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03 三月 2011 10:45

六祖壇經講記(47)

作者  釋達觀 / 講述  無念齋 / 整理

 

 

 

自性迷即是眾生,自性覺即是佛。慈悲即是觀音,喜捨名為勢至,能淨即釋迦,平直即彌陀,人我是須彌,邪心是海水,煩惱是波浪,毒害是惡龍,虛妄是鬼神,塵勞是魚鱉,貪瞋是地獄,愚癡是畜生。

自性迷即是眾生,】就是你不認識生命的狀態,不能夠好好照顧自己,不懂得怎麼過人生,當然更沒有能力利益眾生,眾生一般都是傷害自己和別人。昨天和一個學生聊天,他說老闆每天開會都在罵員工,說:「你們都不解決問題,都在逃避問題。」很多老闆不但沒有解決問題,自己製造很多問題,還要別人去解決問題。迷的人一天到晚製造問題,你要迷到什麼時候?真的有那麼多問題嗎?你真的那麼歹命嗎?很多人一直擔心自己過去造了什麼業,你這樣學佛法是錯的,這樣是外道,這叫宿命論。你現在當人,是活在人道,那你過去的業報還算好。你不要活在過去,不是叫你否認過去;如果你現在去殺一個人,就是現在的業力,你馬上就要被關,不管你過去的福報有多好也沒有用。決定你的常常就是現在,你卻一直說:「我過去不知道造什麼業?…」你在這裡抱怨有什麼用?你今天不好好研究佛法,不知道什麼是正見,一般人講話似是而非,你聽不出來。有的人在講話,從頭到尾都講錯,你就聽不清楚究竟是對還是錯,這叫〔〕。

自性覺即是佛。】你真的能夠認識你自己。徹底認識自己的人一定不會自私自利,因為緣起性空,而且它是整體的。我今天服務各位就是服務我自己,就是這麼簡單;但是沒有一個服務你,也沒有一個服務我的概念,這叫「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。懂得生命的人,你叫他犧牲奉獻完全沒有問題。你們的問題說起來很簡單,不是家庭就是事業的問題,不是身體就是錢財的問題,不是婚姻就是感情的問題,不是子女就是人際關係的問題。每個問題兩三下就可以解決了。比如感情的問題很簡單,感情哪裡苦?一,單戀苦,愛人家不敢說苦。二,兩個人在一起苦。三,分手苦。這個要解決很簡單,我們不要單戀,喜歡一個人就大方跟對方講:「我很欣賞你,我想跟你做朋友,因為你有很多優點吸引我。」講到對方說:「原來我這麼優秀!連我都不瞭解我自己。好,我願意跟你交往。」這樣就少了單戀的痛苦。第二,你們在一起了,有一天,人家跟你說:「我不喜歡你,要離開你。」你就讓人家走,因為你們在一起是要快樂,但是人家已經不喜歡你,就讓人家走。很多事情你要會處理,你只要掌握住大原則。舉個例子,你們上班工作,本來就是來服務眾生的,不要說薪水少,你來服務眾生,抱怨什麼薪水?你還說這工作沒有出息,服務眾生不是來求出息的,那叫求名求利。你也不需要考慮到要不要跳槽?不需要考慮前途、福利、待遇,「我的心都止息了。」一個人真的明白這個概念,他一定有出息。為什麼?老闆說:「我長眼睛也沒見過這麼好的員工。」無怨無悔的工作,因果報應一定是善報。如果你不認同,你上班一定很苦的,不是煩惱薪水就是煩惱升遷的問題,或是同事相處的問題,或前途的問題。你只要把重點抓住,這一輩子就再也沒有問題。至於我沒有錢啦,欠人家錢啦,我要怎麼活啦…,不管你欠人家一百萬,或存款一百萬,不管你有沒有錢你都要賺錢,你都要好好地活,你不要一天到晚煩惱那個問題。你按照我這個模式,把你人生會發生的幾個大問題的核心價值找出來,這叫做頓悟法門。頓悟了,再也不會讓這些事情困擾你。否則,像我們一個學生,這一輩子談了八次戀愛,結四次婚,到現在六十歲了還在談戀愛,他就是在圈子裡一直轉,轉到什麼時候?如果他掉入一個錯誤的陷阱:「這代表我現在還很有行情!」那就完蛋了。你掉入一個錯誤的概念,你就苦一輩子,你明白一個概念,你就快樂一輩子。你為什麼要苦一輩子呢?迷跟〔〕,你說困難,但你真的用心,你還是可以〔〕的,你不用心就是迷,你永遠放任自己這樣子。

慈悲即是觀音,喜捨名為勢至,能淨即釋迦,平直即彌陀,人我是須彌,邪心是海水,煩惱是波浪,毒害是惡龍,虛妄是鬼神,塵勞是魚鱉,貪瞋是地獄,愚癡是畜生。】[慈悲即是觀音,喜捨名為勢至,]因為在講西方淨土,所以就舉西方三聖。[能淨即釋迦,]如果你相信釋迦牟尼佛,就等同相信阿彌陀佛。你不可以說:「我相信他說的話,但是我懷疑有西方極樂世界。」你這樣講就很矛盾。但有些學佛的人就是相信釋迦牟尼佛的話,卻不相信另一個世界,很矛盾。[平直即彌陀,]平直這兩個字很重要,假設你對待眾生都很平等,你就是阿彌陀佛。[人我是須彌,]人我,就是分別心,有我相人相眾生相。分別心就像一座須彌山,彼此有所阻隔。[邪心是海水,]邪心就是邪見。[煩惱是波浪,]海水遇風則會起波浪,所以煩惱是波浪。為什麼會有煩惱?是因為執著。我們修行最主要是破執著,一破,煩惱就消除了。[毒害是惡龍,]龍在哪裡?在海裡,這個毒害指的是惡毒的心。[虛妄是鬼神,]鬼神,我們常常講:「你不要疑神疑鬼。」所以虛妄就是妄想。[塵勞是魚鱉,]為什麼塵勞是魚鱉?如果你拿麵包到一個養魚的池子給魚吃,你不可以一直餵它,否則你會把它漲死。它一直吃,不會停,這就叫塵勞。塵勞就是因為攀緣,攀緣心強的人,必然塵勞,一天到晚向外攀求。[貪瞋是地獄,]六祖大師這裡是略講。如果講得更詳細一點,貪心重的人是惡鬼道,瞋心重的人是地獄道。貪心跟瞋心是一體兩面,它們是由愛欲產生的。[愚癡是畜生。]就是無明。你求觀世音菩薩,你心中慈悲,你就是觀世音菩薩。你求大勢至菩薩,你能夠隨喜布施,你就是大勢至。佛在哪裡?你心清淨,你就是釋迦牟尼佛。對待眾生平等,你就是阿彌陀佛。這叫正見,你要有這樣的正見,然後你要學習這樣做。

善知識!常行十善,天堂便至。除人我,須彌倒;無邪心,海水竭;煩惱無,波浪滅;毒害除,魚龍絕。自心地上覺性如來,放大光明,外照六門清淨,能破六欲諸天;自性內照,三毒即除,地獄等罪一時消滅。內外明徹,不異西方。不作此修,如何到彼?大眾聞說,了然見性。悉皆禮拜,俱歎:善哉!唯言:普願法界眾生,聞者一時悟解。

善知識!常行十善,天堂便至。】因為韋史君問的是西方的問題,所以這裡這裡講的〔天堂〕就是西方極樂世界。〔行十善〕是最穩當的,不要似是而非,也不要投機取巧,你這樣做就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還有一種層次更高,叫自心淨土,那就是覺悟,你開悟之後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更好。你開悟了,去西方極樂世界,這個部分就不用再修了,如果你沒有開悟,你還是要從基本學。早學晚學都要學,你何不現在學?!你能夠學趕快學,沒有學到的到那邊再繼續學,這樣的概念一般人都沒有。

除人我,須彌倒;無邪心,海水竭;煩惱無,波浪滅;毒害除,魚龍絕。】把所有的錯誤概念去除,轉八邪為八正。

自心地上覺性如來,放大光明,】佛經裡面講的〔光明〕是指智慧。我們為什麼沒有智慧?因為你有八邪。假設你除掉了八邪,智慧不就展現了嗎?那叫撥雲見日。你要有智慧,不是一天到晚看書,而是內在的邪知邪見去除了,智慧就出來了。你不從這裡下手,要從哪裡下手呢?你一直希望看佛經開啟智慧,而不去面對自己,怎麼能有智慧呢?讀經典不是叫你每天一直這樣讀,不對不對,讀經典你一天只要讀一個小時,就值得你修很久了。假設你有十分力,你要把三分用在讀經典,七分用在修行。譬如你今天學音樂,音樂老師說:「這首《夜來香》是四分之一拍,每小節有四拍,它是C調…。」這是樂理的部份,不必花很長的時間來講,接著你開始要彈,彈的時間是講樂理時間的很多倍。我用這樣來講不就很清楚嗎?你卻拼命地讀書,你這樣只是在求知識,不從你內在改變是沒有意義的。為什麼?急性子的人還是急性子,驕傲的人還是驕傲,懈怠的人還是懈怠。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內心,不願意去探討:「我為什麼這麼驕傲?驕傲的心是從哪裡來的?驕傲對我有什麼好處?」不思維這些問題,所以驕傲永遠存在。讀了很多經典,什麼是恭敬,只知道意思而已,但是待人就是不會恭敬。我們書讀這麼久了,難道你沒有發覺嗎?修行的部分要占大部分的時間。你每天讀一個小時經典之後,你可以靜坐或是念佛,或是去做事情。做事情是修行,去做家事、幫助別人,或當義工都是修行。《六祖壇經》裡面,六祖的禪是反對你一直坐在那邊的。

外照六門清淨,能破六欲諸天;】當我願意把我內在的概念摒除之後,我就有智慧了。〔外照〕的照,就是觀照,以智慧觀照,觀照〔六門清淨〕,〔六門〕就是六根,〔六欲〕就是六塵。也就是你的感官看到這個世界,你面對一切的人事時地物能夠〔清淨〕,清淨就是不染著。

自性內照,三毒即除,地獄等罪一時消滅。內外明徹,不異西方。】〔自性內照,]往內看,看看你自己的心。以前沒有智慧,所以貪瞋癡不斷。[三毒即除,]有了智慧,以智慧觀照,貪瞋癡就變成戒定慧,這就是〔內照〕。[地獄等罪一時消滅。]三毒就是墮三惡道。三毒除了,三惡道的因緣就消失了。[內外明徹,不異西方。]一個內外都清淨的人,就等同在西方極樂世界。

不作此修,如何到彼?】不這樣修,如何往生極樂世界?他講這話有兩種層次,一種是修十善,沒有開悟,一種是開悟,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。當然你開悟不往生極樂世界也可以,那是你的願力,重點是你要開悟。你不要掉入一個陷阱,說:「我們宣揚人間佛教,所以我們反對去極樂世界。」印順導師也沒有這個意思。比如說慈濟的人說他們下一輩子要當慈濟人,佛光山的人下輩子要當佛光人,你們生生世世都要當佛弟子。當然,還願意留在娑婆的人,你們要多讚歎,你不要說人家不對,但他要好好修行。曾經有同學很感慨的說:「師父,我跟慈濟的師兄姐接觸,跟他們談佛法談不出什麼高深的道理,他們有的對佛法根本不懂,但是他們的行為才是真正懂佛法的人。」我說:「你講得很好,你跟他們談佛法,他們可能比不上你們,但事實上他們的行為就是佛法,我們的行為就是凡夫。」這不是很諷刺嗎?我希望你們懂佛法,然後也像一個修行人。

大眾聞說,了然見性,悉皆禮拜,俱歎善哉!唯言:普願法界眾生,聞者一時悟解。】這些在場的〔大眾〕何期有幸,能夠親聞六祖大師講法。聽完當然不能解釋是全部人都開悟,只是心開悟解,就是很受用。對六祖大師越恭敬的人受用就越大,你們對你的老師越恭敬,你受用就越大。但你們要恭敬不要迷信,我看過顯教和密教對上師,事實上密教比顯教恭敬;遇到好的上師,你會有很大的受益,但是好的稀有。我們雖然不是在六祖那個時代,我們在這裡也是一樣,我雖然不是六祖,我只是在揣測他的想法給各位聽。你聞法、修行,或是做功德,一定回向,無論你誦經或念佛,包括靜坐完,包括你利益眾生完都可以回向,這叫回因向果,果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就像我們念的那個回向偈:「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。」這一段話就是回向給〔法界眾生〕。這裡的〔法界眾生〕就是我們,希望我們一聞也能夠〔悟解〕。

 

閱讀 6541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, 11 三月 2015 08:01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