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本心,你應該先認識,不管你的認識是否只是一種知識。第一個認識是信,你要信這個道理。要相信自心是佛不簡單。《涅盤經》講過:「如果有人信眾生皆有佛性,當天業障盡消。」一種信是因為聽聞之後而產生的,另一種則是因為他自己的體證。有人問神會:「成佛此生是否可以完成?」神會回答:「一生已經太久了,只要刹那間。」你相信嗎?你要問你的內在。如果你不相信,你是沒有機會入禪的。
雖然你還沒悟到,但是你應該建立百分之百堅定的信心,這是最起碼的條件。能建立這樣的條件,你隨時會悟道,因為你只須等待因緣了。否則,你隨時會準備學其它的,你隨時會退轉。我不斷跟你們講,其實我鼓勵你們,就是在鼓勵我自己。表面上我跟你們講得苦口婆心,其實我講的就是我自己,因為我生怕我這樣的心隨時退轉。
識得本心,不管用什麼名詞來說,其義皆同。你談心、談性,其實於禪宗而言皆是一樣的概念。我們先以心為准。《壇經》曰:「師師密付本心,佛佛唯傳本體。」這就是五祖弘忍向六祖交待的。故,黃蘖禪師講《傳心法要》,禪宗講以心印心。祖師所講的,你若能懂,即為以心印心。知道了,就好了,從此就各自發奮。假設以心當主體,這個心本來沒有問題。
王陽明在他要往生的前一年,在天泉橋下為兩個弟子開示,在歷史上稱之證道。他跟佛法一樣,講四句教:「無善無惡心之體,有善有惡意之動,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是格物。」如果你沒有思考,你的認同也是假的;但是透過思考,你如果不認同,你可以提出來。當別人幫你解開疑惑的時候,你才會有所體悟。否則,你內在永遠都有疑惑,那個疑惑會障礙著你,讓你永遠不能悟道。
如果你們認同「無善無惡心之體」,我說你是佛,你認同嗎?既然你是佛,你還要修什麼呢?你與如來一樣,那麼你要學什麼?你們認同「無善無惡心之體」,即是懂得體,你還要學什麼用呢?體中有用,用中有體,體是定,用是慧。明白了這個心,從此就依據此心生活,「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」,即《壇經》一開始的宗旨: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。」六祖告訴你的就是心之體。明白了心本來的樣子,就依照這個樣子,直了成佛,即直截了當就成佛。而非,按照這個心來修,修到有一天成佛,這樣的解釋是漸修。禪宗所講的成佛,並不是修福修慧圓滿才叫成佛。若要修福修慧,就需要三大阿僧祇劫,要慢慢累積。禪宗從來不這麼講。當你悟到本來的樣子,因為性就是佛,故見性成佛。
你可能又會掉入教下的概念:「我怎麼跟釋迦牟尼佛比呢?」修福修慧不是真實意,而是方便說,因為這些都是生滅法。報身佛、化身佛不是真佛,真佛是法身佛。唯有一佛乘,無二亦無三,這是真話。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。佛為一大事因緣來到這個世間,只是要告訴你佛知見,即佛智慧,就是要告訴你,你具足如來知見,那就是心體本來的樣子。佛要告訴你的是無師智、自然智。禪跟你講得很清楚,但是大家都扯太遠,越扯越遠。問題是,你如何去悟到你的本來。
聞後思惟:你相信自己能大徹大悟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