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07 八月 2006 02:49

信心銘/禪解(7)

作者  釋達觀


欲得現前,莫存順逆。違順相爭,是為心病。不識玄旨,徒勞念靜。

「欲得現前,莫存順逆。」想要您的佛性現前,就不要存有順逆分別之心。六祖言:「汝若欲知心要,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,自然得入清淨心體。」因有順逆之心,所以佛性不能現前;若無此妄想分別,清淨心體自然現前。

何謂順逆之境?合己意,為順境。不合己意,為逆境。真實來說,境界本無順逆,而依個人的識心,妄加分別。例如鏡子,本身無障礙,所以「物來則應,物去不留。」我們佛性也是如此,本來清淨,無所染著,何故無端起知見,而產生分別對待之心。

有僧於馬祖道一禪師面前,畫上一長、下三短,問:「不得說一長三短,請和尚回答。」禪師乃於地上,畫一長,並說:「您不可道長短,這就是對您的答覆。」人常在概念上分長短,何長何短?《楚辭》裡言:「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。」說此長,彼更長;道此短,彼更短。長短是一不是二,人各有所長,物各有所用;佛性是一不是二,聖凡雖有迷悟之分,其性無二亦無別。

坐禪時不要有「起」、「坐」之分,如有分別,又怎能行住坐臥,動靜語默,都是一直心呢?坐禪時不有「順」、「逆」之別,如有分別,又怎能心平氣和,常清常淨呢?修行時不存「有」、「無」之差,如有分別,又怎能時時善護其心,念念般若觀照呢?

因此,順逆二境,皆是妄心分別作用,其境也是無常生滅,不會常在。所以二境本是一境,一境亦不存在,此時佛性現前,一切無礙。

若不明此義,則「違順相爭,是為心病。」內心互相矛盾、爭鬥、衝突、抗拒……,因此生起無盡的煩惱與痛苦,這便是眾生的心病。

違順相爭,就是內心的掙扎。你在掙扎什麼?到底要學佛,還是不學?決定之後,到底要選淨土,還是禪宗?決定之後,到底要選《金剛經》,還是《六祖壇經》?決定之後,到底要讀經,還是解經?決定之後,到底自己懂,還是不懂?決定之後,到底會不會開悟、成佛?此不是學菩提,而是學煩惱,是一種無明的心病,越學越苦。

前面說「莫存順逆」,所以您就誤解,二則一法,選擇靜坐修行,其他都不管,這是「不識玄旨,徒勞念靜。」又偏一邊,而非大師之本意。

「不識玄旨」這句話,就是不識本心。五祖為六祖開示: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。」而《頓悟入道要門論》說得更清楚「問:從何而修?答:從根本修。云何從根本修?答:心為根本。云何知心為根本?答:《楞伽經》云:『心生即種種法生,心滅即種種法滅。』《維摩經》云:『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;隨其心淨,即佛土淨。』《遺教經》云:『但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』經云:『聖人求心不求佛,愚人求佛不求心;智人調心不調身,愚人調身不調心。』《佛名經》云:『罪從心生,還從心滅。』故知善惡一切,皆由自心,所以心為根本也。若求解脫者,先須識根本;若不達此理,虛費功勞,於外相求,無有是處。」

「徒勞念靜」,便是枉費功夫。六祖說:「住心觀淨,是病非禪;常坐拘身,於理何益。」 又說:「道由心悟,豈在坐也。」修行修心,離此則差;因心執迷,由心而悟。

唐朝有一沙門,名道一,整日坐禪。有一天,懷讓禪師便問他:「大德坐禪是為了什麼?」道一答:「想成佛。」禪師不發一言,拿起塊磚,在道一面前的石板上磨。道一覺得奇怪說:「磨磚作什麼?」禪師回說:「磨磚成鏡!」道一答:「磨磚怎能成鏡?」禪師反問:「磨磚既不能成鏡,坐禪豈可成佛?」道一若有所思的問:「那要如何修才正確呢?」禪師答:「如果有人駕馭牛車,車子不前進,您是打車呢?還是打牛?」道一無言以對。禪師接著說:「您是為學坐禪,還是想學作佛?若學坐禪,禪非坐臥;若想成佛,佛非定相。應無住一切法,不應有所取捨才是。」道一聞後,恍然大悟。禪無形象,佛無障礙,修行不離生活,離開生活即不懂修行。

那又如何識本心呢?
慧海禪師來參拜馬祖道一,祖問:「來此何事?」答「來求佛法。」祖曰:「自家寶藏不顧,拋家亂走作什麼?我這裡一物也沒有,求什麼佛法?」慧海禮拜,再問:「哪個是慧海自家寶藏?」祖曰:「當下能問我的,就是您的寶藏。一切具足,更無欠少,使用自在,何用向外尋找呢?」慧海言下,自識本心。你們聽我講課,不知識心否?……(待續)

 

閱讀 3570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