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悟之後,你才有資格去讀佛經,因為你只是為了度眾生。你不要弄錯方向。我這麼講,不是每個人都會信的。書讀越多的越不信,叫他萬緣放下,他會認為:「萬緣放下只是止,止之後還要起觀。」或認為:「放下不對,放下即是提起,提起即是放下,放下提起是不二,不二才是佛法。」書讀得不多,中毒不深的人不會這麼講。中毒很深的人,一天到晚都在翻他的資料,來否認你的說法:「那只是暫時伏住心而已,之後要走的路還很長。」
我所謂的不想,是百分之百不想,而非不想幾分,不是分期付款。你們不要再翻箱倒櫃,我已經證明給你看,陳惠明聽六祖講了之後,當下就見性了。你可能會說:「師父,我認為陳惠明還沒有開悟。」你不要想盡辦法把自己搞得很複雜。你為了反對而反對,那是沒有意義的。
不要再想是很單純的。不要再想是什麼意思?《金剛經》中,世尊曰: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」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,頗有眾生,得聞如是言說章句,生實信不?」《金剛經》講這麼明白,你不相信,你就耽誤自己了。有的人會問: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我認同,那佛性是不是虛妄的?」你不要再想了。有一個人問世尊:「偉大的世尊,諸法是不是無常?」世尊說:「不對。」那個人又問:「那麼世尊,諸法是不是常?」世尊回答:「不對。」接著,那個人又講:「世尊,你能知一切,你為什麼不回答弟子呢?」世尊回答:「你以上所談的皆是戲論。」問佛性是真的假的,你很無聊。不要再想,你聽懂了嗎?你甘願了嗎?你會懷疑嗎?既然承認緣起如幻,你還想怎麼樣?你可以當下止息嗎?
你要把那個道理一再地透徹,這樣力量才能出來,而非一本書一本書地接著看。禪宗常教人,若要想,你這一輩子就想一個問題。但是,一般人做不到,因為他覺得很無聊,所以他一定會繼續胡思亂想。不是你們根器不好,也不是你們業障深重,只因為你們不聽話,那我就沒辦法。這樣的道理,如果你能夠刻骨銘心,突然之間,你會對佛法的方向很清楚。古德所講的,皆是刻骨銘心的話。但是,大家都看不到其刻骨銘心。
佛與祖師,他們告訴你的概念,其內涵皆是一致的。他們告訴你: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,所以想盡辦法要破你的妄想執著。《涅盤經》曰:「斷煩惱不名涅盤,不生煩惱方名涅盤。」不生煩惱,即是不要再想了。已經這麼清楚地告訴你們了,但每個人看經典都是按照他的心去看他喜歡看的,扯了一大堆,皆是他人珍寶,自家一文不值,連一分錢都沒有。
你越明白、清楚,佛法就很輕鬆。從今之後,你會心甘情願,乖乖地受持一本你喜歡的經典。但是,你不要影響別人,你受持你的,你不用叫別人跟你受持同一本。你受持那一本書,你就會深入再深入,理上,你會越來越清楚。你修行,一做下去就不太一樣。
你胡思亂想不知道怎麼辦,你坐下去念佛,或坐下去數息,你心中亂糟糟,你參念佛是誰,你修多久都沒有用。但是,你確認:「身心世界,過去現在未來,任何時間、任何空間,一切如夢幻泡影,連我的心,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,覓心了不可得,一切心不可得,萬緣放下,阿彌陀佛!」你就進去了。這就是關鍵。不讀經典不會死。
聞後思惟:你還在不斷地讀經典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