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二, 07 三月 2023 15:54

暢談六祖壇經(1331)誠心請法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薛簡曰:京城禪德皆雲:「欲得會道,必須坐禪習定;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,未之有也。」未審師所說法如何?

  薛簡不簡單。你去請法,如果有人跟你講:「我師父不在。」或:「佛法我不懂。」你應該如何回應呢?如果是我,我雙腳就跪下來:「懇請禪師悲憫。」「態度」二字,那是學不來的。一個人有做事、求法的態度,這個態度你也勉強不得。如果你態度正確了,我就可以保證你一定開悟。如果你態度錯了,你怎麼學都是沒有用的。你要學習佛道,就當問自己的態度。你是以什麼態度面對人、事,面對三寶,面對你自己的?你為什麼這麼討厭自己?因為你也知道你的內在不誠懇,你的態度太馬虎。
如果你態度對了,我不相信你悟不了。很多人好像覺得發個EMAIL或打個電話或寫個信,別人就可以把法告訴他。而且,並非你要請法的師父住在北極,而你住在南極。比如,我住南投,就有台中的人打電話過來:「師父,我可不可以向你請法?」我就笑笑說:「打電話不可以喝茶,當面聊天好嗎?」他說:「師父,我住很遠,我住台中呢!」我笑笑說:「哦,原來住這麼遠啊!台中到我們南投,開快車二十分鐘,開慢車四十分鐘。其實,你住的地方不遠,心的距離最遠最近。唾手可得的東西,你必然不珍惜。」

  有的人請法,你就看到他的態度不真誠。否則,就是你回答了他的問題,他卻說:「是這樣嗎?」所以,以後有人打電話到禪心學苑:「師兄,你貴姓?」我就回答:「我姓王。」「師父在嗎?」「不在。」「師父什麼時候在?」「大部份時間都不在。」「什麼地方才可以找得到他?」「請上禪心學苑的網站,就可以找得到他。」「師父怎麼這麼難找?」「不是師父難找,是你沒有用心找。」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夠聽得懂。

  以下這一段公案很重要,牽涉到你們的修行。簡而言之,你是要「迷者經累劫」還是「悟者刹那間」,關鍵就在於此。並非修越久的就越容易開悟,假設你的知見不正確,修下去會有所偏差,就好像煮沙不能成粥。六祖婉轉拒絕,薛簡也聽得出來。他有善根,也是有學佛,因為武則天不可能派一個沒有學佛的人去。既然沒有辦法恭請六祖大師回朝廷,就要把他的法帶回去。於是,薛簡便向六祖大師報告,以當時在京城所看到的情形來請教六祖大師。

  唐朝時的長安城是相當熱鬧,所有的大德皆聚集於此,亦是依教奉行。「薛簡曰:京城禪德皆雲:」你若「欲得會道,」想要悟道,「必須」透過「坐禪」,目的在於「習」得禪「定;」此「坐禪」,是指現象界的坐禪,即坐在蒲團上盤腿,坐久了之後,漸漸透過各種方法,無論是數息還是四念處,最後能得到禪定的功夫。此定分有數種層次,如四禪八定,或欲界定、色界定、無色界定等。《楞嚴經》曰:「由戒生定,由定發慧。」教下,一定都叫我們勤修戒定慧。既然是八萬四千法門,就代表法無定法。尤其是禪門,是屬於教外別傳,它亦是一個方法,只是一般人皆是由定入慧,但是禪並非如此,而是直接從般若、從本心入手,故曰「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」,與一般教外的教法不盡相同。

聞後思惟:你是用什麼心學習的?

 

 

閱讀 402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