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難報德,其唯傳法度生乎!弟子常覽《涅盤經》,未曉常、無常義,乞和尚慈悲,略為解說。
行昌縱使自己在修行,也「終難報」答六祖大師對他的恩「德,其唯傳法度生乎!」你要明白一個概念:你來學佛法,你最終還是要去弘揚佛法;你來這裡解脫,你最終也是要幫助別人;你來這裡去除你的障礙,你要幫助別人去除障礙;你來這裡恢復你的快樂,你要幫助別人離苦得樂;你的幸福指數等於零,學佛之後幸福指數一百分,你也應該去幫助別人恢復幸福指數。
行昌雖然沒有在六祖處學習,但是他觀念很正確。要報佛恩、報師恩,唯一能報的,就是傳法度眾生。你學什麼法,你就可能傳什麼法,因為各有因緣。很多東西都需要各個角度、層面去度化有緣的人。只要是正法,任何角度我都贊成。禪宗不能契入,你亦可以契入其它法。
我常說十二個字:「知過改過無過,知恩感恩報恩。」前面說的是懺悔,中間是正見,最後就是付出行動。你當如何報恩呢?我講一個最實在的:我們如何報父母恩?父母生你、養你,就是希望你做個有用的人。所謂有用的人,即對這個社會、國家、眾生有利益,故上至總統,下至清道夫,都可以成為有用的人。這句話你懂了,人生這條路才不會難走。年輕人過得不快樂,跟自己的內在有很大的關係,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成就,所以會受苦。
有用的人,就是按照你的能力、實力,在各行各業好好發展。上班是利益別人,創業也是利益別人,就這麼簡單。至於收入多少,是跟你的付出、你的條件成正比的。報父母恩,就是你要利益別人,這樣父母才沒有白生你。一樣的道理,你要報師父的恩,報老師的恩,就是要傳法,即將正確的觀念告訴世間的人。世間法和佛法都是一樣的。
「弟子常覽《涅盤經》,未曉常、無常義,乞和尚慈悲,略為解說。 」這又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:即行昌能好好深入一本經典。六祖的時代,很多禪師都在讀《涅盤經》,代表這部經在當時比較熱門。每個時代都有其因緣,比如,臺灣二三十年代鮮有南傳、藏傳,而現在卻很多,與漢傳快要三足鼎立了。而漢傳之中,只有淨土一枝獨秀,禪宗則有門無實。
古時代的修行人,自己閱讀《涅盤經》:第一,他不見得有人教;第二,他也沒有現代類如DVD、MP3或電視之類的媒介,都是自己讀。就是因為刻苦用功,法味才濃,現在的人就是太方便,所以法味越來越淺,越來越淡。是福是禍不知道,反正福禍總是相依的。
有時候你看到公案有人在請法問問題,會覺得奇怪:「我沒有怎麼學就能懂,為什麼他學那麼久卻不懂呢?」你看公案,常常有這樣的誤認。其實你不知道你不懂,你誤以為你懂。既然你認為自己懂了,你就不會再探討,也不願意再深入。
以下這個公案不好懂,我看了幾百遍,也只是略知一二。六祖大師可以這樣回答,而你卻不敢。就如趙州和尚敢講「狗子沒有佛性」,你不敢講,你只敢照本宣科講:「眾生皆有佛性,所以連狗子也有佛性。」換個角度你不會講,因為你沒有透徹;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回來,是你不敢;再來,是你死板,經典那樣講,你記下來,就認為你懂了。你被文字轉了,被經典轉了,卻不明白佛的真實意。
聞後思惟:你願意時時利益有緣之人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