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26 十月 2007 06:27

金剛經 ( 13 ) 94.05.26 下

作者  釋達觀

 

何以故。若菩薩不住相布施。其福德不可思量。

菩薩行施。無所希求。其所獲福德。如十方虛空。不可較量。言復次者。連前起後之辭。一說布者普也。施者散也。能普散盡心中妄念習氣煩惱。四相泯絕。無所蘊積。是真布施。又說布施者。由不住六塵境界。又不有漏分別。惟當返歸清淨。了萬法空寂。若不了此意。惟增諸業。故須內除貪愛。外行布施。內外相應。獲福無量。見人作惡。不見其過。自性不生分別。是名離相。依教修行。心無能所。即是善法。修行人心有能所。不名善法。能所心不滅。終未得解脫。念念常行般若智。其福德無量無邊。依如是修行。感得一切人天恭敬供養。是名為福德。常行不住相布施。普敬一切蒼生。其功德無有邊際。不可稱計。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東方虛空。可思量不。不也。世尊。

   緣不住相布施。所得功德。不可稱量。佛以東方虛空為譬喻。故問須菩提。東方虛空可思量不。不也。世尊者。須菩提言。東方虛空不可思量也。

須菩提。南西北方。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。不也。世尊。須菩提。菩薩無住相布施。福德亦復如是。不可思量。

閱讀 2227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