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三, 19 三月 2008 15:17

隨筆禪話

作者  秦孟瀟 出處︰香港佛教月刊470期


鬧情緒的損失
  日前,有緣參加一個心理學家謝驊博士座談會,人數不多,屬於私家性質的。女主人是位藝術家,她情緒不寧,所以特請這位心理學家針對情緒問題發表妙論,冀求精神得到舒展和解脫。參加的竟有九位女士,男性只有筆者一人而已。或許因為我是研究佛學的緣故,看看心理學與佛學在理論上是否有相通之處?能否及時解決心緒不寧的問題呢?女主人邀請我參加座談會的目的大概在此。可是她事前並沒有向我說明用意。且不管用意為何,聽聽別人的高見,也是有益的。謝博士說,人生最奢侈的事情是鬧情緒,因為情緒會把周圍的人對你的好感及友誼消耗掉。即是親如夫妻、父子、母女之間,鬧情緒的次數多了,也會傷害感情,耗磨愛意。開場白幾句話非常中聽,事實上正是如此。你無緣無故鬧情緒,不是罵人就是擲東西,別人看了,會暫時忍受一下,原諒你,不同你計較,如果說,你經常發生類似的行為,別人是無法忍受了,唯一的辦法是:「敬鬼神而遠之」!

鬧情緒的人
  心理學家謝驊博士指出,世界上唯一鬧得起情緒的人,是中外古今的帝王或獨裁者,因為他鬧情緒,別人只好受著。他罵人,別人也只能聽著。因此,他可以隨時心情不好就鬧情緒、發脾氣,把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,獲得一時的宣洩。清代慈禧太后就是最典型的人物,民國時代的蔣介石、馮玉祥、韓復等人物,都屬鬧情緒的人物。德國希特勒也是一個例子,他們鬧起情緒來,許多人頭要落地!至於地位卑微的人,實在不具備任何鬧情緒的條件,最好自我克制一下。因為你鬧情緒,沒有人會理你。所有的人都會以不屑而輕蔑的冷眼看你;你鬧到最後,自己無法下台,可以說丟盡臉面,自取其辱。謝博士說:鬧情緒,看似小事,實暴露出很大、很多的弱點。一個人常鬧情緒,表示他無能力解決事情,無能力與人溝通,也無能力以鬧情緒以外的方法表達不滿,且無能力調節或控自己的情緒。換句話說,這個人是極端無能的人,也是極端不適於與人相處的人,這樣的人幾乎沒有什麼可取。

誰是超然派
  心理學家剖析「情緒不寧」一番話,確實很有道理,所謂「入木三分」、「一針見血」。我認為,心理學家與宗教學家比起來,我還是讚賞宗教學家的見解和解決的方法。心理學家越是剖析得細微透徹,越是把握不住實質性的東西,他講究什麼心理輔導,這個方法看起來是直接的、實際的。有時對某些人來說,是奏效的,甚至扭轉了不正常的心理狀態,這是非常可取的。但對另一類人來說,卻起不了什麼顯著作用。特別是一種特殊人物,高高在上,握有至高的權力,對於這一類的人,他們的壞情緒、壞習慣、壞作風……等等,心理學家對這一類的人,恐怕「愛莫能助」了,諸如蔣介石、希特勒一類人,誰敢說個「不」字!如果換個宗教家的身份,他們就敢說敢為了,因為他們是所謂「超然派」!至少在膽識上勝人一籌。他們運用教理上語言,就能震懾對方,不敢逾越了。在過去年代,一個大主教的權力往往超越世間帝王的權力,所謂「萬王之王」!

壽長命苦
  人人喜歡長壽,佛家讚頌高僧曰:「無量壽」。帝王一類的人,高興子民歌頌:「萬壽無疆!」歷史上最著名的秦始皇遣五百童男、童女往蓬萊仙島為他去採「長生不老」之藥。事實上這都是妄想,人類有「生」必有「死」,這是定律,誰也逃避不了。但延長少許「壽命」,是完全做得到的,當然壽命是有一定限數的,絕對不可能無限止的延長。其實,人活到一百五十歲已足夠了,超過此界限,活著實在沒有什麼意思了,自己在生理上變化相當大,眼花、耳聾、牙齒脫光、頭腦不靈、不能走動、大小便失禁,這樣活著,等於植物人一樣,試問到底活著有什麼意思呢?簡直是「自找苦吃」!因此說,一個人「長壽」固然是「幸運」,但「壽命」太長了,就算不得「幸運」的事了,而是行「衰運」了!這樣的苦痛結局,我想誰也不想要的。人活著,最緊要的,不是如何「長壽」,而是心情如何舒暢愉快,沒有煩惱為最重要。你活著,到底追求什麼呢?

不要貪睡
  有位修禪的人,不願同我談「長壽之道」,而要我多談談「調伏睡眠」該如何?我說:對初習禪的人來說,首先應保證必要的睡眠時間,但不可放縱貪睡。如果睡眠太多,不但白白浪費時間,而且還令人心地昏沉,難以入定。因此,睡眠時間要恰到好處,「調伏睡眠,令神氣清白,念心明淨」。當然修禪功夫深入後,睡眠自然減少。對初習禪者來說,也不可刻意減少睡眠時間,使自己勉強硬而坐禪。現代醫學研究表明,睡眠與人的壽命相關。美國心臟病專家韓敏發現,每晚睡眠十小時的人比睡七小時的人,因心臟病死亡的比例高一倍,因中風而死亡的比例高三點五倍,這說明睡眠太多反而不利於健康。韓敏教授在六十年代就進行調查,針對四十到八十歲男女發出了十萬份調查表,兩年後他再分析這群人們所填的調查表,並與他們的現狀進行比較,發覺睡眠過多會造成心臟病突發或中風。原來,睡眠時血液循環緩慢,會增加心臟和腦內心凝的危險,甚至引起動脈硬化。

長壽之道
  香港六大宗教人士當中,喜談離島坪洲神學院高師謙神甫,他今年一百零二歲了,說話時,聲如洪鐘,健步如飛。他的學生李伯祿介紹說,高神甫長壽秘訣,七不、七心。所謂「七不」:一、不抽煙;二、不喝酒;三、不生氣;四、不煩心;五、不食過量;六、不斷運動;七、不斷祈禱。所謂「七心」:一、信心;二、謙心;三、愛心;四、善心;五、耐心;六、熱心;七、心。如果每個人能遵循此道,相信一定能有「長壽」之術。對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,比較易於做得到。過去,有位著名高僧虛雲老和尚,他活到一百廿多歲,還能到處講經說法。還有一位四川老人趙百川長者,今年也有一百廿四歲了。經由四川省彭州市民政局於一九九八年六月十日函告:生於一八七四年十二月十一日,現住彭州市楠棉鎮紅廟村,自小生活上就是見肉不吃,見血不沾,以糧食和素食為一日三餐,不抽煙,不喝酒,堅持每早五時起床,上午或下午到處走走,愛做善事,很受村民愛戴。
 

閱讀 3259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