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02 三月 2023 20:59

暢談六祖壇經(1330)淡泊名利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傳佛心印,可請彼問。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,願師慈念,速赴上京。師上表辭疾,願終林麓。

  釋迦牟尼佛傳給大迦葉,一直到達磨祖師傳到中國,最終又傳至六祖。故二位大師推辭曰:六祖「傳佛心印,」你們「可」以「請彼」進宮「問」法「。」

  你知道佛心嗎?如果你不知道你先生的心,佛心就不用談了。人的心有表面的人心,進入內在的心,最後才談佛心。一般人的心都是活在社會的價值觀,活在人情世故,所以常常不得不虛偽、奉承、阿諛。那不叫隨緣,心不甘、情不願,你的心是不悅、不快的,是委屈、屈辱的,你是被迫的。

  其實,佛心不難。比如,你願意從此時此刻為別人著想,那就是佛心。你不盡力,就是保留,因為你在保護你自己,你怕你全部付出,被人家萬箭穿心。心無形無相,萬箭何能穿心?而你卻無可奈何,又貢高我慢,又排斥敵對,然後來保護你那一顆用玻璃做的心。你要悟透,而不是修。

  「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,」馳即是快馬加鞭,形容內心很急迫。「願」六祖大「師慈念,」以前寺院還是朝廷管的,而武則天卻是低聲下氣,很不簡單。「速赴上京。」他們希望六祖大師能夠趕快到京城。

  六祖大「師上表」推「辭」自己身上有「疾」病「,」其實他已經修得金剛不壞之身,全身都是舍利。如果我們在一個小寺廟裡面當住持久了,能夠接到皇帝的詔書一定很高興。但是,六祖是何許人也,名利跟富貴之于他,如同天上的浮雲。六祖大師婉拒,表示「願終林麓。」即,他希望留在民間就好。

  你先問自己,是否願意淡薄名利。要淡薄名利不簡單,人家笑你,你也不出聲,你要真的能夠無爭。你不怕笑,也不怕別人激你,也不怕別人誤會你。這是我從小就有的內在,當然,這樣的內在還有逃避的心態。直到現在,我還是很嚮往這樣的生活。淡泊不是生活淡泊,而是內心要淡泊,你的淡泊又不可以逃避。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家書,最有名的是「寧靜致遠,淡泊名利。」諸葛亮很了不起,在歷史上受到的評價很高。他立德,立言,只是沒有立功,最後終究抵不過無常。他可以得名利,卻淡泊名利,還告誡後代子孫如何做。

  你應該認識你自己,你要觀察你自己,你的內在還是有所爭的,你還是想要強出頭,有意無意想證明你的存在。我常常在問我自己,名、利放下我應該沒有問題,但什麼放不下,我一直在想。你不要以為你既不創業,也不從政,也不競選。你只要有自尊心在,你就不可以說你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。

聞後思惟:你還在追求世間人想要追求的一切嗎?

 

閱讀 419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