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相無住
壹、離相發心
是故須菩提!菩薩應離一切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
一、知心
知道問題的核心,了解一切的關鍵在於心。
01信心 02決心 03恆心 04耐心 05虛心 06誠心
07細心 08明心 09知心 10平心 11用心 12無心
二、因果
1、果地上:離一切諸相,則名諸佛 。
2、因地上:離相發心(因),離相行六度(緣) 。
三、離相
實際觀照,心著有相、心著空相、離一切相。
1、心著有相:善男女相、發心相,妄心相,安住相、行六度相、我人眾生壽者相、上求佛道相,下化眾生相。
2、心著空相:實無、無住、無得、無求、無礙、無事。
3、離一切相:非法(我相、法相)、非非法(空相)。
貳、無住布施
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生無所住心。若心有住,則為非住。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。
前云:「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《信心銘》:「六塵不惡,還同正覺。」
叁、利益眾生
須菩提!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,應如是布施。如來說一切諸相,即是非相。又說一切眾生,則非眾生。
《華嚴經》:「不為自身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。」
PDF 講義 金剛經實踐 57 2021.04.25 離相無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