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,不從緣起的角度無從可談。緣起,即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是從現象的角度去領悟到道理。日月的概念,後來變成陰陽學說。就像佛教的空,有人解釋錯誤,中國的陰陽亦是如此,後來就變成了陰陽學家、法家。這個法則並沒有變,但後人領悟這個法則時產生了各種偏執。
日月的變化,即陰陽的變化,也就是緣起的現象。你善觀緣起,才能領悟性空的道理。佛所領悟的法,不離緣起。你若懂緣起,懂三法印,懂八不中道,就一定能悟道。緣起、三法印、八不中道就是真理,只是三者所切入的角度不太一樣。所謂真理,即一切萬事萬物共同的必然性、普遍性,你在任何人身上都可以看到的法則。只是一般人不用心也不留意,故不容易看到這個法則。
你不要執著緣起的現象。這一盆花,你認為漂亮,我認為不漂亮,那麼,誰對?沒有人對;誰錯?也沒有人錯。沒有對錯是什麼意思?有的人會作出結論:「見人見智。」這個結論是錯誤的。既然是見人見智,必然天下大亂。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。父母與孩子的是不一樣,媳婦的想法與婆婆的想法不一樣。世間人不懂,他的結論是錯誤的,他卻把他的結論歸納起來,接著以錯誤的想法來看人間的林林總總。
講錯講對,都是方便說。如果你說美,我說醜,會引起我們的爭論,就會引起我們的煩惱。如果我是皇帝,你是太監,你不敢和我爭執,但是這個不敢也是一種煩惱,因為那是一種怨恨。所以,因為這樣的概念,人類煩惱不斷。一天二十四小時,你都是這種概念。你來聽我的課,我不教你修行,我只告訴你:你要知道真相。接著,你要不要修,隨便你,就是你自己看著辦。
瘋子罵你,你如果回罵,那麼你也是瘋的。有的事情不一定要反應。如果母親是老年癡呆症,你不需要回應她,你好好孝順她就好了。你說:「師父,我就是有煩惱才來學佛。」表面上聽起來是對,實際上探討起來,是有點問題的。你們講很多話,聽起來都是很正常,細細思維,實在是不正常。比如,我跟你抱怨:「我這個出家人很歹命,所以我來臺北找你安慰。」當一個人跟你訴苦,說他命很不好,你細細再想,會覺得好像不太對。所謂命不好,指的是什麼意思?指的是他的長相很醜,還是他身高很矮,還是他身體生病,還是他身體的功能沒辦法徹底發揮?還是指他的心得不到溫暖、關心?或者他認為家人對他不好?還是他結錯婚?還是他生錯孩子?還是他的工作不好?一項一項深究,你的疑惑會越來越大。
當你覺得你很苦的時候,你先不要打電話給我,你先坐在家中一項一項地想。你在苦什麼?你開始會懷疑,那個叫不正常。哪裡不正常?你的想法不正常。你不要小看這個動作,這就是一種思維、一種觀照。當你透過不正常,又回歸正常,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正常。我所講的,其實就是《金剛經》所教的。
聞後思惟:你仔仔細細思考過你的人生嗎?