達磨祖師
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者①,南天竺國香至王第三子也②。姓剎帝利③,本名菩提多羅。後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羅④,至本國受王供養⑤,知師密跡,因試令與二兄辨所施寶珠,發明心要,既而尊者謂曰:「汝於諸法,已得通量。夫達磨⑥者,通大之義也。宜名達磨。」因改號菩提達磨⑦。
註解:
①菩提達磨:東方初祖,所謂:「達磨西來一字無,全憑心意用功夫。」
②南天竺國:南印度古名。達磨祖師是王子出家,世尊亦是;累劫修行故有此福德。
③剎帝利:指古代印度四種社會階級:
(一)婆羅門,譯作淨行。乃指婆羅門教僧侶及學者之司祭階級,為四姓中之最上位。
(二)剎帝利,意譯地主、又稱王種。乃王族及士族之階級,故。掌管政治及軍事,為四姓中之第二位。
(三)吠舍,譯作居士、商賈、田家。乃從事農、工、商等平民階級,為四姓中之第三位。
(四)首陀羅,譯惡種、殺生種。乃指最下位之奴隸階級,終身以侍奉前述三種姓為其本務。
④般若多羅:「般若」,智慧。「多羅」,梵名;本為多羅樹。意譯妙目精、極度,指多羅菩薩。此菩薩因從觀世音菩薩眼中之光明而出,故得此名。般若多羅尊者:「心地生諸種,因事復生理,果滿菩提圓,華開世界起。」
⑤供養:本指供食物、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寶、師長、父母、亡者等。
(一)二種供養:
(1)法供養(理供養),指善於聽聞大乘正法。
(2)財供養(事供養),指衣服、飲食、臥具、湯藥等四事供養。
(二)三種供養有:
(1)財供養,指供以世間之財寶、香花等之供養。
(2)法供養,指起菩提心,而行自利、利他之二利。
(3)觀行供養,指行周遍含融觀、事事無礙觀等華嚴觀行供養。
(三)三業供養:
(1)身業供養,身至誠禮敬諸佛菩薩。
(2)口業供養,口發言稱美諸佛菩薩功德。
(3)意業供養,端心正意,想念諸佛菩薩相好莊嚴。
⑥達磨:通大之義也。即是通達廣大的佛法。
⑦菩提:「菩提」,意譯覺、智、知、道。廣義而言,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。有關佛之菩提,據《大智度論》卷五十三載,有五種:
(一)發心菩提,謂十信菩薩發心求菩提,其心則為至菩提果之因。
(二)伏心菩提,謂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等階位之菩薩行諸波羅蜜,制伏煩惱,降伏其心。
(三)明心菩提,謂登地菩薩了悟諸法實相畢竟清淨,即所謂般若波羅蜜相。
(四)出到菩提,謂第八不動地、第九善慧地、第十法雲地等三階位之菩薩,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,亦不執著般若波羅蜜,滅除繫縛之煩惱,出離三界,到薩婆若(一切智),故稱出到菩提。
(五)無上菩提,謂等覺妙覺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即佛果之覺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