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01 一月 2021 19:54

暢談六祖壇經(437) 諸法無我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雖然大家探討生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,但是生命是什麼狀態,很多人講不出所以然。你只知道有一個生命的狀態在做念佛、打坐、經行、誦經等修行的動作,卻絲毫不認識自己的生命。講得更直接,你最多只知道這個生命在覺知,你僅僅是活在這種狀態。但它是什麼,是實際的還是不實際的,是一個名詞還是一種狀態,你卻難以了知。你習慣於面對那個被你觀察的對象,但是如果叫你觀察那位觀察者,你會覺得很困難,甚至會探討到底有沒有一個觀察者。甚至有人認為根本沒有一個觀察者,因為佛講過「諸法無我」。

  有人問一位修行人:「法師,人死後會去哪裡?」他回答:「無我就是根本沒有一個我。既然沒有我,你怎麼能說人死後要去哪裡呢?」他的解釋沒有錯,但是不圓滿,會讓很多人誤會。他這樣說,或許是針對那個問題回答的。但是,有人問過釋迦牟尼佛:「佛,你圓寂之後要去哪裡?」佛默然不答,只是靜靜坐著,此中有很深的含義。

  你不要誤以為既然沒有一個「我」,又何必修行。曾經有學生問我:「師父,應該如何解釋無我呢?」你要思考佛提出無我這個名詞、思想、觀念或真理,他真正的用意,即如來真實意是什麼。就像六祖為什麼提出無念、無相、無住這三個名詞。你不要拚命解釋這些名詞,因為你若不明白六祖的心意,你的解釋就會不圓滿。

  談無我,就是因為每個人都執著「我」,所有的概念都是從「我」出來的。有「我」就必然自私,無我才能夠無私。我們要學三個無私:天無私覆,地無私載,日月無私照。無論你是好人還是壞人,天還是覆蓋著你;無論你是乾淨的還是髒的,大地還是承載著你;無論你是黑人、白人,日月還是照著你。天地日月都沒有私心,這就是無我。世尊說無我,就是要破除有我,叫你不要執著自我的概念、主觀、意識形態,不要抓著個人不放。如果否認你這個人,會造成很多的問題。

  我們之前講過三種人:第一種人追求成功;第二種追求生活質量;第三種探索生命。其實,還有第四種,他的人生沒有意義,生活也沒有質量,他也從來不知道生命是什麼狀態,這種人滿街都是。當然,還有第五種人,他不但了解生命,他的生活很快樂,他對人類也有很大的奉獻,他對人生的價值、生活的質量和生命的真相都明白。你是哪一種人呢?絕大部分都是第四種人。很多佛弟子也容易忽視人生、生活和生命這三個問題:叫他修行,他連沒有學佛的人還不如;叫他好好做事業,他又唉聲嘆氣。把心靜下來,你就知道你現在是什麼狀態。假如一個卦有六個爻,你到底是處於哪一爻?也就是說,你處於哪一個階段或位階。

  原則上是迷跟悟的問題。悟的人可以突破那些狀態,迷的人不懂,所以只能一步一步催促他往前走。你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狀態。你人生是否有意義或生活過得快不快樂,你可以透過觀察、回想這一輩子而知道。但是,對生命的狀態,你卻真的不容易明白。《壇經》的核心在於「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」,即是要你認識生命的狀態,知道生命到底是怎麼回事。

 

聞後思惟:你願意突破你現在的狀態嗎?

 

閱讀 552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五, 02 七月 2021 21:47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