用的東西要先會,這並不需要寬宏大量、大慈大悲的境界,不用開悟或聖人才做得到,這只是一種真實的狀態。既然是你的家人,你就要對他有所承擔。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,不管你講理講得多透徹,其用處都不大。家是講愛的地方,請你展現你的愛。
東方人和西方人的家庭方式不太一樣,西方人更容易展現他的愛。你展現不出來,因為你含蓄。傷害你的都是最親近的人,這代表你們彼此不懂心。你再怎麼跟他吵架都沒有用。你跟他講:「你最自私!」他回答:「你還不是一樣自私?」你就無語了。你說:「你發什麼脾氣?」他就反駁:「你平常還不是跟我發脾氣?」響應的模式幾乎都如此。家家戶戶吵架,公式都差不多。吵架最簡單的模式,就是:「只要你不合我意,我就會生氣。」可見人有多麼自私!
如何展現慈悲,你還要學習。如果你還是以牙還牙,就代表你的學習沒有進步。來聽課的人,應該包容、體諒、了解沒有聽的家人。這不是你我之間的合約,而是你與家人的關係。常言道:「生氣是無能的表現。」你生氣時,應該讓自己靜下來,觀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。答案是:因為他表現出不尊重你,因為他已經傷害到你的自尊心了,所以你會痛苦。我叫你破我執,還不如破自尊心,你們所有的問題都是由於自尊心作祟。人類想盡辦法在保護自尊心,只要感覺到自尊心受到傷害,必然反擊對方。反擊的方式有很多種,有正面交鋒,有避而不見,有各種方式。你不要以為自己是個溫和的人,你也是個戰士。你是一位國王,你的領土就叫自尊心,誰侵犯了它,你必然討伐,不管是誰,是親兄弟,縱使是你父母、子女、另一半都如此,你很殘忍。靜下來觀察,你就會看到你在跟你家人抗爭、抗衡,你希望他們尊重你,但是他們的內在也在吶喊,希望你尊重他們。結果,你們都誤會一場,你不尊重他,他也不尊重你,所以你們生生世世在一起,希望有一天分出勝負。
聞後思惟:你能從你的家人開始學習展現慈悲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