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27 五月 2022 14:53

暢談六祖壇經(1077)外善知識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策雲:威音王以前即得,威音王以後,無師自悟,盡是天然外道。曰:願仁者為我證據。策雲:我言輕。曹溪有六祖大師,四方雲集,並是受法者。若去,則與偕行。

  覺遂同策來參,繞師三匝,振錫而立。

  玄「策雲:威音王以前即得,」「威音王」這尊佛出現在《法華經》,我們稱之為古佛。在「威音王」之前,有一段空窗期,因為沒有佛,故無師,就是沒有佛,因為沒有佛給你證明。「威音王以前即得」,即沒有人給你證明,因為那一段期間沒有因緣,佛都是隨著因緣出現的。沒有佛,所以自己開悟的可以。所以為什麼會叫緣覺?緣覺又叫獨覺,就是他獨自覺悟的。
「威音王之後,」代表有善知識,有悟道者,代表有佛。「無師自悟,盡是天然外道。」即:你有善知識,為什麼不去請教他呢?你的潛意識裡有傲慢,你的傲慢已經讓你變成「外道」。外道意為向外求道,即:假設你有善知識,你又何必向外去尋找?你又為什麼不找他印證呢?

  如果你有老師,或你知道誰已經開悟了,很明確,有前輩可以指導你,你應該去請教他。若是沒有,你當然可以依照經典。我們這個時代,有最好,沒有,你就依照經典。你是否開悟,就看你的境界跟經典一不一樣。

  聽玄策禪師這麼講,永嘉禪師覺得有道理,馬上便答「曰:願仁者為我證據。」他是開悟的人,他請玄策為他證明,是看得起玄策,由此可知玄策不簡單。我們去跟人家講,會跟人家翻臉。比如,出家人在一起,萬一探討起法義來,常常會辯來辯去。講實話,你要找一個人跟你辯還不簡單,要找一個旗鼓相當的還很困難,旗鼓不相當的有什麼好講的?

  玄「策雲:我言輕。」玄策亦可以為他證明,又不是要發什麼證書,只是幫他印證他所體悟到的心地正確與否而已。為什麼玄策說自己言輕呢?他是謙卑,是尊師重道。「曹溪有六祖大師,四方雲集,」各方有很多人去參訪,「並是受法者。」很多人得到六祖大師的法。玄策尊重他的老師,因為他的老師還在。如果六祖已經圓寂了,玄策就會直接幫永嘉印證。修行人尊師重道,尊師的人才能重道,重道的人必然尊師。即:曹溪有六祖大師,既然我們談得來,你「若」要「去,」我「則與」你「偕行。」

  於是,永嘉玄「覺遂同」玄「策」一道「來參」拜六祖「,」其它公案記載的禪師都是向六祖頂禮,而他卻不然,他只是圍「繞」六祖大「師三匝,」之後便「振錫而立。」那個時代的出家人出門帶錫杖,看到六祖,他只是繞了三圈。悟道的人所呈現的,是那種毫無畏懼的心,他並非傲慢,而是:「我既然來這邊,求六祖大師印證,我現在先考你,看你有沒有資格給我印證。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,繞六祖三圈,即尊重六祖如佛一般。

聞後思惟:你願意謙恭地向人請法嗎?

 

閱讀 241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