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達觀 / 講述
第四節 自我歷練
1、歷練逆境
2、歷練順境
3、歷練心境
心得分享:
課程中記憶深刻就是師父所言:逆境是要讓你去體察不足之處,給自己反省的機會,因為沒有人願意告訴您缺點。讓我對於過去所遇到的一些困境,有所理解。
其次就是遇到問題障礙時,聽不出真理,只想針對單一問題點尋求解套,不想聽道理,所以事情一旦再度發生,痛苦依然再來。這點也是我一直想突破的。
師父談到失戀的『失』既然她不是我的,失去了,又何必痛苦呢?頓時觸動心中對於夫妻之間的自己似乎有著過重的『佔有』心態。
師父上節課提到『學而時習之』,日常生活中境界現前,腦中立即提起師父課程重點話題,讓自己無形中能汰換沉積多年的不正確觀念,使自己能領悟個中的道理。
『境』其實沒有順境與逆境,一切都是『心境』!師父句句打破生活中,種種思惟的陷阱。
課程彙整:
一、逆境:察因。
1、其福:反省、學習。 2、其禍:逃避、放棄。
※心是主觀的,境界是客觀的(合您意你就認為順境、不合您意你就認為逆境)。
※你遇到逆境,要去體察原因,任何狀況都有順逆兩面,福禍常相依,福中帶禍、禍中帶福。
※當你遇到逆境,就是歷練不足,是你沒有體察到,問題是一面鏡子,是要讓你去體察不足之處,給自己反省的機會。因為沒有人願意告訴您缺點。
※要懂得關心!很多人不懂關心,就像您的家人、夫妻、朋友你雖然關心他,但他又能體悟到你的關心嗎?
※當您關心他,反而給你臉色看,這就是逆境。
※逃避就是逃避一事。你自己所謂的逆境,不願多談而逃避。
※放棄就是放棄一生。放棄你的理想,放棄就是失敗,還沒有放棄之前就沒有失敗。
※與其怕逆境,不如自我學習突破。
※寫作及演講沒有辦法突破就是內心有所障礙(想修飾、掩飾)。如果毫無保留想甚麼就講甚麼,寫甚麼,去體悟內在沒障礙,自然流露,則能滔滔不絕。
※所謂歷練就是自己的體悟、別人的經驗,你不但要了解自己、也要了解別人,甚而了解歷史。
二、順境:明果。
1、其福:惜福、把握。 2、其禍:迷失、懈怠。
※老子曰:『禍』莫大於不知足。
※去察覺你擁有的東西,你會發現其實你是很幸福的。
※沒有大事沒有小事,只有心事。
三、心境:所變。
1、其福:順境、快樂。 2、其禍:逆境、痛苦。
※當你覺得一切都是順境、那一切都是福。
※最容易迷失的就是順境,其實沒有順境與逆境,一切都是『心境』。
※境緣無好醜(客觀),好醜起於心(主觀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